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5日 星期六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開設電子簽約室 幫人遠端簽合同

  • 發佈時間:2015-03-23 06:34:20  來源:南京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江蘇買賣網電子商務公司的董事長曹暉,是個正在進行二次創業的“70後”。論年紀,他比O2O大潮中的很多創業新手大,但論起點,他也顯然比較高。他的公司總投資1.5億元,是電子合同國家標準主持制定單位,成立短短兩年已經在上海股權交易所掛牌,預計今年上半年完成私募,朝著上市的目標進發。

  希望未來老百姓掏出手機就能簽合同

  如今,大家都在一窩蜂地做O2O,都想把服務型消費從線下搬到線上,因此,就出現了一個很大的問題,在串起千山萬水的網際網路上,合同怎麼簽?是坐飛機簽,還是找快遞?”簡單寒暄幾句後,曹暉的談話直奔主題,“我們成立買賣網,就是為了解決這個問題,為O2O企業提供電子合同服務。”

  曹暉認為,電子合同是解決電子商務深化發展必不可少的環節。江蘇買賣網電子商務公司作為電子合同國家標準的主持制定單位,他們有個願景,希望未來老百姓掏出手機,通過APP或者微信,就可以和銀行簽約開通炒股、和保險公司簽約買保險、和通訊運營商簽約辦理手機套餐等。

  曹暉舉例説,比如,買賣網正在給電信做方案。電信櫃面先把協議擬好,個人只需掃一下二維碼,買賣網的後臺會馬上給顧客開通一個電子簽約室;顧客看一下協議內容,在手機螢幕上手寫簽名,這個簽名就會落到協議上。

  “個人簽約室就像個電子檔案室,你通過買賣網簽訂的所有協議都在裏面,一目了然。”曹暉説。

  在買賣網公司,記者看到有一台大螢幕,正即時更新全國電子合同的簽訂量,這是他們的大數據庫。記者採訪時看到,到3月9日下午4點,簽約額已經達到6.8億元,從合同數看,南京簽訂了1.86萬份,全國最高,寶色股份等公司都在使用這個新工具。

  一個平臺,串起顧客和監管部門

  電子合同的安全性怎麼保證?

  曹暉介紹説:“比如維權,我們和工商總局正在建設一個全國性的電子合同監管平臺,這是和12315對接的。如果你覺得被這個企業坑了,你可以到個人簽約室下載合同,一鍵傳給12315。”

  還有人開玩笑,網際網路時代,誰能知道網路那頭是人還是一隻狗?為了保證法律主體是真實的,買賣網的身份認證是和公安部合作的。智慧手機上有一個nfc功能,大部分人沒有用過,其實是個數據傳輸功能。用nfc對身份證掃一掃,就可以傳輸到公安部的身份證數據庫裏比對。

  有了這些功能保障,O2O電商不再局限于做家門口的生意,可以放心地走向全國。

  從上市公司高管到二次創業,只想做有挑戰性的事

  採訪中,曹暉一直説自己是“二次創業”。

  曹暉解釋,其實他第一次創業是做電子簽名的,電子合同的核心技術其實就是電子簽名。

  時間退到2002年,曹暉還是一家上市公司的技術高管,一次去福建考察,頭一回聽説了一種叫“電子簽名”的東西。

  曹暉説,從古羅馬時代開始,人類密碼一直是替代法。如《潛伏》裏的余則成,只需傳一串數字,破譯者就能在一本叫《孽海花》的書上,按照第幾頁第幾行第幾個字讀取資訊。但是電腦發明後,替代法可以被輕鬆破解。於是人們發明瞭“電子簽名”,這是一種數學方法,比如一個word文檔,被簽過之後,會變成一堆亂碼,只有用“秘鑰”才能解開,更無法篡改。電子簽名最初主要應用在軍事、外交、政務上,而在現代社會,商務活動中也非常需要它。

  “前景太廣闊了,當時我很受震撼,於是放棄上市公司的高薪,投身電子簽名技術開發,一幹12年。第一次創業,我們在電子政務領域獲得極大成功,每年網上應用規模增長做到全國第一。”曹暉説。

  到2012年,電子商務如火如荼發展起來,曹暉發現,自己的技術更廣闊的市場應該在電子商務方向,於是實施“二次創業”。當年,他另起爐灶,打造江蘇買賣網電子商務公司,註冊資金3000萬元,總投資1.5億元。

  “我們二次創業當然也可以搞房地産、開商城,那可以賺快錢,但成就感不夠大。我個人比較喜歡做有挑戰性、比較新的領域。中國有6000萬個企業,13億人口,他們都是電子合同的客戶,這個行業蘊藏著10萬億的市場潛力,這深深吸引著我。”曹暉説。

  本報記者 張希

  本報通訊員 高翔

  合同

  我已經用手機把合同簽好啦!

  李夢昕 繪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