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5月11日 星期六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解碼2014海口經濟加速度

  • 發佈時間:2015-03-17 08:29:33  來源:海南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日前,央視財經頻道發佈《中國經濟生活大調查》國民大數據,海口位列全國幸福城市十強,居全國第三。

  在構成海口市民幸福感的要素中,近半數海口受訪者選擇了收入增加,這成為支撐幸福海口的一個要件。

  這與海口去年經濟發展取得的成績密不可分。

  今年2月,海口市公佈了上一年度經濟發展的成績,其中農民每人平均可支配收入首次超過萬元。

  取得這一成績非常不容易。這是因為2014年面對全球性經濟低迷,再加上遭遇了兩次強颱風的正面襲擊,海口經濟依然保持了較快增長,實現了“千百萬”的跨越:海口市全市生産總值(GDP)1005.51億元,地方公共財政預算收入100.12億元,農村居民每人平均可支配收入10630元。

  海口2014年究竟是如何適應“經濟新常態”、實現加速度增長呢?

  ■ 本報記者 單憬崗

  “超難題” 考出好成績

  面對國際國內經濟不利形勢的影響和兩場強颱風出的難題,海口跨入了GDP“千億元俱樂部”,地方公共財政預算收入上百億元,農村居民每人平均可支配收入突破萬元大關

  毋庸諱言,2014年,海口的經濟發展遭遇了近些年來罕見的困難。

  從全球看,2008年發端于美國的金融危機對各國經濟發展造成了嚴重的衝擊,至今依然綿延不絕,全球經濟復蘇的步伐艱難而漫長。

  從全國看,2014年的經濟社會發展也遇到不少風險和挑戰,譬如化解過剩産能任務繁重,企業經營困難,經濟下行壓力貫穿到全年。

  國際國內經濟不利形勢的影響也已越過瓊州海峽,滲透到我省的方方面面,海口自然不可能獨善其身。而在這個2014年,註定有更大的困難要考驗海口執政者的智慧:7月18日和9月16日,短短60天時間裏,海口連續遭遇兩次強颱風正面襲擊。其中7月的“威馬遜”颱風,更是海口41年一遇的超強颱風,對海口全市各行業造成嚴重破壞。據海口市政府召開的受災情況新聞發佈會通報,僅“威馬遜”在海口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就達到93.59億元,受災人口達85.59萬人。這些損失集中在水、電、路等市政設施,三次産業,社會事業,交通港航,重點項目等領域。僅以農業為例,全市農業生産直接經濟損失就達到10.21億元,61個省重點項目共計受損達13.5億元,其中受損5000萬元以上項目有9個。

  “如果把海口比作考生,那麼去年海口要應答的是‘超難題’,是這些年來最難的考題。”海口市重點項目推進委員會主任陳昊旻説。

  最終,海口市委、市政府交上來的答卷,卻獲得了好成績!用省統計局調研員曾德立的話説,2014年海口是不折不扣的“優等生”,保持了海口近年來的加速度勢頭——

  以GDP為例,海口從1997年GDP首次跨過百億元門檻,到2010年首次突破500億元,海口花了13年;而第二個500億元,即GDP從500億元增長到1000億元,海口僅僅用了4年時間。再比如海口的農村居民每人平均純收入,2008年才首次突破5000元大關,僅僅6年後就再次突破萬元大關。

  GDP上揚曲線是怎樣畫出來的?

  兩輪穩增長、促發展、調結構、惠民生的系列措施相繼出臺,進一步釋放發展活力

  其實,在2014年年初,尤其是一季度成績出來時,海口並未迎來“開門紅”,體會最深的是兩個字——“壓力”。

  海口市統計局的《2014年一季度海口市經濟運作情況分析報告》稱:一季度全市實現GDP225億元,按可比價格算比上年同期增長7.3%,與後來全年實現的9.2%增速有近2個百分點的差距。《報告》認為,“今年以來我市……各項指標增幅回落,經濟增長的下行壓力加大,完成全年預期目標面臨較大壓力。”

  面對嚴峻形勢,在省委、省政府的堅強領導下,海口市委、市政府精準發力,不斷創新宏觀調控思路和方式,相繼出臺兩輪穩增長、促發展、調結構、惠民生的系列措施——

  為應對一季度的經濟境況,海口市連續出臺企業發展十項舉措,不少舉措産生了立竿見影的效果。例如,海口1—5月份水路運輸貨運量呈現零增長甚至負增長趨勢。為刺激經濟增長,5月31日市政府出臺《關於進一步扶持航運業發展的若干意見》,6月份水路運輸貨運量和週轉量即雙雙止跌回升,同比分別增長9.32%和3.87%。

  企業發展十項舉措令二季度經濟運作開始明顯好轉,1—6月全市地區生産總值完成489億元,同比增長8.3%,比一季度回升1個百分點;高於全省0.3個百分點,高於全國0.9個百分點。

  當海口人還未來得及好好回味經濟形勢好轉的喜悅時,三季度接踵而至的兩次強颱風,令海口試圖實現年度目標的努力再次蒙上重重陰影。如何“踢好經濟發展的下半場球”?海口主政者不得不思考,下半年海口宏觀調控應怎樣適應“經濟新常態”?

  8月26日,海口市政府推出所有針對性、實效性和可操作性很強的刺激政策,包括《關於災後恢復生産扶持政策的實施意見》《關於穩增長促發展的實施意見》及多個配套措施。這就是後來為全市人所熟知的災後重建“二十條”和災後穩增長“三十條”。這一系列刺激政策,進一步釋放發展活力。

  對於這所有政策,業內人士給予了較高評價。

  以電子商務領域為例。所有政策中包括不少支援電商發展的內容,如規定當年海口新註冊的電商企業基於網際網路線上銷售的收入,給予其年度稅收市級留成部分80%返還,若收入達1000萬元以上另給予一次性5萬元獎勵。

  “2015年有望帶動電子商務經濟總量增長50%以上。”海南大學資訊學院教授黃夢醒分析説,新政將有效吸引和促進電商企業落地,增加電商經濟總量、帶動就業,按照2013年海口650億的交易額計,2015年海口電子商務交易額將增至1460億元左右。

  “市政府的措施可謂是及時雨,將大大拉動海口水路運輸貨運量,預期效益明顯。”海口市交通港航局局長劉文説,通過對《海口市扶持航運業發展辦法》的修改和補充,加上之前出臺的《關於進一步扶持航運業發展的若干意見》,預計將帶動海口港集裝箱增長約13萬標箱,能直接為海口帶來約5.46億元的經濟效益,拉動GDP增長3.32億元。

  兩輪政策的及時制定和有效實施,讓海口的經濟在2014年的不利環境中有了更好的發展方向。翻開去年的季度經濟報表,可以看到海口的GDP增速逐季遞增,呈非常明顯的上揚曲線:一季度7.3%,二季度8.3%,三季度9.0%,四季度9.2%。

  固定資産投資跑出“N曲線”

  所謂“N曲線”,就是海口去年的固定資産投資一季度和三季度增速低,二季度和四季度增速高,如同一個英文字母“N”

  投資、消費、出口是經濟發展的三駕馬車,其中政府的主導力量最強的莫過於投資。選擇投資作為剖面來解析海口去年的經濟發展,是一個不錯的視角。

  “去年海口的固定資産投資跑出了一個‘N曲線’。”陳昊旻説。他所主管的重點委是直接為全市重點項目服務的機構,重點項目的投資則是固定資産投資的重頭戲。所謂“N曲線”,就是海口去年的固定資産投資一季度和三季度增速低,二季度和四季度增速高,如同一個英文字母“N”。

  海口全市上下為繪製“N”字母上的兩道上揚曲線,可謂嘔心瀝血。

  “去年一季度的報表剛出來,大家都急了。”他還記得,一季度的成績很不好看,“最慘”的一二月份全市固定資産投資增速僅為10.2%,比後來實現的全年26.5%的增速少了一半還多。

  海口市立即派出8支小分隊深入各個重點項目,迅速梳理出61個省重點項目遇到的207個難題。根據這些難題,市四套班子主要領導帶隊,全市各級各部門積極主動開展了項目走訪月活動,把工作重心下沉至項目一線。

  “40天時間裏,市領導把各個項目走了一圈多,問題也相應得到了較快解決。”陳昊旻説,到2014年6月底207個問題已解決108個,其他的項目也已設定解決方案、時間表和責任人,“走訪月改善了項目投資環境,提振了投資者的信心,促動了重點項目建設。”

  上半年,海口的重點項目完成投資超200億元,同比增長40%,帶動全市固定資産投資增速大幅反彈,比上年同期增長28.3%。歡欣鼓舞的海口人於是制定了雄心勃勃的下半年計劃。陳昊旻説,年初制定的年度固定資産投資完成額為289億元,7月份他們將目標提高到了400多億元。

  兩個強颱風的到來,給他們高昂的鬥志潑了一盆冷水:由於颱風的影響,很多項目嚴重受損甚至停工,讓海口的固定資産投資大幅縮水——7月和8月完成的重點項目固定資産投資額僅分別為10億元和9億元,比上半年的月均水準低20多億元。

  於是,海口市再次複製成功經驗,在9月份推出重點項目建設“集中解決問題月”。從9月11日至10月11日,市領導及相關部門共深入現場調研56次,召開專題會議72次,梳理排查項目亟需解決的問題228個,截至9月底即已解決或已基本解決207個。在這股春風吹拂下,9月海口重點項目單月完成投資即達31億元,10月單月更完成投資53億元,一舉扭轉了前兩個月投資連續下滑的局面。

  到年底,海口全年的固定資産投資達到821億元,同比增長26.5%。

  加速度更是“佳”速度

  扶持高新企業,優化了産業結構;激活民間投資,減輕了財政壓力;發展現代服務業,助力經濟增長

  2015年2月26日上午,在海南海藥生産車間裏,一台台機器正開足馬力生産,工人們把一件件藥品裝在包裝裏。這家企業去年實現産值23億元,産銷均好于上年同期。

  在海口,海靈化學、奇力、皇隆、長安國際、中化聯合等20多家藥企的拳頭産品産銷兩旺,累計總産值均過億元,其中齊魯制藥的總産值增幅更達30%。

  據海口市科工信局局長徐偉介紹,去年海口醫藥製造業38家重點企業累計完成産值113億元,同比增長16.8%,拉動規模以上工業經濟增長約3.2個百分點,是工業經濟增長的主要引擎。

  醫藥産業的飛速發展是全市去年經濟發展加速度的又一個剖面的展現:不僅取得了較好增長,也實現了較好的結構調整,獲得了經濟發展的“佳速度”。這種“佳”速度,體現在海口去年經濟發展的多個維度——

  海口市財政局局長文斌表示,2014年海口市財政共設立扶持産業發展資金5.26億元,資助了14個國家科技部計劃項目、75個海口“三稅”扶持高新技術項目順利實施;還支援了一批高新技術企業展開技術攻關。這成為海口去年新增高新技術企業15家的一個重要推手。如今海口的高新技術企業總數達109家,佔全省74%,進一步優化了海口的産業結構,奠定了經濟長遠發展的基礎。

  “海南中泰文化旅遊度假區項目計劃總投資60億元人民幣。”項目業主海南大禾置業總裁周希祥説,這個項目將包括泰國風情文化廣場、水上市場、溫泉養生度假酒店、火山科考旅遊、新農村建設及醫院、學校等公共配套設施,“我們的資金都是自籌的。”

  如今,在海口類似的由民間資本主打的投資項目越來越多。海口市統計局數據顯示,“十二五”以來海口市固定資産投資每年新增100億元以上,是推動全市經濟增長的主要動力。由於堅持以政府投資撬動社會投資,政府投資佔固定資産投資的比重從2012年的22%下降到了去年的16%,讓市財政的壓力顯著減輕。

  此外,海口去年在發展現代服務業、服務全省經濟發展的過程中有了長足進步。以金融業為例,駐市金融機構累計達101家,金融業增長17%,佔GDP比重進一步提升。

  近日,中信銀行三亞分行正式掛牌運營。該銀行是2012年進駐海口的,是時隔10多年後首個進入海口的股份制商業銀行,是我省金融發展環境向好的一個標誌。中信銀行三亞分行的開業,是這批新入駐股份制銀行中的首個在我省總部以外開設分支機構的銀行,同樣具有重要意義。僅去年中信銀行就與我省的海航、海墾、海馬、海南交通控股、海南發展控股、生態軟體園等一批優質企業建立了戰略合作關係。

  航運業的快速發展成為去年海口服務業品質提升的又一標誌。據港航控股總經理林毅介紹,2014年全港共完成貨物吞吐量6238.6萬噸,同比增長11%;其中集裝箱吞吐量完成134.7萬標箱,同比增長15.3%,進一步夯實了海口作為北部灣集裝箱樞紐的地位。

  良好勢頭下繼續 “打基礎修跑道”

  面對已經取得的成績,海口人依然很清醒。“海口市工業仍處於打基礎階段。”徐偉説

  在海口市長倪強看來,海口2014年經濟發展取得的好成績,一方面是各項政策措施應對得當,一方面也是多年來海口市歷屆市委、市政府“打基礎、修跑道”的結果。

  海南師範大學副教授袁建平曾對2005年—2010年6年間海口的三次産業結構變化進行了分析。他發現,“十一五”之初,我省已從經濟困局中成功突圍,啟動了新一輪快速發展,但産業結構優化目標還遠未實現,經濟增長方式並未發生根本性轉變。海口市制定了相關政策,堅持走新型工業化道路,發展以旅遊業為主導的現代服務業,大力推進産業結構調整,取得較好成績。6年間海口市三次産業結構由2005年的7.7:27.6:64.7,轉變為2010年的6.5:23.7:69.8,産業結構不斷優化。到2014年,三次産業機構更進一步優化為5.5:21.4:73.1。

  這種優化,以海口發展新型工業為例最好不過。

  “海口一直不遺餘力地推動新型工業的發展。”徐偉介紹説,“十二五”以來市委、市政府對新型工業發展的重視一以貫之:2011年市政府將2008年出臺的《關於進一步加快工業發展的若干規定》和《扶持醫藥産業發展若干規定》整合修訂為《關於加快工業發展的若干規定》,增加扶持條款。2013年又進行了進一步修訂,廢止不夠合理和沒有實際扶持內容的條款,同時加大了對醫藥製造業的扶持力度,形成目前實施的《海口市加快工業發展的若干規定》政策。

  2014年及時制定出臺的《關於穩增長促發展的實施意見》和《關於災後恢復生産扶持政策的實施意見》等扶持政策,對工業穩增長起到積極效果,規模以上工業總産值同比降幅從年初-9.9%收窄至年末的-3.4%;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從9月份的3%提高到年底的3.5%。

  “十二五”以來,海口本級財政實際共投入工業發展資金5.85億元,從2011年安排落實的2000萬元,大幅增長到後來的每年近2億元,其中2014年安排落實1.87億元。

  “工業資金政策扶持效果明顯。”徐偉説,“十一五”海口製造業固定資産投資累計37億元,而“十二五”達到177.58億元,較“十一五”大幅增長近4倍。其中企業生産設備投資從2011年的6.78億元累計增加到2014年的約70億元,為“十三五”工業加快發展奠定了基礎。工業環節稅收因此逐年增加,從2010年的37億元增加到2014年55億元。

  這也促進了産業結構的進一步優化,海口工業重點發展具有高新技術特徵、效益好、增加值率高、能耗低的醫藥産業一直保持高位增長,食品及農副産品加工、機電等傳統優勢産業工業産值佔比穩中逐年提高,新引進具資源優勢的光伏新能源産業填補了工業空白,這些産業所佔的比重逐步增加。而一些增加值率低、效益不穩定、能耗高的化工化纖製造企業則退出市場。

  “工業單位能耗不到全市單位能耗的一半,工業處於低能耗發展。”徐偉介紹説,在取得上述成績的同時,海口的工業降耗在持續,由2011年工業單位增加值能耗從0.2275噸標煤下降至2014年前三季度的0.2119噸標煤。

  面對已經取得的成績,海口人依然很清醒。

  “下一步我們計劃降低集裝箱單箱運輸成本,加大北方運到海南的玉米、大米和豆粕等糧食類大宗貨物的‘散改集’力度;籌劃開通印尼、越南—海口—香港航線。”林毅説。

  “海口市工業仍處於打基礎階段。”徐偉説,未來海口的工業發展將分為三個層次:壯大現有的醫藥、汽車、食品、機電、新能源等支柱産業,發展已有基礎的新材料、電子資訊、節能環保等新興産業,培育潛在發展優勢的旅遊裝備製造、旅遊消費品加工、航空航太産業、海洋生物等産業。

  (本報海口3月16日訊)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