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貿區發展歷程與演變
- 發佈時間:2015-03-19 06:00:27 來源:經濟日報 責任編輯:羅伯特
以開放促改革促發展,是推動我國經濟持續健康發展的必然選擇,是今後若干年必須努力抓好的一項重要工作。重視並加快推進自貿區建設,對於新形勢下以開放促改革促發展,為我國的開放發展贏得主動、積累優勢、創造空間,具有重大意義。
一
自由貿易區通常是指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國家(地區),通過達成自貿協定,取消絕大部分貨物的關稅和非關稅壁壘,相互開放市場,從而形成實現貿易投資的自由化並涵蓋所有成員全部關稅領土的“大區”。
到目前為止,全球自由貿易區的發展大體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出現在二戰之後,主要是以關稅減讓為主,集中在貨物貿易自由化上,確立了原産地規則,幾乎不涉及服務和投資領域。第二階段出現在冷戰結束之後,服務、投資等領域也納入進來,關稅減讓力度和開放程度不斷提高,原産地規則更加嚴格,並朝著內部經濟一體化方向發展。第三階段出現在國際金融危機之後,關稅和非關稅壁壘全面取消,投資領域的開放採用“準入前國民待遇加負面清單”模式,涵蓋了電子商務、競爭政策、政府採購、勞工、環境等諸多議題。
從理論角度講,對自貿區的闡釋主要有發達國家視角的關稅同盟理論和發展中國家視角的“中心—週邊”理論、“後發優勢”理論等。關稅同盟理論主張,完全取消各參與國之間的關稅,並對來自於成員國之外的地區或國家的進口採取統一的關稅。“中心—週邊”理論主張在開放條件下充分發揮比較優勢,通過實施“進口替代”、“出口替代”和“區域共同市場”戰略,推動本國貿易走“雙向開放”的發展道路,逐步融入國際經濟體系,實現産業結構升級和工業化發展。“後發優勢”理論則強調避免付出先行國家的學習成本,通過最優路徑快速從低水準發展階段進入高水準發展階段,最終實現“趕超”。進入21世紀以來,一些理論開始更多地關注自貿區中的微觀主體。儘管這些理論的角度不同,但都旨在追求更加開放的對外經濟政策,降低關稅水準,削減貿易壁壘,促進生産要素在自貿區內自由流動,從而促進區域內經濟融合及一體化發展。
總體來看,全球自貿區的演變呈現出三方面趨勢。一是從內容上看,涉及的領域越來越廣,開放程度大大提高,而且還包含了一些傳統意義上屬於國家內部事務的內容,甚至超出了單純的經濟範疇,延伸到社會生活、軍事安全等方面。二是從格局分佈上看,當前已經形成歐盟、非盟、東盟等自貿區國家團體或區域一體化板塊。各自貿區之間也存在相互交叉碰撞,其進一步的融合、整合將是未來的大趨勢。隨著大國戰略的交鋒推演,將來很可能形成數量更多的自貿區和範圍廣闊、影響深遠的區域一體化大板塊。三是從影響上看,已經對現有多邊貿易體制構成較大衝擊,在國際經濟政治形勢出現深度調整及國際力量此消彼長、競爭加劇的背景下,新的國際經濟格局和經貿規則加快孕育。
二
進一步加快自貿區建設步伐,具有重大現實意義。
首先,加快自貿區建設是適應經濟全球化深入發展的需要。近年來,發達經濟體和新興經濟體力量消長明顯、競爭不斷加劇,多哈回合談判緩慢,世界各國特別是一些傳統發達經濟體,紛紛借助構建自由貿易區加速推進區域經濟一體化進程。特別是國際金融危機發生後,這一趨勢明顯增強,各國拓展經濟貿易發展空間的競爭更加激烈。一方面,發達國家尋求通過強強聯合,打造高標準貿易規則;另一方面,發展中國家紛紛抱團取暖,通過整合資源加快彼此發展。而建設自貿區特別是高標準的自貿區成了各國的共同選擇。自貿區建設必然帶來經濟規則、機制平臺的創新,是發展中國家探索自主發展道路的重要途徑,是優化和完善全球經濟治理模式的重要嘗試。
其次,加快自貿區建設是推進開放型經濟體制創新,構建對外開放新格局的需要。我國現在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第一大貿易國、第一大製造業國、第一人口大國、第一大外匯儲備國,雙向投資也位居世界前列。可以説,在經濟發展新常態下,順應國際經濟格局、經貿規則演變的潮流和大勢,加快實施自貿區戰略,優勢突出。同時,我國在市場空間、能源供應等面臨著新的開拓與整合,在統籌國內外市場的基礎上轉移過剩産能、促進産業轉型升級成為必然之路。加快實施自貿區戰略,正是契合這一新趨勢、新要求,必將結合全面深化改革的進程,提升我國開放型經濟發展水準,形成對外開放新格局。
三
加快推進自貿區建設是一項宏大而複雜的系統工程,既要精心謀劃、做好頂層設計,又要堅持務實推進、安全高效,目的是要通過建設高標準自貿區,更好地利用國際國內兩個市場、兩種資源、兩種規則,推動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
加快推進自貿區建設,需要堅持世界貿易體制規則,堅持雙邊、多邊、區域次區域開放合作,擴大同各國各地區利益匯合點,以周邊為基礎加快實施自由貿易區戰略。
加快推進自貿區建設,要把“一帶一路”建設等與之結合起來。著力推進“一帶一路”建設,將是我國今後相當長一段時期內的重要戰略。以此為突破口,加快推動自貿區建設,必將有利於開拓我國自貿區建設和對外開放的新局面。據統計,過去10年間,我國與海上絲綢之路沿線國家的貿易額年均增長18%左右,佔我國對外貿易總額的比重從14%左右提高到20%左右。
還要把自貿區建設和國內的自貿試驗區建設有機結合起來,為引領自貿區建設和規則制定趟路。要做自貿區建設的引領者和規則制定者,説到底還是要靠我們自身的硬實力,能夠創造性地提出規則發展方向和範式。自貿試驗區正是在追求制度創新、實現以開放倒逼改革的目標下誕生的,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已經形成並推廣了30多項制度創新經驗,天津、廣東、福建三個自貿試驗區也已經獲批建設。把自貿區建設和自貿試驗區建設對接起來,有些制度創新、規則創新可以通過自貿試驗區先行先試,將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與此同時,也可以逐漸形成自貿區與國內自貿園區相呼應的“雙輪架構”開放體制,形成以開放促改革、促發展的新局面。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