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6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吸引外資:結構品質雙升級

  • 發佈時間:2015-03-16 20:32:46  來源:國際商報  作者:程亞麗  責任編輯:羅伯特

  日前,國家發改委、商務部對外發佈了《外商投資産業指導目錄(2015年修訂)》,新《目錄》將於4月10日起施行。此次修訂被認為是我國新一輪對外開放的重要舉措,意味著中國市場將在更大程度上對外資開放。

  “積極主動擴大開放,轉變外資管理方式,構建開放、透明的投資環境,促進利用外資品質提升、産業結構優化升級,以開放促改革、促發展。”國家發改委副秘書長王一鳴如此解讀此次《目錄》修訂的意義。

  “限制類”減半

  發改委有關負責人指出,此次《目錄》修訂主要有四方面的原則:一是積極主動擴大開放;二是轉變外資管理方式;三是調整優化經濟結構;四是進一步增加透明度。

  對照《目錄》2015版和2011版不難發現,一、二、三産業各領域中,外商投資領域“限制類”由79條減少至38條,“禁止類”由38條減少到36條,今後“不自由”的外商投資領域大範圍減少。

  具體來説,農、林、牧、漁業領域“限制類”減少2項;採礦業領域“限制類”減少近6項;製造業領域“限制類”減少26項,“禁止類”減少5項;水電煤領域“限制類”減少1項;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領域“限制類”減少2項;批發和零售業領域“限制類”減少近3項;金融業領域“限制類”減少近2項;房地産業全部放開;科技領域“限制類”減少2項;文體娛樂領域“限制類”減少1項。“製造業開放力度較大,房地産、電子商務、金融、批發零售等服務業開放引人注目。”一位從事國際投資、仲裁相關業務的律師指出。“如此多的領域集中向外資亮綠燈,在以前是不能想像的。”商務部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官員在接受國際商報記者採訪時表示,“我們相信外資企業能夠很快接收到這個信號。”

  在透明度上,《目錄》明確規定,只有“法律法規”才能規定對外資準入的限制和禁止,國務院專項規定或産業政策不再規定外資準入事項。

  在管理方式上,除《目錄》中有中方控股(含相對控股)要求的鼓勵類項目、限制類項目需要核準外,其他按照內外資一致的原則實行備案管理,絕大多數由地方辦理備案手續。

  體現服務業開放及製造業轉型需要

  今年1月底,聯合國貿發會議發佈的《全球投資趨勢報告》稱,2014年中國成為全球外商直接投資第一大目的地國。該報告顯示,2014年中國外商直接投資繼續保持穩定增長,達到1280億美元。

  據商務部統計,我國2014年實際使用外資1195.6億美元,同比增長1.7%;外商投資新設企業23778家,同比增長4.4%。雖然具體數據與貿發會議的統計略有出入,所反映的增長態勢卻是一致的。

  在吸引外資數量增加的同時,中國引資的結構優化和品質提升得到一致認可。“服務業引資競爭力進一步增強。”商務部網站稱,“2014年服務業新設立外商投資企業1.58萬家,實際使用外資662.3億美元,同比分別增長14.8%和7.8%,在全國總量中的比重進一步提升至66.3%和55.4%。”“近年來,中國吸引外資已經出現了從製造業流向服務業的結構性改變,使得外資在質和量上同時提升。”《全球投資趨勢報告》中稱。根據貿發會議的分析,2014年中國吸收外資增長主要體現在服務業領域,目前已佔到總量的56%,而製造業領域的投資則下降到36%。“外資引入的方向轉移伴隨著我國産業結構的升級轉型,”上述商務部人士稱,“服務業進一步開放以及製造業轉型的需要,都在此次《目錄》修訂中得以體現。”

  上述發改委負責人表示,除大幅減少限制類條目外,《目錄》還進一步放寬了對外資股比的限制,“合資、合作”條目從2011年版《目錄》43條減少到15條,“中方控股”條目從2011年版《目錄》44條減少到35條。同時,鼓勵類條目數量基本不變,保持政策總體穩定性和連續性。76個鼓勵類條目進行了修改,目的是調整指標和優化結構,促進外商投資使用新技術、新工藝、新材料、新設備,進一步提高利用外資品質。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