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8日 星期二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認清“網際網路+”與“+網際網路”

  • 發佈時間:2015-03-23 16:41: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網際網路+”與“+網際網路”本質上相同相通,但從行文順序不同看出,兩者具體含義上存在差異。認清其異同,厘清其關係,對於小到項目操作的微觀層面,大到國家行動層面,均有意義。

  那麼,它們異在何處呢?

  首先,兩者站位不同。“網際網路+”更多強調“逆襲創新”。大體而言,電子商務是網際網路向商業的逆襲,網際網路金融是網際網路向金融業的逆襲,網際網路傳媒是網際網路向傳媒業的逆襲……這種由“新”向“舊”的突入式擴張,已經造成了強烈的震撼,而且這也許只是開始。

  “+網際網路”則更多強調“順勢創新”。比如工業網際網路、金融網際網路等,主要是傳統行業以既有業務為基礎,利用網際網路技術和理念,提高為用戶服務的效率和品質。迄今為止,幾乎沒有一個行業會輕視對網際網路的利用。很多大中型企業雖然面對媒體比較低調,但實踐中也已在“智慧化工廠”、“大量訂制”等方面摸索良久了。

  其次,兩者優勢不同。“網際網路+”有新技術優勢、體制機制優勢和更廣泛的社會支援,容易産生爆發性增長。網際網路技術是基礎,再加上其優惠的價格、便捷的操作、舒適的體驗,足以贏得巨量消費者。如果再在體制機制上做一點突破,其爆發力往往令網際網路企業自己也始料未及,比如,在利率管控的大背景下,一些網際網路金融産品就能以資金回報率上的小小差異,把原本在銀行的龐大存款吸引過去,引起社會的高度關注和爭議。網上購物、網上看新聞、網上金融……莫不如此。這個長長的清單,正在快速覆蓋著生産生活的方方面面,也在吞食著一個個原本屬於別人的天量市場,由於想像空間巨大,哪怕它有瑕疵,增勢也仍然如虹如飚無法阻擋。

  相對而言,“+網際網路”擁有的是存量優勢、行業標準優勢和公信力優勢。一方面迫於外部特別是網際網路企業的壓力,一方面迫於內部問題導向的壓力,傳統企業正熱情利用網際網路技術提高自身服務客戶的能力。這一塊雖然輿論聲勢不大,但其勢力版圖並不小。從國際上看,德國的“工業4.0戰略”,美國的“工業網際網路”等,都可以大致歸為“+網際網路”的陣營。利用網際網路對自己進行自我創新甚至自我革命,具體到每一個行業每一個企業可能命運各異,但總體上這條路是符合“繼承—創新—再繼承—再創新”這條歷史邏輯的。

  再次,是主導者差異。根據上述兩個不同之點推論,“網際網路+”的主導者往往是網際網路企業,從技術、商業模式、資金、人才等方面看,都是網際網路企業主導著融合進程。“+網際網路”則正好相反,主要是傳統企業在主導著融合進程。

  “網際網路+”的概念,經過總理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已經火遍大江南北,但這並不表示“+網際網路”不應該被重視。首先,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的表述是:“推動移動網際網路雲計算大數據、物聯網等與現代製造業結合,促進電子商務、工業網際網路和網際網路金融健康發展”。仔細品味,“網際網路+”行動計劃是包含了“+網際網路”的,二者形式上是一體的,本質上是相通的;其次,從發達國家情況看,他們非常看重“+網際網路”,如德國高度重視工業4.0,美國特別倡導工業網際網路,日本關注科技工業聯盟,由於中國存在巨大的制度創新壓力和空間,需要引入新的制度創新型力量充當“鯰魚”,所以,“網際網路+”才以其體制機制靈活創新的優勢脫穎而出。即便如此,為了盤活龐大的既有産業優勢,寫好“+網際網路”這篇文章也相當重要,只有成功啟動這支重兵,才能下好“網際網路+”這盤大棋。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