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7日 星期四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牛奶集團資産或分拆 光明集團資産證券化改革提速

  • 發佈時間:2015-03-17 07:44: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上海梅林董事局大洗牌

  時代週報特約記者 石璐 發自上海

  光明集團旗下的上海梅林(600073.SH)步光明乳業(600597.SH)後塵,在3月11日晚間宣佈停牌。

  此次停牌,距離上海梅林董事局“大洗牌”不到一週之久。市場消息稱,此次光明集團旗下兩大上市公司先後停牌,或與上海牛奶集團有限公司(下稱“牛奶集團”)的資産拆分與注入有關。接近光明集團的人士告訴時代週報記者,牛奶集團旗下資産或將分成兩部分,分別注入上海梅林與光明乳業兩大上市平臺,“與牛奶相關的業務注入光明乳業,與牛肉相關的則注入上海梅林”。

  就上述事宜,時代週報記者採訪光明集團新聞發言人潘建軍,對方並未給予否認,只表示兩家公司正在籌劃重大事項,不方便透露細節。儘管潘建軍三緘其口,但仍然引發市場對光明集團混合所有制改革的預期。此前的3月3日,光明集團高層曾透露,光明集團可能成為上海首批通過國資流動平臺進行混合所有制改革的企業。

  8名董事7名新人

  3月6日,上海梅林董事局人員大洗牌,新當選的8位董事中有7位是新人。

  馬勇健當選為公司第七屆董事會董事長(法定代表人),聘任沈偉平為總裁。對於這一巨大人事變動,潘建軍向時代週報記者解釋:“董事局洗牌屬於正常的人事變動。”

  上述消息人士向時代週報記者披露,上海梅林董事局成員的洗牌與光明集團改革息息相關,“牛奶集團的業務將分拆注入到上海梅林和光明乳業,牛奶業務給光明乳業,牛肉相關的業務歸上海梅林,而沈偉平的上任就是為籌劃上海梅林資産重組”。

  誠然,光明集團將上海梅林的人事大洗牌解釋為正常的人事變動。不過,光明乳業股價在3月6日上漲4.64%,並在中午時分宣佈停牌。

  事實上,除了人事洗牌,上海梅林和光明乳業的工商登記資料也在近期進行修改。工商資料顯示,3月6日,上海梅林的註冊資本由原來的6.23億變為9.38億,新增3.15億。光明乳業也在今年1月5日變更了註冊資本,由原來的12.2449億減少至12.2446億,幅度為3萬元。

  “上海梅林和光明乳業的變化與傳聞中的牛奶集團的資産注入密切相關,此舉具有多贏效應。儘管光明集團否認,但種種跡象已經表明牛奶集團相關資産將注入兩個平臺,上海梅林的肉製品業務將拓展至牛羊肉,以應對傳統肉製品的競爭。”財經評論員宋清輝告訴時代週報記者。

  一直以來,上海梅林承擔著光明集團肉類業務運作平臺的重任。早在2011 年,上海梅林就通過定增收購了光明集團旗下的綜合食品業務資産,隨後主營業務由罐頭産品的加工、銷售以及生豬屠宰,擴展至綜合食品製造與食品分銷,成為光明集團的綜合食品業務平臺。

  2012 年 8 月,上海梅林在産業鏈上再次進行了拓展,收購了蘇食集團肉類業務資産,生豬屠宰加工及肉製品銷售業務整體規模進一步擴大。

  即便規模擴大,2014年前三季度,上海梅林營收為80.83億元,而其主要競爭對手雙匯發展的營收達331億元,超出前者近3倍。同期,上海梅林凈利為1.12億元,同比增長11.14%,每股收益為0.136元。

  儘管凈利潤同比小幅上漲,但受傳統肉製品行業衝擊,上海梅林的盈利情況也令人堪憂。

  民生證券研報顯示,當前上海梅林凈利率只有 1.6%,ROE 僅為 8%, 而其競爭對手雙匯發展凈利率達到 8%,ROE高達 30%。

  新總裁沈偉平

  在一片猜測當中,牛奶集團的資産如何分拆成為大家關注的核心。

  牛奶集團成立於1997年6月,註冊資本8億元,法人為沈偉平,股東為光明集團。此外,沈偉平此前亦擔任牛奶集團董事長兼總經理。“沈總自3月6日被任命為上海梅林總裁後,不再擔任牛奶集團的相關職位。”潘建軍告訴時代週報記者。

  沈偉平的調任,似乎在另一個層面印證著牛奶集團的拆分已成定局的傳言。值得注意的是,牛奶集團曾是光明乳業的第一大股東,兩者業務存在部分交叉,不可避免發生競爭。

  2014年8月,牛奶集團便宣佈將所持有的光明乳業全部股權,無償劃轉到光明集團名下。這場表面上看起來像光明集團理順子公司業務關係的變革,實質上卻在另一個側面彰顯了光明集團的改革決心。

  光明集團總裁曹樹民曾在公開場合表示,光明乳業奶源主要由自建牧場以及牛奶集團供應,不過兩家提供的所有原奶只佔光明乳業需求量的三成,仍有七成的缺口。因此,提高光明乳業奶源中自有奶源比例,成為光明集團的下一步目標。

  而由於市場奶源存在安全隱患等一系列問題,提高光明乳業自有奶源比例的任務落在牛奶集團身上。

  沈偉平之前對牛奶集團,有著自己一整套嚴密的規劃。沈曾在公開場合表示,牛奶集團將計劃單獨上市,不會與光明乳業合併。時代週報記者就上述疑問致電和短信沈偉平,截至發稿仍未獲回復。

  據多名接近光明集團的人士向時代週報記者透露,2003年才進入牛奶集團的沈偉平,所學專業是數學與電腦,當過高中老師、鋼管廠廠長、東旺總公司老總。2003年,牛奶集團僅有3億元銷售額和400萬元利潤。

  彼時,沈接管牛奶集團,並不被外界看好,缺乏相關養殖從業經驗成為外界詬病的焦點。

  上任後的沈偉平,帶領牛奶集團進行二次創業,果斷確立了“以畜牧業為主業,食品連鎖、畜牧機械為配套業,商業房産、商貿、對外投資為支撐業”的經營思路。

  至如今調任,牛奶集團的銷售規模達到77億元,利潤達到2.85億元,分別為十年前的25.6倍和71.25倍。

  對於牛奶集團,沈偉平曾在公開場合表示:“2013年下半年我們開始醞釀重組光明牧業,未來牛奶集團的改革將從法人治理機構、股權多元化和經營體制三方面進行。”

  在沈偉平看來,光明牧業的核心是圍繞牛來做文章,“我們將圍繞牛的五個板塊,按繁育育種、飼料、小公牛、畜牧機械和技術支撐來做。預計2014的凈利潤可以達到1億,2015年目標 20億,相關産業鏈形成的規模是80億元”。

  事實上,沈偉平在提出這一目標後僅一年,光明集團成為了上海國資改革的重點。自然而然,他規劃中的重組光明牧業,也或許不得不終止。

  對於沈偉平,潘建軍向時代週報記者如此評價:“沈總在牛奶集團管理期間業績不錯,在牧業奶牛養殖及相關産業鏈方面花了很大精力,尤其是牧場建設、食品加工,以及技術的研發上作出了一定成效,完善了牛奶集團奶牛養殖及相關的産業鏈。”

  光明集團的改革大棋局

  比起旗下公司的資産重組,光明集團混改則更為引人矚目。尤其是光明集團將股份劃撥到上海市國資委[微網志]流動平臺,業內人士紛紛認為光明集團將成為上海國企混改的試點。

  對於相關猜測,潘建軍澄清説:“混改不會出現在光明集團層面,而主要通過光明旗下部分二級或三級子公司資産證券化來實現,未來集團會將非證券化資産陸續注入上市平臺,不排除引入戰略投資者。”

  事實上,圍繞光明集團的改革在2014年3月便已提出。“改革將遵循‘5+1’思路,‘5’代表市場化、國際化、專業化、證券化和規範化,‘1’指人才的引進和培養。”潘建軍如是向時代週報記者描述光明集團改革的路徑。

  就中長期規劃而言,光明集團目標是成為上海5–8家跨國經營的大集團之一。在這一大目標之下,光明集團初步目標是在2015年國際化經營指數達到25%,經營性資産證券化率超過50%。

  另外,光明集團在同期要實現主營業務收入佔總收入的比重達80%,主營業務利潤佔總利潤的80%,混合所有制佔比達80%,進入世界500強。

  以上目標均將通過“5+1”改革思路來實現,“光明集團核心資産整體上市很難,當前資産證券化主要包括把已經並購的海外企業實現證券化、利用光明旗下上市平臺實現資産證券化。”潘建軍説。

  為達到集團國際化率提高至25%的目標,光明集團陸續並購了紐西蘭新萊特乳業公司、澳大利亞馬納森食品公司、英國維多麥(weetabix)食品公司和法國迪瓦葡萄酒公司。

  其中,新萊特乳業已于2013年在紐西蘭證券交易所主機板成功上市。

  “資産證券化的目標是50%,不是就證券化而證券化,而是利用優質的市場資源讓海外並購的企業儘快上市,新萊特的這種方式如果成功的話,將會被複製到其他産業鏈,加快海外上市步伐。”潘建軍説。

  時代週報記者還從接近光明集團的人士處獲得資訊,馬納森食品公司也將在今年實現上市,屆時,光明集團將再添一個海外上市平臺。此外,光明集團旗下農工商房産借道海博股份上市的事宜,已進入審計階段。

  進入【光明乳業吧】討論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