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8日 星期五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註冊制要來了,A股會咋樣

  • 發佈時間:2015-03-19 01:33:24  來源:長沙晚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編者按

  備受矚目的全國“兩會”已經閉幕,實施股票發行註冊制改革,利率市場化,推出巨災保險,適時啟動“深港通”試點等與金融財經有關的重大政策被寫進了政府工作報告,也引起了全社會的廣泛關注,而敏銳的資本市場似乎從中“嗅”到了難得的機遇。

  事實上,每一項政策或多或少與大家相關,甚至能夠給你提供一次財富“逆襲”的機會。有哪些政策值得關注?這些政策的實質內涵何在?它們將如何影響你的“錢袋子”?從今日起,本報將對熱點政策話題一一進行探討,今起推出《聚焦“兩會”重大財經新政系列報道》,希望能對讀者有所幫助。

  長沙晚報記者 舒元臻

  “加強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建設,實施股票發行註冊制改革,發展服務中小企業的區域性股權市場,開展股權眾籌融資試點,推進信貸資産證券化,擴大企業債券發行規模,發展金融衍生品市場。”儘管“股票發行註冊制改革”早已提及,但是寫進《政府工作報告》還是深深觸動了資本市場上每一個人的神經。註冊制是什麼?它會對A股有怎樣的影響?作為股民的我們又應該怎麼應對……

  股民説:註冊制前在A股找投資機會

  “沒有註冊制,殼資源就是稀缺資源,在註冊制改革前和改革初期,殼資源依然還是稀缺的。我個人倒是覺得在註冊制實施之前,有殼資源概念的部分個股會出現最後的瘋狂。”作為資本市場的“老口子”,長沙股民江洲(化名)有著自己獨特的看法。江洲認為,註冊制要來了沒有什麼可怕的,倒是可以從中發掘機會,比如券商股肯定有利好效應,還有前面提及的本身具有“麻雀變鳳凰”希望的實質性殼資源股(包括業績扭虧、有“摘帽”預期等)或將迎來一輪上漲機會。

  “作為股民對註冊制當然是歡迎的。上市新股多了,股民選擇面就廣了,而且垃圾股會被大部分人拋棄。不過,股民就需要花更多精力關注上市公司基本面的分析,同時監管層也應該配套相應的退市制度,‘有進有出’才正常。”江洲坦言。

  經驗説:部分潛力企業被阻A股門外

  提到註冊制,我們有著不得不説的歷史。註冊制是指證券發行申請人依法將與證券發行有關的一切資訊和資料公開,製成法律文件,送交主管機構審查,並且要對所提供的資訊的真實性、完整性和可靠性承擔法律責任,主管機構只負責審查發行申請人提供的資訊和資料是否履行了資訊披露義務的一種制度,不需要對發行的證券價格進行審核。

  而事實上,我國新股發行制度其實先後經歷了“審批制”以及“核準制”中的通道制和保薦制,目前正向實現“註冊制”的方向努力。據了解,目前的企業上市主要是由證監會來決定能否上市、何時上市,此外還有著嚴苛的財務指標門檻,導致很多有潛力的企業沒能上市,只能到海外曲線上市。以我們所熟知的百度為例,2005年百度(BIDU)在美國納斯達克上市首日市值僅逾30億元,目前市值已經超過4400億元,股價高達203美元。

  專家説:對A股短期衝擊有限,長期是利好

  那麼真正註冊制要來了,A股會有什麼樣的反應呢?記者梳理了部分業內專家學者的觀點,他們大部分認為對於A股來説,短期衝擊有限而長期是利好。

  英大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李大霄曾經指出,市場對註冊制已有預期,不會對市場形成重大衝擊,並認為在滿足融資者利益與投資者利益的平衡、一級市場與二級市場的平衡、融資速度與引資速度的平衡、上市與退市的平衡、違規處罰與投資者賠償機制的完善、多層次資本市場的完善等6個條件之前,只能是“漸進註冊制”階段。武漢科技大學金融證券研究所所長董登新認為,註冊制的推行,將會迎來A股市場“慢牛短熊”的新格局。海通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李迅雷則表示,如實行股票發行註冊制,上市公司發行規模將會擴大,發行價格將會降低,未來股市更加市場化,對券商而言整體利好,但是未來保薦風險將加大。銀河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潘向東分析稱,整個A股市場的投資理念會發生變化,投資主體也隨之發生變化,過去市場更多是以中小散戶為主,假如變為一個投資性的市場,最終或將以機構為主。

  監管層聲音

  證監會主席肖鋼3月5日在“兩會”上表示,《證券法》修畢即可落地註冊制。在2015年全國證券期貨監管工作會議上,肖鋼則表示,推進股票發行註冊制改革是2015年資本市場改革的頭等大事。有市場人士預計,註冊制可能的推出時點是2015年6月前後或10月前後,其取決於《證券法》修訂進展。

  全國人大財經委副主任委員吳曉靈在“兩會”期間表示,《證券法》修訂案有望4月底上會,最快8月份進行二審,10月份完成三審。她還認為,若在這個過程當中,註冊制改革有需要,在立法方面也可以做一些“特殊的安排”。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