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6日 星期三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股市行情由“慢牛”走向“快牛”

  • 發佈時間:2015-03-23 14:32:23  來源:深圳特區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 深圳特區報記者 林彥龍

  如果把周傑倫那首著名歌曲《龍捲風》改一下“行情來得太快就像龍捲風”剛好可以形容上周的股市行情。全周滬指連續突破3400、3500和3600點三個重大整數關口,創七年新高。創業板也連續突破2100和2200點關口,連創歷史新高。兩市成交也連續四個交易日突破一萬億。

  從去年底的“風來了”,到現在越吹越大,已經逐漸變成“龍捲風”,股市也由“慢牛”在向“快牛”,甚至“狂牛”演變。

  ●股市風再起

  根據往年的經驗,某業內人士曾對記者稱,“兩會行情一般都會在兩會期間就結束”。不過在過去的一週,股市的走勢卻讓提前看空的人感到目瞪口呆。“感覺像起了龍捲風”,這位人士表示。

  有幾個現象表明,股市確實在起“大風”。

  ?現象一:天量普漲

  即使是去年藍籌股掀起一波大行情,成交曾經破萬億的時候,A股市場也沒有打破“蹺蹺板”效應,所以市場有“滿倉踏空”的説法。

  不過在上周,這種情況已經完全被打破,滬指和創業板同時創新高。成交則連續四個交易日突破萬億,去年“全球股市歷史最高成交”的感嘆也無影無蹤。萬億成交已經成為“股市新常態”。

  深圳信和投資總監關鐵良表示,“市場明顯讓人感覺到,這波行情有新力量介入,打破以往的格局”。深圳前海華英財富管理股份有限公司投資總監郎淩雲也認為,“市場在起變化,炒藍籌的炒藍籌,炒成長的炒成長,大家各炒各的。”

  ?現象二:人人談股

  記者親身經歷,在上一輪2007年的牛市,坐公交經常可以聽到人家打電話談股票,而如果跟著買也經常能漲。而最近這種情況又重新出現,記者不止一次在路上聽到路人在談買什麼股票。

  而在Q群、微信群,同學們也不回憶往昔了,開始談買什麼股票。朋友聚餐,共同的話題就是買了什麼股,抓住或者放走了哪只“牛”。

  同時,在網路上段子手也開始活躍,上周最新的段子是,“打錯代碼也能賺錢,今天早上本來是想申購新股300435,卻打成了300345買進,回過頭才發現漲停板了”。

  “操著湖南口音的快遞員大叔問小編現在買股票還來得及嗎;單位兩保安師傅在大門口議論著農業銀行要不要再進兩手了;樓梯間保潔員阿姨則時不時過來插話,‘小夥子給兩隻漲停股唄’;就連辦公室平日只顧著淘寶的美工MM都滿面春風去營業部開戶了!”

  ?現象三:開戶猛增

  中登公司到3 月新增A 股開戶720822戶,上一週數據雖然沒出來,但繼續增多恐怕已經是預料之中的事情。因為再前一週開戶數僅有661,856戶。數據顯示,年初至3月19日,投資者日均新開股票賬戶數10.9萬戶。特別是3月9日至3月19日這兩周,投資者日均新開股票賬戶數17.7萬戶,較去年12月日均新開12.9萬戶水準明顯上升。

  國信證券一位投資顧問向記者介紹,近期開戶人數急增,而且新入市的客戶很多都採用網上開戶,這可能與新開戶股民的年齡結構有關,新股民很多是90後,不習慣到營業廳去排隊開戶。他認為,“牛市的最主要標誌就是大批新股民入市,新增開戶數還將會繼續上升。”

  ●風從哪來

  去年各券商的2015年策略報告大部分預測滬指的點位都是在3000-3200點之間,僅有少數“樂觀”的券商如平安證券,大膽預測可以見到3500點。

  可以説這股風之強勁,大大出乎機構的預料,那麼風究竟從何而來?

  ?起點一:央行放水

  在兩會期間,萬億地方債置換的消息引發了市場強烈反應,銀行股集體大漲,紛紛創出新高,其中興業銀行寧波銀行等一週漲幅逾二成,創出新高。萬億地方債置換被認為有利於銀行擺脫壞賬風險,還有人認為是中國版“QE”,給市場提供更多的流動性。

  而在經濟托底,通脹下行的情況下,市場對央行降準降息更是形成一致預期,機構普遍認為本年度還將有多次降準降息。

  ?起點二:資金搬家

  “中國大媽”再次立功了。數據顯示,自然人投資者交易金額佔全部交易金額的90%左右。年初至3月19日,自然人投資者大幅凈買入A股4701億元,各類專業機構投資者凈買入782億元,一般法人機構凈賣出A股5483億元。

  群眾的力量是不可小視的,2014年末銀行理財規模約16萬億,全年增長約6萬億。海通證券姜超表示,回顧歷史,上世紀90年代我國居民財富管理主要靠高利率的存款,2000年後轉向房地産。而現在居民財富配置多元化的時代已經來臨,對金融資産的需求正在急劇上升。

  央行的調查也顯示,居民偏愛的前三位投資方式依次為:“基金及理財産品”、“債券”和“股票”,選擇這三種投資方式的居民佔比分別為33.8%、15%和13.8%。偏愛“基金及理財産品”、“股票”的居民比上個季度提升2.2個和0.5個百分點。

  另外,截至3月16日,融資融券餘額1.29萬億元,較去年底增加0.26萬億元。説明股民資金加杠桿繼續有增無減。

  ?起點三:改革預期

  郎淩雲認為,“資金只是表面上的原因,股市上漲的內因還來自於對經濟托底的信心和對改革的預期。”

  “網際網路+”板塊空中加油,繼續在風口上越飛越高。而“一路一帶”更是從去年底以來長盛不衰。這些都顯示出投資者對經濟改革的預期。

  國泰君安任澤平去年提出“改革牛”的説法,今年已經被市場所廣泛認同,肖鋼在兩會上也談到,“深化改革是牛市最大動力”。

  相關分析

  風要吹到什麼時候

  證監會新聞發言人在上週五的發佈會上,一方面表示股市上漲“有其必然性與合理性”,另一方面也提醒投資者“仍需要注意市場風險、切忌盲目跟風炒作”。

  這一表態市場多空雙方關注側重完全不同,有人眼裏只有“上漲有理”,有人則看到“注意風險”。

  多個機構對本週滬指的行情已經不約而同地看到3700點。

  同時,也有人提醒注意短線調整風險,申銀萬國錢啟敏認為,短線大漲後市場獲利盤豐厚,一旦高位震蕩,容易引發更大拋盤的集中涌出,對新入場的股民風險不小。國都證券孔文方也表示,市場積累了巨量短線獲利盤,技術性調整壓力明顯加大。市場情緒處於高度亢奮中,穩健投資者需要保持一份冷靜,注意控制倉位風險。

  中投證券資深投顧徐曉宇對本報記者表示,由於資金充裕,後市仍有可能繼續再創新高,建議投資者關注低價股補漲的機會,而對於估值過高,資金實力又不是太強的股票則要留意風險。

  投資者應該如何操作?徐曉宇認為,在一個市場起風的時候,最重要的是跟隨趨勢,不需要過多預測點位或者判斷牛市熊市,只要上漲趨勢仍在,就堅定持股,這樣才能做到迎風飛揚,獲取更大的利潤。

  (深圳特區報記者 林彥龍)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