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全國先行區
- 發佈時間:2015-03-20 03:29:20 來源:浙江日報 責任編輯:羅伯特
于新東
資訊經濟,當下已然成為經濟社會發展的一個熱點。面對這波資訊經濟發展浪潮,浙江必須搶抓先機,佔領制高點,構築新優勢,把浙江打造成為全國資訊經濟發展先行區。否則,不僅重大機遇稍縱即逝,而且原有的競爭優勢也會因資訊經濟發展慢人一拍而“被打回原形”。
資訊經濟,以其創新整合性、關聯帶動性、集約節約性和成長無限性,打破了“邊際效益遞減”和“增長的極限”這兩條傳統經濟形態的鐵律,因而成為一種全新的經濟形態。加快發展資訊經濟,把浙江打造成為全國資訊經濟發展的先行區,既是實現我省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的戰略之舉,又是優化經濟結構與提升發展品質效益的關鍵之策,也是破解資源要素瓶頸、化解國際經濟波動影響、實現穩增長惠民生長遠目標的迫切之需。
浙江打造全國資訊經濟發展先行區,具有良好的基礎:
從生産能力來説,2014年電子資訊百強榜,我省13家企業入圍,居全國第三,全省電子資訊産業規模也位居全國前列,企業資訊化水準近年來也取得長足進步。由此可見,相關生産能力的日益強大,為我省資訊經濟加快發展奠定了物質基礎與客觀條件。
從消費能力來説,資訊消費特別是網路消費已成為浙江城鎮居民消費的新亮點,2014年網路零售高速增長,2005年浙江城鎮居民每人平均網路消費支出僅4.8元,2013年每人平均網路消費支出已達343元,呈幾何級數遞增。相關消費能力的不斷釋放,為我省資訊經濟加快發展提供了廣闊市場與巨大需求。
從創新能力來説,浙江企業創新設計水準節節登高,浙江研發經費支出相當於GDP的比重,在全國的位次由2000年的第17位上升到目前的第6位,區域創新能力居全國第5位。相關創新能力的大幅提升,為我省資訊經濟加快發展提供了強勁拉動與內生動力。
當然,我們也必須客觀認識到浙江不足的一面:資訊經濟領域中的全要素生産率不夠高,特別是高端裝備不足,資訊消費區域發展不平衡,以及資訊技術自主研發特別是基礎研究的差距……這些都是浙江資訊經濟前行道路上必須克服的困難。
浙江打造資訊經濟先行區,要充分發揮現有基礎與優勢,瞄準前沿高地,加快壯大産業規模與能級,在重點領域、關鍵技術環節實現率先突破。
發展資訊經濟,必須創新體制機制。這是確保浙江資訊經濟走在前列的關鍵要件。要用改革的辦法激發市場主體積極性,建立完善高效的投入機制、開放共用的運作機制、産學研用協同創新機制、科學協調的管理制度。要打破行業進入壁壘,促進資訊資源開放共用和企業公平競爭,增強資訊經濟發展的內生動力。同時,針對薄弱環節和瓶頸制約,強化政府在制度建設、規劃引導和政策調控等方面的職能。
資訊經濟説到底是創新型經濟。必須強化創新基礎,提高創新層次,鼓勵多元發展,加快推進關鍵核心資訊技術和産品研發及産業化,實現資訊産業集聚發展。要完善公共服務平臺,建立以企業為主體、産學研用相結合的技術創新體系。
資訊經濟是典型的民生經濟,既服務於民生改善,又來源於民生需求。要以重大示範應用為先導,帶動資訊經濟關鍵技術突破和産業規模化發展。鼓勵商業模式創新,培育發展新型業態,提升資訊經濟的有效供給水準,挖掘和釋放消費潛力。
打造資訊經濟發展先行區,建議實施以“二三四發展模式”為核心的戰略舉措,即“二條主路徑,三個側重點,四套組合拳”。
“二條主路徑”,是指“資訊化”和“經濟化”這“二化”為主的資訊經濟發展路徑。資訊經濟化,實際上是狹義上的資訊經濟;經濟資訊化,就是我們常講的“兩化融合”。資訊經濟不是“孤單無助”的新經濟形態,越要發展資訊經濟,越是需要先進工業的支撐與互動。割裂與傳統經濟或者其他經濟形態的聯繫,資訊經濟也不能獨善其身。
對重點領域和相應突破口的選擇,既要看現有條件,又要看未來趨勢。“三個側重點”,就是指網際網路、電子商務、資訊消費這三大方面。實現這三大重點領域的跨越發展,才能以點帶面地帶動浙江資訊經濟的整體大發展。
“四套組合拳”,指“打好市場與政府組合拳、打好技術與應用組合拳、打好産業與社會組合拳、打好改革與法治組合拳”。簡言之,就是讓市場與政府“兩隻手”交相輝映,讓技術成果與市場應用相輔相成,讓産業轉型升級與社會發展環境互利共贏,讓改革創新與法治規範攜手共進。如是拳拳生風、招招致勝,浙江打造全國資訊經濟發展先行區應當可期。
(作者單位:浙江省委政策研究室)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