讓專業團隊做專業的事
- 發佈時間:2015-03-24 02:33:04 來源:農民日報 責任編輯:羅伯特
買天
隨著家庭農場、種養大戶、農民合作社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大量涌現,農業規模化、標準化、集約化程度不斷提高,傳統的靠一兩個農技人員、一兩台農機包攬農業生産全程的做法,已趕不上農業現代化發展的節奏。
業內專家認為,當種地規模從幾畝提高到幾百畝甚至上千畝之後,經營者對生産産品的要求也從簡單的滿足自身消費,提升到對農業規模化生産的配套、對農産品標準化生産的追求以及對農産品品質安全的保障等方面,這種強大的需求催生了專業化的農業社會化服務組織及相關市場,客觀上對新型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形成了倒逼機制。
例如,當經營大戶流轉土地形成一定規模後,對播種技術、田間植保、機械收穫等方面的要求也“水漲船高”,若沒有高效、專業、精準的社會化服務同步跟進,生産成本的高企,擱誰也受不了。
近年來,中央反覆將“強化農業社會化服務”作為“促進農民增收,加大惠農政策力度”的重要內容,這既是對農業社會化服務在提升農業産出效率、提高農民收入方面作用的肯定,同時也説明農業社會化服務政策已成為中央惠農政策體系的重要內容。
為什麼要提倡農業社會化服務?這與我國目前的農業生産現狀有關。很多地方的基層農技推廣,缺專業人才,農技推廣、農機服務、病蟲害防治等社會化服務滯後,長期以來都靠經營主體自己“包攬”一切,花銷大、費精力,還沒有將物力最大化利用,造成浪費,增産增收效果自然差強人意。
比如,不少農民流轉土地搞種植,播種、田管、農藥施用都有講究,但基層植保人才缺乏,雇工大多是上了歲數的人,種地憑經驗,用藥“差不多就行”,很多環節做起來都很不專業。在我國,每個環節靠自己,在每個環節之間疲於奔命是普遍現象。
因此,農業要提高産出效益,提供精準而高效的農業社會化服務就是必由之路;讓專業團隊做專業的事,不僅攤平成本,做到“物”盡其用,而且事半功倍。
筆者在廣東湛江墾區走訪,當地的甘蔗産業就實現了耕、種、收、銷的全程分工合作。種苗由科研所培育選優,蔗農以低價購進種苗種植;田管期間,蔗田由大多數都是學農出身的大學生農技服務隊進行管護指導,包括防蟲治病、施肥撒藥;收穫時則有農機站出動大小農機進行收割,加快進度,確保“顆粒歸倉”;而在跑市場、搞銷售方面,墾區更是有專門的隊伍走南闖北負責行銷。
如此一個專業化的分工合作流程下來,農戶的精力得到集中,成本得到壓縮,高效而專業的社會化服務優勢得到最大化體現,農産品産量、品質和效益都上去了,農戶實現增收自然就是水到渠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