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6日 星期三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肥越用越多 地越吃越饞--我國化肥使用量佔全球三成凸顯“肥”之煩惱

  • 發佈時間:2015-03-17 19:48:02  來源:新華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新華網北京3月17日電? 用全球8%的耕地,生産了全球21%的糧食,但同時化肥消耗量佔全球35%——肥越用越多,地越種越饞,這是我國糧食“十一連增”背後的尷尬現實。

  化肥是糧食的“糧食”,化肥的使用為我國糧食連續豐收立下“汗馬功勞”,然而專家指出,我國化肥使用存在過量使用、盲目使用的問題,不但損耗基礎地力,增加種糧成本,而且危及農産品品質安全,總量控制、科學施肥勢在必行。

  我國化肥投入佔全球三分之一 過量施肥引發耕地退化之危

  “我國年化肥使用量世界第一位,佔世界的三分之一,相當於美國、印度的總和。”農業部總經濟師錢克明日前在全國兩會上説。

  化肥總體用量過多的背後,凸顯當前我國化肥施用存在的四大問題,“一是畝均施用量偏高。我國農作物畝均化肥用量21.9公斤,遠高於世界平均水準(每畝8公斤),是美國的2.6倍,歐盟的2.5倍;二是施肥不均衡現象突出,東部經濟發達地區、長江下游地區和城市郊區施肥量偏高,蔬菜、果樹等附加值較高的經濟園藝作物過量施肥比較普遍;三是有機肥資源利用率低,目前,我國有機肥資源總養分約7000多萬噸,實際利用不足40%;四是施肥結構不平衡,傳統人工施肥方式仍然佔主導地位,化肥撒施、表施現象比較普遍,機械施肥僅佔主要農作物種植面積的30%左右。”農業部種植業司司長曾衍德介紹。

  化肥是農業生産必要的生産資料之一,對土壤養分的補充起到關鍵作用。然而記者採訪發現,過量施肥對土壤造成的損害卻與日俱增。

  “土壤侵蝕、酸化和鹽鹼化是當前我國耕地退化的三大主要表現。其中,土壤酸化的主要推手之一就是化肥的過量使用。”中國農業大學環資學院教授張福鎖介紹,自然界土壤PH值下降一個單位需要上萬年,但我國耕地PH值下降0.5個單位卻只用了30年,土壤酸化速度之快令人咋舌。

  化肥的過量使用還會給土壤有機質帶來損害。“東北肥沃黑土層的有機質正遭破壞。形成1米厚的黑土層需3億年,而現在的退化速度是1年1釐米。如果再不注意控肥,我國農業可持續發展將受嚴重威脅。”瀋陽農業大學教授陳溫福説。

  “施肥就像給土壤吸毒,明知有害但停不下來”

  記者了解到,為了讓産量維持在高位,不少地區的農民不得不大量使用化肥,導致化肥越用越多。

  “地是越來越饞。”山東高密種糧大戶王翠芬訴記者,大量施肥的結果是土壤板結化,但用量一旦降下來,産量就會跟著往下走。“感覺就像吸毒,明知有害但停不下來。”

  數據顯示,我國化肥投入的邊際效益明顯下降。以氮肥為例,從1998年到2013年,我國小麥的氮肥施用量增長接近200%,但單産水準卻只提升了50%。與此同時,英國小麥的氮肥施用量不及我國的85%,單産卻是我國的1.3倍。

  “地越來越饞”的背後,凸顯我國耕地基礎地力低的現實。目前我國基礎地力貢獻率為50%,比發達國家低20至30個百分點。

  此外,過量的化肥投入還會加劇土壤面源污染,最終危及農産品品質安全和百姓健康。山東省農業廳生態處處長冷彩淩告訴記者,超量的化肥投入已加重了山東省土壤酸化、次生鹽漬化程度,土壤酸化造成土壤養分比例失調,導致作物發病率升高,農産品品質下滑。

  “土壤酸化後,重金屬離子的活性將明顯提高,會引發穀物被重金屬污染的風險。”張福鎖以重金屬鎘為例介紹説,土壤PH值每下降一個單位,重金屬鎘的活性就會提升100倍,增加骨痛病等疑難病症的患病風險。

  骨痛病是發生在鎘污染地區的一種公害病,以周身劇痛為主要症狀而得名。上世紀六七十年代,日本富山縣神通川流域居民長期飲用受鎘污染的河水,並食用此水灌溉的含鎘稻米,致使鎘在體內蓄積而造成腎損害,患上骨痛病,成為當時震驚全球的公害事件。

  減“肥”提質讓農業生産告別“虛胖”體質

  專家指出,化肥施用不合理問題與我國糧食增産壓力大、耕地基礎地力低、施肥技術落後、肥料管理制度不健全等因素相關,當前亟須採取積極舉措,科學施肥,扭轉被動局面。

  “實施化肥使用量零增長行動,念好精、調、改、替四字經,力爭到2020年化肥使用量零增長。”據農業部種植業司司長曾衍德介紹,所謂精、調、改、替,即推進精準施肥、調整化肥使用結構、改進施肥方式、推動有機肥替代化肥。

  “以有機肥替代化肥,對農民而言面臨‘費工費時’問題,這就需要加大有機肥施用補貼,提高農民對有機肥使用的積極性。”冷彩淩建議。

  張福鎖建議,今後應推廣農作物秸稈還田、測土配方施肥和水肥一體化,推進深耕深松、種植綠肥,積極發展有機肥料加工生産産業化,建立區域作物輪作制度,阻控重金屬和有機物污染,推廣可降解地膜。

  儘管減“肥”形勢嚴峻,但到2020年實現化肥使用量零增長的目標並非沒有可能。據農業部介紹,通過開展測土配方施肥,目前三大糧食作物氮肥、磷肥和鉀肥利用率達到33%、24%和42%,比項目實施前(2005年)分別提高了5、12和10個百分點。在肥料利用率提高的同時,化肥用量增幅出現下降趨勢,2013年全國化肥用量增長1.3%,分別比2012年和2005年低1.1和1.5個百分點。(記者王宇、于文靜、潘林青、張雲龍)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