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9日 星期六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一汽董事長愛扇下屬耳光 媒體稱源於官本位思想

  • 發佈時間:2015-03-19 18:45:06  來源:檢察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一汽集團當家的徐建一也進去了。這讓人感到了兩會後中紀委打虎再提速。和明星官員仇和的落馬刷爆朋友圈不同,徐建一的倒掉並沒有引起過多議論。因為他本人排斥媒體,亦少有採訪見諸報端。但唯獨一點,算是流傳開了,徐董事長愛掌摑下屬。有據可查的有兩次,扇的都是下屬分公司的總經理。打人的理由恐怕還得等到徐建一寫懺悔錄時見分曉,但他作為副部級的國企董事長,肯定應算作高級領導幹部了,嗜好打人,這背後動因該咋解釋呢?

  我想起一個詞,頓悟。在心理學的定義裏,頓悟是一種突然的理解、認識或者問題解決,它包括對一個刺激或情境的心理表徵中的元素的重組,或是産生一種不顯眼的解釋。説白了就是,突然的腦洞大開,想明白了一些困擾已久的問題。

  莫非徐建一是為了下屬好?通過扇巴掌從而讓下屬的拙笨腦殼瞬間開竅?因為心理學上説,心情和頓悟是可以互相促進的,也就是説在心情不好的情況下比較容易發生頓悟,想必他的下屬一定是頓悟後,想到向外界舉報和傾訴他的暴虐的吧。

  “金無足赤,人無完人。”哪怕是最頂尖的技術團隊,也難免不會出現一兩個“水貨”。一個人必然有缺點,一個團隊必然有拖後腿的,況且徐建一所扇之人,未必是拖後腿的,或僅僅是未達到領導的超高要求而撞上領導的槍口而已。那就更説明問題了,領導幹部何許人也?在我們國家,領導幹部他應該不但是群眾的帶頭人,還是群眾的表率,更是群眾的公僕。領導幹部帶頭扇人耳光,豈不很荒唐嗎?要知道,扇耳光是很損害別人尊嚴的一件事,我覺得僅次於拿錢往別人臉上扔和胯下之辱。

  2014年安吉麗娜·朱莉執導一部美國二戰片《堅不可摧》,故事的主人公路易·讚貝裏尼作為盟軍一員不幸被日軍俘獲,在戰俘營裏被不斷虐待,直到戰爭結束。其中印象最深的一個鏡頭就是日本戰俘營守衛渡邊睦弘,一隻精緻的禽獸,命令營裏所有戰俘挨個朝讚貝裏尼臉上掄巴掌,直到其吐血昏迷不醒。

  沒想到這種極度損人尊嚴的事兒,竟發生在這些大多經過了多年寒窗苦讀和層層選拔的領導幹部身上。

  稍用心點就會發現,領導幹部打人的對象,大多是下屬,下屬應屬普通百姓。普通百姓被領導打,道理似乎很簡單。如同家長打孩子,家長不僅手中有“權”,家長也敢於打孩子。而孩子在一個家庭中的身份地位,只有被動挨打的份。當然,家長和領導幹部的身份地位不可同日而語。家長是孩子的親生父母,其“權力”屬於所謂自然形成。領導的權力卻不一樣,它是實實在在由普通百姓所賦予的。即使國企領導也不例外。從此而言,咱們普通百姓都是領導幹部的衣食父母。因此,領導幹部打普通百姓,也就如不孝的孩子打自己的老父老母了。父母打孩子固然不對,但孩子打父母更是有違道德倫理。

  官員打人以身試法,為所欲為彰顯“土匪”氣質,説到底還是因為其內心的傲慢與偏見在作祟。究其根源,還是部分領導幹部官本位思想的根深蒂固,把手中的權力看得太重,把肩上的責任看得太輕。把身份排場、個人面子、個人私利淩駕於法律之上,享受著呼風喚雨的快感和“神通廣大”的“盛譽”。

  記得紅軍在建立初期,就有著一條不可動搖的軍內民主原則:官長不得打罵士兵;即使是從地方營壘俘虜過來的士兵,也要執行不打不殺的政策。這是指揮千軍萬馬南征北戰卻無往不勝的領袖毛主席立下的規矩,這説明一個什麼道理?就是革命工作只有分工的不同,沒有人格的貴賤。

  可是到了今天,我們的領導幹部卻忘得一乾二淨,直到落馬。(王地)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