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30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治銀行亂收費,兩手都要硬(金海觀潮)

  • 發佈時間:2015-03-23 04:37:00  來源:人民網  作者:王 觀  責任編輯:羅伯特

  ■傳統銀行尋求培育新的利潤增長點,無可厚非,但絕不能打著發展中間業務的幌子亂收費、濫收費。剷除這種亂象的土壤,關鍵在於打破壟斷。銀行應當把重點放在改善服務品質、創新服務産品上。只有服務上去了,企業和百姓感到物有所值,銀行收費才有根基,銀行業發展才可持續

  近日,國家發改委發佈消息稱,針對企業反映突出的“融資貴”問題,發改委自2013年10月到2014年底,對商業銀行的150家分支機構收費情況進行了檢查,並對其違規行為開出了15.85億元的罰單。這樣的重罰,對銀行業來説是破天荒的。

  實際上,不僅是企業遭遇銀行亂收費,銀行針對個人客戶的收費也有很多,到底哪些是正常收費,哪些屬於亂收費,普通百姓很難弄得清楚。

  國內商業銀行收費亂象,是一個存在已久的問題。儘管近年來發改委、銀監會等均對亂收費現象進行過多次整改,行業不規範經營行為、收費亂象叢生局面有所改觀,但並沒有完全“藥到病除”。一些商業銀行仍在動歪腦筋亂收費,甚至採取更為隱蔽的方式。

  比如,一些銀行將亂收費搭上貸款的“順風車”,有的以貸轉存、存貸掛鉤;還有的以貸收費轉嫁成本。甚至有銀行巧立名目,向企業收取各類諮詢費、顧問費。據報道,有銀行向一家建材企業收取的常年財務顧問費中,提供的服務竟然包括了電影行業分析報告。有的企業向銀行貸款4000萬元,被收取的顧問費竟然高達100多萬元,而且並未獲得相關實質性服務。種種收費亂象,給企業帶來了沉重的負擔。

  此次對銀行業開出高額罰單,顯示出監管部門整治銀行亂收費的決心。發改委公佈,據測算,幾大行通過取消中間業務收費項目,降低收費標準,每年可減輕企業負擔達400億元。然而,要根治銀行亂收費現象,不但需要政府部門這只有形的手加強監管,更需要市場這只無形的手發揮作用。

  剷除銀行亂收費的土壤,關鍵在於打破壟斷。銀行業應不斷深化金融改革,進一步開放市場,推進利率市場化,提高競爭的透明度和公開性。有些銀行之所以能夠把亂收費強加於客戶,正是因為銀行就那麼幾家,客戶繞不開、躲不過,選擇餘地小。而一些銀行也抱著“獨此一家,別無分店”的心理不思進取,服務沒多少改進,收費卻一再加碼。逐步擴大民營銀行規模,積極支援網際網路金融發展,會讓傳統商業銀行多些競爭的壓力,少些亂收費的底氣。

  近些年,傳統銀行紛紛發展中間業務,尋求培育新的利潤增長點,無可厚非,但絕不能打著發展中間業務的幌子亂收費、濫收費。銀行應當積極利用網際網路等現代技術提升效率、降低服務成本,促進經營模式轉變,特別是要把重點放在改善服務品質、創新服務産品上。只有服務上去了,企業和百姓感到物有所值,銀行收費才有根基,銀行業發展才可持續。

  《 人民日報 》( 2015年03月23日18 版)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