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6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三次創業”:突破在科技金融

  • 發佈時間:2014-12-19 01:31:08  來源:科技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創新驅動發展

  今年以來,一場科技、金融、産業融合的精彩大戲正在濟南高新區上演:20家企業登陸新三板,佔全市掛牌企業總數的87%,佔全省掛牌企業總數的25%;與深交所聯合打造的科技金融服務平臺,迎來了山東金融資産交易中心、深圳證券資訊公司等重量級金融機構的入駐,為30余家擬上市企業完成了融資路演,引進風險投資10億余元;定位於黃河中下游一流金融中心的漢峪金谷,今年底將有10座高樓竣工投用,並有30余家金融及總部機構進駐;2014年,首批試點設立民間資本管理公司3家,佔全市總量的30%,半年來已向中小企業投資近億元,推動了中小企業的持續發展。

  科技、金融、産業的快速融合,為濟南高新區的“三次創業”提供了新動力,使得創新驅動展現出新態勢。2014年,濟南高新區預計完成國內生産總值、主營業務收入和地方公共財政預算收入同比增長11%、10%和13%。

  政策先行跨越科技金融鴻溝

  科技型中小企業普遍存在輕資産、無形資産佔比高、可抵押物不足的狀況。而銀行、小額貸款公司、擔保公司等金融機構對於企業融資的限制較多。這是科技型中小企業和金融機構之間難以逾越的鴻溝,也是濟南高新區“三次創業”必須跨越的鴻溝。

  在充分調研北京中關村、上海張江、西安高新區等先進園區經驗的基礎上,濟南高新區把突破點選在了政策先行。

  鼓勵金融機構落戶高新區,按照註冊資本金額及對地方財政的貢獻予以獎勵;區級財政配套600萬元專項資金加入濟南市科技金融風險補償金池,對符合産業政策及調整導向的中小企業科技金融貸款,以風險補償資金的形式予以扶持;區級財政每年設立2000萬元專項資金對IPO及新三板擬上市企業按上市進度分階段扶持;對落戶高新區的金融機構,在房租、物業費等方面予以扶持;對科技型企業職工,在公租房、子女入學等方面優先照顧。

  濟南高新區的科技金融政策創新,進一步提升了區域科技金融發展軟環境,也為科技型中小企業成長壯大送來了源頭活水。

  新三板市場凸顯“濟南板塊”

  “新三板”今年1月份擴容至全國,成為科技型中小企業的重要融資渠道。濟南高新區嚴把新簽約企業品質,同時加大對原簽約企業的調度力度,確保形成“簽約一批,改制一批,掛牌一批”的企業上市梯隊。截至10月底,濟南高新區共儲備“新三板”上市後備資源企業530家,新增上市後備資源企業25家。與券商簽訂“新三板”上市協議的企業86家,正式掛牌“新三板”的企業達到20家,佔濟南市掛牌企業總數的87%,佔全省總量的25%。另有一批企業完成券商內核,處於“新三板”審批階段,位居國家高新區前列。

  目前,高新區IPO上市企業總數達19家,市值超過千億。新啟動IPO擬上市企業22家,其中已完成上市前改制的企業15家。在山東證監局輔導報備的企業8家。報證監會發審會等待過會審批的兩家,其中神思電子已完成創業板預披露,有望成為濟南第一家創業板上市企業。

  金融體系支撐實體經濟發展

  去年9月,德華安顧人壽保險在濟南高新區開業,成為繼泰山保險之後首家總部設在濟南的全國性壽險公司。此後,越來越多的銀行、證券公司、基金公司、大型企業財務公司、保險公司、投資公司在高新區進行戰略佈局,金融要素聚集效應正逐步顯現,對實體經濟的支撐作用也越來越明顯。

  目前,高新區擁有各類金融機構230余家。其中,商業銀行47家,小額貸款公司6家,證券公司2家,基金公司2家,大型企業財務公司2家,融資租賃公司30家,投資公司125家,保險公司10家,融資性擔保公司5家。預計到2017年,區內金融機構將達到300家,金融産業規模超過500億元。

  今年上半年,全區已開業的4家小額貸款公司累計發放貸款327筆、受益對象313戶,貸款發生額4.16億元。全區6家擔保機構共為212家中小企業和“三農”提供貸款擔保,新增擔保額8046萬元,在保餘額超過7.9億元。

  融資租賃行業領跑全省

  目前落戶濟南高新區的在冊融資租賃企業已有30家,列全省第一,在國家級高新區中名列前茅。其中6家內資融資性租賃公司的註冊資本42.3億元,24家外資融資性租賃公司註冊資本11.59億美元,折合人民幣72億元。在高新區的支撐下,全市在冊融資租賃企業已有36家,佔山東省的45%,在全國副省級城市中位列第六位。

  截至目前,濟南高新區內的融資租賃企業資金投放量累計約500億元,涉及大型工業設備、醫療器械、金融、節能環保、IT産業以及現代農業等行業領域,有力地促進了實體經濟的發展。其中,國泰租賃自2007年2月成立以來,累計投放資金180億元。融世華租賃公司採用合同能源管理方式,在不同行業實施了100多個項目,累計投放資金超過12億元,還扶持了兩家企業成功上市。山工租賃公司為母公司生産的工程機械進行融資租賃資金約25億元,促進了企業的生産和銷售。山東晨鳴融資租賃公司,3月份註冊資金3億元、7月增資10億元,最近要增資到40.72億元,註冊資本在全國1600多家外資融資租賃公司中排在第三位。

  民間資本開闢融資新通道

  為進一步激活民間資本市場,規範民間融資發展,濟南高新區首批3家民間資本管理公司作為試點,總註冊資本2.1億元,未來通過定向私募、招收優先股東等方式,總資産規模可達12.6億元。半年來,民間資本管理公司累計向中小企業投資13筆,共計9744萬元。

  預計至2015年,濟南高新區民間資本可向中小企業累計提供股權投資、債券投資、短期財務投資等66.5億元,實現利潤5.7億元,實現利稅2.1億元。按照金融發展規劃,至2018年,高新區內設立25-30家民間資本管理公司,總註冊資本達30億元,總資金規模將超過100億元,年均可累計提供各類投資232億元,實現利潤20億元,實現利稅7億元。屆時,民間資本管理機構將對中小企業融資形成強大支撐,進一步緩解中小企業融資難題,助力實體經濟。

  打造濟南區域性金融中心

  沿濟南經十東路東行,過奧體至舜華路,一片高端大氣的樓宇映入眼簾。這裡正是黃河中下游首屈一指的“金融城”——漢峪金谷,兩年後將聚集諸多金融機構和企業總部,預計規模超過10萬人,稅收過百億元。

  漢峪金谷,這塊山東省委、省政府賦予濟南的“金字招牌”,承載著為區域經濟和城市發展提供強大、可持續動力的重任。今年年底,漢峪金谷將有10棟樓竣工交付使用,總建築面積約68萬平方米。A區分佈39棟高樓,已封頂17棟,總建築面積約110萬平方米。漢峪金谷總體計劃是高層建築2015年底竣工,超高層2016年底竣工。目前,興業銀行、齊魯證券、海洋投資、郵儲銀行、省國投等30余家金融機構與企業總部已經簽約落戶。

  漢峪金谷不僅僅是一個獨立的金融項目,它有龐大的企業和實體經濟作為支撐。通過這個載體,高新區乃至濟南市可以實現實體經濟和金融兩種産業結構間的互補和相互促進——即實體經濟為金融産業提供基礎和支撐,而金融産業則為實體經濟注入血液。很多金融機構青睞金谷的原因是高新區既有浪潮、山鋼、中鐵十局、山東黃金等一批大企業,也匯聚了萬餘家創新能力強的科技型中小企業。今後,漢峪金谷將重點圍繞落戶金融機構與企業總部,引進其上下游産業鏈上的相關配套企業,以打造完善的金融産業生態圈,實現産融互補、協調發展的新格局。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