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檀:亞投行擴容有望重構全球金融秩序
- 發佈時間:2015-03-18 07:11: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責任編輯:孫毅
◎每經評論員 葉檀
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亞投行)即將迎來新成員。
繼3月12日第一個G7國家英國宣佈申請加入亞投行後,3月17日,英國《金融時報》報道,法、德、意據稱已同意加入亞投行,如果此話成真,亞投行將成為值得關注的國際金融組織,未來可能在世界銀行、IMF、亞洲開發銀行等國際金融機構大家庭中佔據一席之地。
英法德意等國有意加入亞投行,這是二戰以後重構全球金融秩序的一次有效努力,這一努力受到一定程度的支援與歡迎。
之所以受到一定程度的歡迎,是因為目前的全球政策性金融結構存在巨大的斷檔。歐美主導的世界銀行與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在面向發展中國家的需求時反應過慢,充滿官僚色彩。面對發展中國家急迫的基礎設施建設需求,缺乏有效的應對措施。
人口眾多的發展中國家急需一家高效、廉潔的投資銀行。亞洲基礎設施建設水準普遍較差,據亞洲開發銀行統計,2010年至2020年,亞洲各國國內基礎設施投資合計約需8萬億美元,另需近3000億美元用於區域性基礎設施建設。
西方世界不是鐵板一塊。擺脫了老大思維的英國一直以務實著稱,1950年1月6日,英國政府宣佈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為第一個承認新中國的西方國家。在英國,政治為商業開路是傳統。
目前英國、法國等西方國家需要的不是爭奪世界第一位置,而是需要經濟發展的空間,需要在主要經濟與政治板塊之間取得均衡。當前,中國與歐洲之間的資本來往非常密切,收購動作頻頻。更不必説澳大利亞等亞太發達國家,經濟已經與中國血肉相連。
發達國家加入亞投行,不是中國買來作為擺設的花瓶,也不是意味著中歐將聯手抗衡美國的金融主導地位。在未來可見的十年間,將會是人民幣逐漸國際化、市場化的階段,亞投行暫時不會有此能力。共贏的合作才能持久,雙方在經濟上有互相合作的需求與廣闊空間。
亞投行也需要多方參與,既需要發展中國家,也需要發達國家,否則亞投行可能變成二十幾個發展中國家的俱樂部。亞投行需要一套博採眾長的透明運作體系,需要開放的市場,需要對投資項目的評估,也需要較高的評級在全球獲得低成本融資。
根據張明先生的文章,亞投行資本實繳比例較高。與主要的多邊開發銀行相比,亞投行1000億美元的註冊資本不算太高(世界銀行為2783.77億美元、亞行為1624.9億美元、歐洲投資銀行為2432.84億美元、非洲開發銀行為1002億美元、汎美開發銀行為1168.8億美元),但由於亞投行設定資本實繳比例為20%,以初始認繳資本500億美元計算,實繳資本將達100億美元,僅低於世界銀行、歐洲投資銀行和歐洲穩定機制。
如果英法等國加入,亞投行在信用評級上將獲得不少助力,可推動亞投行在運作中展示出高效的管理與透明廉潔的機制,將突破發展中國家遭遇的金融機構信用評級天花板的障礙,這對於亞投行未來在國際市場上獲得低息融資是不可缺少的一環。
亞投行必須秉持開放的理念和架構。《金融時報》報道,位於華盛頓的史汀生中心的中國外交政策專家孫雲(音譯)表示,中國在試圖建立亞投行時已經面臨一些內部挑戰。官員們承諾,新銀行提供資金時不會像世界銀行那樣官僚,同時會保持較高的信用評級。
亞投行從小範圍的籌劃,到成為一個國際議題,這件事本身就説明,全球確實需要新的清新的金融力量,來打掃陳腐的利益分配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