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6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上海市公佈第二次濕地資源調查結果

  • 發佈時間:2015-03-20 01:31:40  來源:國家林業局網站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國家林業局政府網3月20日訊3月16日,上海市政府新聞辦召開上海市第二次濕地資源調查新聞發佈會。市林業局局長陸月星、副局長蔡友銘出席發佈會,詳細介紹了全市第二次濕地資源調查情況和結果,並回答記者提問。

  上海是典型的河口濕地城市,濕地資源豐富,具有“三大、兩快、一高”的特點。“三大”即濕地資源總量相對較大,近海與海岸濕地佔比較大,濕地生態效益和經濟效益對城市發展貢獻巨大;“兩快”即濕地保護率增加較快,人工濕地面積增加較快;“一高”指濕地生物多樣性高。為進一步摸清全市濕地資源“家底”,上海市于2011年至2013年開展了第二次濕地資源調查工作。

  本次調查採用了3S技術與現地核查相結合的方法,對面積5公頃以上的近海與海岸濕地、湖泊濕地、沼澤濕地、人工濕地,以及寬度在10米以上、長度在5公里以上的河流濕地進行全面調查。結果顯示,上海現有濕地總面積為37.70萬公頃。其中,自然濕地總面積31.91萬公頃,佔濕地總面積的84.64%,包括29.67萬公頃近海與海岸濕地、0.73萬公頃河流濕地、0.58萬公頃湖泊濕地和0.93萬公頃沼澤濕地;人工濕地5.79萬公頃,佔濕地總面積的15.36%。從行政區域分佈看,崇明縣、浦東新區、青浦區,三個區縣濕地總面積為34.42萬公頃,佔全市濕地91.30%,是上海市濕地資源的集中分佈區。

  濕地具有極高的生態效益。濕地是上海市生物多樣性最豐富的區域,目前,全市調查到濕地植物80科209屬321種;大型底棲動物144種、脊椎動物307種,其中濕地鳥類182種。同時,濕地還提供了上海近2400萬人口的生産生活用水,更形成了生態安全防護屏障,也在動植物産品的豐富,以及航運、污水凈化等方面起到了相當積極的作用。

  發佈會上,陸月星、蔡友銘分別就媒體記者關心的濕地總體規劃佈局、人工濕地和自然濕地的結構配比、濕地保護的法制化進程,以及社會資本如何參與濕地保護等內容一一回答記者提問。下一步,上海的濕地保護將以擴大濕地面積、提高自然濕地保護率為目標,以保護和恢復一批自然濕地生態系統為重點,進一步完善濕地管理體制,規範濕地資源利用方式,推動濕地保護管理邁上新的臺階。(上海市林業局)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