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1月27日 星期三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養老金入市應回歸民生邏輯 絕非簡單進入股市

  • 發佈時間:2015-03-20 08:57:57  來源:新華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張敬偉

  養老金是考驗政府的難題,體現民生的熱題,而解決這一課題的基本邏輯是民生至上。

  雖然我國養老保險目前總體運作平穩。去年全國企業職工養老保險總收入2.33萬億,總支出1.98萬億,當期結余3,458億,累計結余3.06萬億。城鄉居民養老保險總收入2,315億,總支出1,572億,當年結余743億,累計結余3,843億。但隨著人口預期壽命增加,領取年限增長,以及養老金待遇的剛性增長,養老金收支平衡面臨空前巨大的壓力。

  客觀而言,養老金資金池的進出是個動態過程,進出量的多寡受繳費時段和地域的影響。故而,“過去完成時”的資金池和“現在進行時”的資金池,滿足不了“將來時”的支付需求。就此而言,養老金遠期缺口是必然的。破解辦法,無非是提高養老金支付比例,但我國社保費率已經很高,超過了工資總額的四成,空間有限;或者延遲退休,增加繳費年限,但這也會給年輕人造成就業和成長壓力,因而只能是漸進式延退;再就是養老金入市。

  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部長尹蔚民稍早時候在兩會記者會上表示,未來養老保險基金一部分資金將進入股市。在保障基金絕對安全的前提下,養老保險基金結余資金投資運營堅持市場化、多元化、相對集中運營及加強監管等原則。證監會新聞發言人亦表示,資本市場可為養老金提供資訊公開、産品豐富、交易便捷、運作高效的投資場所,促進養老金保值增值。

  在發達的市場經濟國家,包括養老金在內的社保基金進入資本市場以求增值保值,是正常合理的選擇。但在我國,由於滬深股市牛短熊長,行情波動大,相當一部分國人總覺得把養老救命錢投進高風險股市太不保險。因而,養老金入市在我國的障礙,主要是資金是否安全和民眾是否心安的問題。養老金入市,必須平衡好“兩安”:確保資金安全,保證民眾心安。

  值得一提的是,廣東省已有了養老金投資獲得穩定收益的經驗。據悉,截至去年7月,投資運營一年半的廣東1000億元基礎養老金總計收益已達94.09億。而據審計署審計結果,全國2.7萬億元養老金僅2013年就損失了178億。前者入市實驗,市盈率跑過通脹率,千億養老金收益近百億;後者“躺”在養老金賬戶上,則因通脹率而縮水。

  當然,廣東經驗不可完全複製。要保證2.7萬億養老金資金池豐盈安全,還需設計週詳、系統、公開的投資方案。畢竟,養老金入市還存在著中央和地方、證監會和財政部及人社部的多重關係,投資主體如何界定,是讓各省自主投資還是設立全國統一體的投資主體運作?目前已有全國社會保障基金理事會,廣東養老金投資就是委託這個機構操作。因而,從統一全國社保基金統籌的趨勢看,成立全國性投資機構更好。這樣可避免各地養老金投資盈虧對衝歸零的風險。但這個投資主體,得均衡各地利益,契合民意期待,具有嫺熟的專業投資技能。設定投資主體也是複雜的博弈過程,還要解決各地資金池統一歸集的難題。養老金入市,選擇適當和多元化的投資模式,確保資金安全,人們才會安心放心地將保命錢交予相關機構去多元投資。因而,養老金入市時間表和路線圖究竟如何,還有待觀察。

  筆者以為,養老金入市,絕非簡單進入股市,而是採取多元複合的投資組合模式。正如家庭理財,理性保險的投資模式,是股票、基金、儲蓄、保險按一定的比例投資。即便在股市治理規範的前提下,進入股市的養老金也應維持在一定比例(譬如兩到三成),其他可選擇政府債券、企業債券、股權投資、實業投資等投資。

  民生至上的邏輯,還映襯出我國養老金的公平難題,不同職業群體養老金待遇不同。現在,機關事業單位和企業職工的養老金“雙軌制”已破局,4000多萬機關事業單位人員也要按照比例繳納養老保險了。但養老金“雙軌制”統一,只是形式公平。一者,機關事業單位的養老金資金池雖“放水”較晚,但挹注有力;二者,機關事業單位職業年金待遇有保障,企業職工的企業年金卻往往聊勝於無。此外,我國城鄉居民養老金待遇差別過大。因而,養老金解決“雙軌制”只是第一步,最終要破解的是“多軌制”。

  不公平還表現在我國養老撫養比逐年下降上。目前職工養老保險撫養比是3.04:1,而在最低的遼寧,已到了2:1。據推算,到了2020年,全國養老保險撫養比將下降到2.94:1,到2050年更下降到1.3:1。加上我國養老金統籌層次低,各地區之間無法橫向調劑,加劇了社保的碎片化程度,地區間養老保險制度的財務差距對財政補貼形成巨大需求。

  解決養老金不公,不能採取平均主義。否則,又會落入計劃經濟時代的窠臼。養老金制度的理性設計,不是簡單的雙軌或多軌合一,而是內涵公平。譬如,機關事業單位養老金改革,真正的公平是先解決權力法定法治,擯除權力特權,實行陽光收入。而將事業單位人員和公務員隊伍剝離開來,大幅減少財政供養的人頭費,也是應有之義。

  (作者係察哈爾學會研究員,香港天大研究院特約研究員)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