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6日 星期三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第3方服務商傍上微信平臺 攜傳統線下企業佈局O2O

  • 發佈時間:2015-03-18 08:40: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張緒旺 姜紅  責任編輯:羅伯特

  

  第三方服務商傍上微信平臺,攜傳統線下企業佈局O2O。

  企業公眾號、資訊流廣告、搖一搖紅包……微信平臺的行銷價值不斷被開墾,引無數線下商家瘋狂追捧,這不僅僅是微信的動員和線下商家熱情高漲的結果,在其背後,數量眾多的第三方服務商浮出水面:隨視傳媒、微盟、有讚等微信服務商或者推出標準化工具出售,或者針對大型廠商提供具象解決方案……

  紅包“幕後推手”

  春節“搖一搖紅包”無疑成為微信贏得紅包大戰勝利的主要武器。根據公開數據顯示,僅除夕夜全民搖紅包次數就超過110億次;在大年初一,又有7500萬用戶通過微信“搖一搖”領取了3.78億張商家優惠禮券,有6%的商家發券量超過500萬,30%的商家發券量超過100萬。

  這樣的數據也表明,微信搖一搖的作用不再局限于偶遇好友,其連接線上線下的功能正成為行銷新寵。而讓這一功能得以實現的就是微信第三方服務商。

  目前,在微信平臺運營的第三方服務商數量很大,相關數據顯示目前已經超過5000家。其中有隨視傳媒這樣的傳統服務商,也有微盟等基於微信發展而來的專職服務商,還有不斷入行的創業者。這些大大小小的第三方服務商所服務的領域也各不相同,有的提供技術支援,有的專注于行銷,也有的關注點在運營管理上。

  以微信搖一搖為例,從技術上來看,微信搖一搖附加功能的實現是基於一個名叫ibeacon(藍芽傳感技術)的智慧感測器,通過它,微信搖一搖就能夠精準感知用戶位置,以此實現搖到資訊、紅包、優惠券等功能。而這個技術的提供者就是與微信搖一搖達成合作的硬體服務商sensoro。

  除此之外,手握大量線下商戶資源的服務商則通過搭建平臺工具的方式實現線下企業的O2O轉型。日前,隨視傳媒對外推出的“匯則成”,就是以微信平臺為基礎開發的一套幫助實體經濟實現優惠券發放、促銷費用管理、數據統計、會員採集的工具。春節期間,“匯則成” 在短時間內為植樸磨坊、東風日産、日日順等數十家品牌迅速完成微信禮券(卡包)的製作,與掃碼和搖一搖功能相近,第三方服務商還提供基於微信公眾號的微電商行銷服務平臺。隨視傳媒的微購易平臺、有讚的微小店、微盟的微店平臺V店等均是根據不同需求而推出的第三方服務平臺,在幫助企業進行品牌推廣、制定行銷方案等方面發揮著作用。

  仲介概念共贏

  微信第三方服務商之所以得到機會,最主要是趕上了微信開放介面的好時候。據了解,微信于前年3月開始為第三方開放介面,表態要與第三方開發者共建微信生態,微信方面也不斷地在調整和管理平臺上合作者之間的關係。

  微信打開介面與第三方服務商關係的建立主要是為了滿足傳統企業和微信雙方的需求。從微信的角度來看,自身不可能投入太多的精力聯繫傳統商戶實現對接,針對各個行業的情況進行週全的方案設置。而對於線下傳統企業,實現線上轉型的經驗不足,具備的經驗和能力都有限。正因為如此,微信需要借助第三方服務商的力量加強商業化建設。

  以隨視傳媒為例,其目前的核心業務就是微信行銷,其于2012年成為微信的聯合開發第三方服務夥伴,是比較早接入微信平臺的第三方服務商。

  隨視傳媒CEO薛雯漪表示,企業在微信開發産品的成本很高,而通過經驗,隨視傳媒已經把很多企業共性的需求標準化、産品化,所以能夠做到在更短的時間內為企業提供更完善的解決方案。

  隨視傳媒官方人員介紹稱,微信雖然對第三方開放了介面,但其在功能運用方面十分繁瑣,線下企業在技術層面尚不具備經驗,因此很多企業不會花費大量時間研究如何利用這個介面,並且也不了解該怎樣應用。“隨視傳媒推出的基於卡券行銷等各種行銷平臺及工具,主要目的就是簡化其操作方法,快速地讓其商品成為微信中一種新的行銷類型。”

  然而,這種合作也需要建立在利益均沾的基礎上。微信的商業化時間並不長,因此第三方服務商的作用顯得十分重要。但是,依託在微信平臺上的第三方只能按照微信制定的規則進行開發和運作,因此也被一些人當做是微信的寄生者。

  “第三方服務商的活躍離不開微信的對外開放,但微信商業化的進程也必須依靠他們的力量。”一位業內分析師如是解釋。第三方服務商是微信移動商務的連接者,作用就是連接商家和用戶,這對微信商業化意義重大,微信也不會突然剪斷這樣的聯繫自己做。

  大浪淘沙待整合

  在百度搜索“微信服務商”,前三個搜索結果均是“花錢做廣告”的微信服務商。而整個搜索結果高達1500多萬個,這裡面固然有文字檢索量巨大的原因,但也意味著微信服務被諸多企業看重,也成為不少創業者的選擇。

  微信商業化勢不可擋,將要淘汰一大批不合格的O2O商家,同樣,對於平臺上龐大的第三方服務商隊伍也提出了疑慮:數量如此多的企業存在,行業勢必會出現整合和變動。在2011年微網志正火的時候,也涌現出了一大批微網志服務商,但隨著微網志勢頭趨穩和行業整合,目前專注微網志服務的企業已經不多。

  有分析人士認為,現在微信服務商還處於探索階段,能夠提出優質解決方案並獲得微信認可的企業能夠獲得競爭先機,但這也存在風險,因為微信自身也在不斷優化其標準介面,這意味著微信服務商需要不斷革新産品,建立足夠高的生存門檻。

  “可行的方案是細分領域垂直化”,上述分析人士指出,比拼的是速度和眼界,比如微信官方近期就推出了面向11大行業的解決方案,這無疑又將微信服務商的生存空間進一步壓縮。但這並不意味著沒有機會,畢竟微信服務商的最大機遇在於服務商家,而不是跟微信搶食,即便有統一的介面,某些傳統企業仍然不具備運營微信公眾號的實力。但這種業務方向需要不斷投入巨大的人力成本,一對一幫客戶解決微信行銷推廣方案。但目前來看,微信傳播多數保留在增加粉絲、朋友圈轉發等低級階段,並沒有形成公眾號內有效互動的規模效應。

  北京商報記者 張緒旺 姜紅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