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30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低調不了的“準女首富”:人紅是非多 經歷曲折陷漩渦

  • 發佈時間:2015-03-16 10:37: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鄭瑋  責任編輯:羅伯特

  2003年,周群飛羽翼漸豐,離開“老東家”伯恩光學,創立藍思科技公司。2014年10月10日,伯恩光學(惠州)工廠一副廠長張顯波因涉嫌非公職人員行賄並侵犯商業秘密罪,在深圳被湖南警方帶走。

  長江商報消息昔日打工妹周群飛身家或突破460億,卻身陷是非傳聞

  人紅是非多,這句話放在藍思科技女掌門周群飛的身上,再合適不過。

  隨著藍思科技3月10日正式申購,這家“小巨無霸”企業距離登陸創業板越來越近。而其身上的“蘋果概念”、創業板“營收、凈利、資産、高管薪酬第一”等種種閃亮標簽,無疑給創業板扔下了一枚“重磅炸彈”。

  更匪夷所思的是,藍思科技是一家股權高度集中的企業,周群飛夫婦持股比例接近九成。安信證券在研報中預計,周群飛的身家或突破460億元,將超越楊惠妍的財富。胡潤研究院發佈的《女富豪榜》顯示,2014年內地女首富碧桂園的楊惠妍,其身家為440億元。

  然而,本來應該是資本市場的一次“逆襲傳奇”,如今卻被演繹成多種版本,是非漩渦中的周群飛也變得越來越神秘。

  儘管外界爭議不斷,但這位準女首富卻始終保持低調沉默,3月12日,藍思科技也以領導出差為由,婉拒了長江商報記者的採訪。

  低調勵志打工妹成準女首富

  被稱為“手機玻璃女王”的周群飛相當低調。

  長江商報記者查閱資料發現,除了少量公益活動外,周群飛幾乎很少進入公眾視野,她是如何從台灣廠商主導的手機代工業中突圍,奪得蘋果公司的大訂單,對外界來説仍是個謎。

  不過,可以明確的是,今年45歲的周群飛2014年年薪高達1036萬元,目前,她創辦的藍思科技已是國內外第一家通過自主研發,將玻璃鏡片應用於多媒體及電子消費産品顯示屏的高科技企業,被譽為“創業板中的中石油”。

  從“打工妹”到準“女首富”,其實,周群飛的故事頗為“勵志”。

  據了解,上世紀80年代,周群飛隨南下淘金人潮赴深圳打工,進入玻璃加工行業,那時候的她只有20來歲,是一名普通的打工妹。

  2003年,周群飛羽翼漸豐,離開“老東家”伯恩光學,創立藍思科技公司。

  “就在老的西鄉鐘屋村牌坊旁邊,租了間民房,做手錶玻璃加工。”深圳一位熟悉周群飛的民企老闆李女士説,當時周群飛的“廠”根本算不上“工廠”,就是一個家庭作坊。“大家不常見面,一見面聽周群飛談得最多的就是她的生意,尤其是哪個哪個客戶又拖欠了貨款。”

  “她還和一個老鄉合夥,人家投了200萬。”李女士回憶, “有一陣子聽説她貨款不好收、資金很緊張,據説是給TCL做手機玻璃什麼的,這個時候那個合夥人也撤資了,聽説她把房子賣掉,差點都被逼得要去跳樓。”

  摸爬滾打中,2004年,藍思科技産品率先應用於摩托羅拉V3手機,同年創辦了香港藍思科技。此後陸續創辦了昆山藍思和湖南藍思(藍思科技前身)與藍思華聯等企業。

  藍思科技逐漸壯大後,與伯恩光學在移動設備螢幕等方面展開競爭。此後不久,周群飛將工廠遷往湖南老家。

  周群飛也曾介紹,自己最初從手錶玻璃起家,相繼創辦了11家公司,“經歷過日工夜讀、白手創業的艱辛,體會過金融危機的劇痛,嘗到過産業轉型的壓力和激烈競爭的殘酷。”

  “今天你邁過這個小坎,明天你就會邁過一個大坎。”去年3月,周群飛在湖南一個活動演講時透露,她在20多年的創業過程中,經歷了多道坎坷,“兩次把房子賣掉,給員工發工資”。

  如今苦盡甘來,2012年至2014年,藍思科技實現銷售收入破百億。

  曲折經歷陷入是非漩渦

  然而,人紅是非多,最近,有媒體報道,網路上出現一則疑似曝光周群飛早年經歷的博文,將其描述成一位曾經在“伯恩光學”打工,且由打工妹搖身一變、“成功上位”的“小三”。隨後更是自立門戶,挖走了“丈夫”公司的骨幹和客戶,成為了“伯恩光學”最大的競爭對手。

  其實,大眾對周群飛的熱議主要源於其個人的曲折經歷。3月9日,知名女作家六六在轉發上述所提的博文時評論:“只聽過網際網路概念股,環保概念股和醫藥概念股,現在竟然還有小三概念股?不過我咋一點不同情她前夫呢”,暗指周群飛有“小三上位”的嫌疑。

  不過,3月11日,前文提到的李女士在一則題為《明明“女漢子”竟黑成小三》的博文中稱,“我與群飛從小一起長大,一起上學,我于1992年來深圳打工的時候,我們又遇到了。從做手錶玻璃、開時裝店、電子商店再做手機玻璃面板,她一直很有經濟頭腦,都是一步一個腳印地走過來的。”

  “對周群飛的個人事情,我們不作回應,不過我們現在的老闆是楊建文。”3月12日,伯恩光學外事部一位李姓負責人對長江商報記者表示,現任總裁並非外界傳言的周群飛前夫李金泉,並且,伯恩光學去年的産值就已經達到280億元,規模和業績並不輸藍思科技,之所以沒有上市,是因為根本“不缺錢”。

  “根本就不信那些謠言。”一擬上市公司董秘表示,藍思科技有本事通過三星、蘋果的嚴格考核拿到訂單,業務蒸蒸日上已經説明瞭一切。

  糾葛浮現與伯恩的豪門恩怨

  隨著周群飛的爆紅,其與伯恩光學的糾葛也逐漸浮出水面。

  伯恩光學和藍思科技是中國目前最大的兩家手機玻璃鏡片製造商,二者的商業競爭從未停止。其中,鬧得最大的當屬2014年10月的“洩露商業機密事件”,兩家巨頭的鬥爭也開始由暗轉明。

  2014年10月10日,伯恩光學(惠州)工廠一副廠長張顯波因涉嫌非公職人員行賄並侵犯商業秘密罪,在深圳被湖南警方帶走。

  據了解,2011年之前張顯波長期在伯恩擔任副廠長,2011年被藍思科技挖走任廠長,2014年5月又從藍思公司離開,10月8日重回伯恩工作。8月8日,藍思科技向湖南警方報案稱,張顯波向公司員工阿霞(化名)行賄2 .7萬元,試圖盜竊公司商業機密。

  2011年,伯恩公司高層之一的張顯波突然向伯恩光學請辭,前往藍思科技公司任職。張顯波的同事萬先生回應説,“當年藍思科技為挖走張顯波和我們,送給我們20萬,我也分了一部分錢,並承諾給予優厚待遇、高職位及股票分紅等。”

  但張顯波在藍思的日子並不如意。他對妻子陳女士稱,公司對他管理太嚴,承諾沒及時兌現,甚至到了監視他一舉一動的地步。張顯波稱自己身心疲憊,提出辭職,但公司以張掌握公司核心機密為由拒絕。

  對於被湖南警方抓捕一事,張顯波稱“是一個圈套。伯恩光學是行業內的老大,有必要去盜取藍思科技的商業機密?”

  一次商業機密事件引出多年豪門恩怨。

  伯恩高層以及多名公司元老介紹,周群飛早年曾在伯恩供職多年,後離開創立藍思科技公司。在伯恩,周群飛積攢了不少玻璃生産中的經驗,在實戰中總結了一套獨創的特種玻璃加工工藝。

  據不完全統計,多年來藍思科技已從伯恩光學挖走高管以及技術人員達400人。

  有媒體曾報道稱,一名從藍思科技公司回到伯恩的中層管理職員説,“藍思科技一直把伯恩當做最大的對手,我們當時被挖過去的有20多人。公司高管鼓勵我們從伯恩帶走更多的人,並給予金錢獎勵。”

  對於該事件,湖南藍思科技公司副總經理、董秘劉先生稱, 張顯波確實是從伯恩跳槽到藍思擔任廠長,但並非老闆周群飛挖的他,而是他主動從伯恩離職。後來,藍思發現張顯波工作不正常,傷害公司利益。他長期與伯恩一高管保持聯繫,涉嫌洩露藍思商業機密,我們懷疑他是商業間諜。

  “我們希望能夠低調處理張顯波事件,也不希望該事件引發兩個大企業之間的誤會和矛盾。”劉先生還解釋,“藍思科技並非蘋果、三星手機屏最大的供貨商,伯恩才是。”

  即使她沒有遇到前夫,她也會遇到另一個懂得欣賞她的男人,她傳奇的本質不是她遇到了什麼樣的男人,而是她是個什麼樣的女人。

  ——衡陽市副市長張賀文

  藍思科技:吃“蘋果”長大的隱形巨頭

  有望替代樂視網成創業板第一股,但光環背後或存控股權、供應商、客戶群三集中隱憂

  □本報記者鄭瑋

  營收超百億,凈利潤11億,創業板潛在第一市值股;創始人有望問鼎新一屆中國女首富……諸多賣點博人眼球,使得藍思科技的IPO申購幾乎擁有與同時亮相的AppleWatch搶頭條的能力。

  儘管女首富的故事仍在演繹,但不可否認的是,其創立的藍思科技已經是創業板的絕對黑馬,一個創業板的“中石油股“由此誕生。

  目前,不少投資者已經開始估算,體量如此龐大的企業,坐擁時下熱門的蘋果及藍寶石概念,上市後會有幾個漲停?其市值又該達到多少?會拉下樂視網成為創業板市值第一股嗎?

  而按新股發行遭爆炒的慣例,藍思科技攀升到45倍估值為大概率事件,正好印證了“背靠蘋果好乘涼”。

  不過,一系列光環加身的背後,這家“創業板潛在最大市值”公司存在控股權、供應商、客戶群三集中傾向,也成為懸在周群飛頭頂上的達摩克利斯之劍。

  在此次IPO之前,雖然許多人可能每天都在與藍思的産品有著“親密接觸”,但並沒有太多人知道藍思科技。

  藍思科技的主營業務是手機防護玻璃,被裝載在包括蘋果iPhone、三星在內的大量智慧手機之上。從蘋果推出第一代iPhone開始,藍思科技就已經是其玻璃防護屏的主要供應商之一,之後iPad掀起平板電腦潮流,公司又切入相關産業鏈,並一直保持到現在。

  “目前,行業內眾多關鍵技術被少數主要企業掌握,擁有多年的技術經驗積累,新進入的企業很難在短期內全面掌握行業所涉及的技術,生産出高品質的産品,技術門檻較高。”周群飛介紹,公司産品以出口為主,2012年至2014年公司出口銷售佔主營業務收入比例分別為98.52%、95.38%和90.85%。

  讓外界更為驚嘆的是,“小巨無霸”藍思科技在創業板創下營收第一、凈利潤第一、凈資産第一等六項“紀錄”。

  2014年,藍思科技的營業收入為144.97億元。而據東方財富網的數據顯示,當年創業板營收最高的是上海鋼聯,其營收為75.6億元,僅為藍思科技的一半。緊隨其後的是快樂購的27.7億元、大富科技的24.5億元。也就是説,藍思科技的營收,比原來創業板營收前三強的總和還要高。

  凈利潤方面,2014年,藍思科技的凈利潤為11.8億元,相當於當年創業板冠軍大富科技的2倍。

  同時,截至2014年,藍思科技的資産總額達到182億元;發行後總股本達到6.7億股;實際控制人持股比例接近9成;董事長周群飛年薪為1036萬元。這幾項指標,均將成為創業板新的“標桿”。

  “和當年申購中石油完全有一拼。”著名財經評論員水皮分析,萬般寵愛集一身的藍思科技,發行價定得不算高,22.99元的價格對於2014年新股發行後每股1.75元利潤而言可以講是低估,市場上有可比性的公司平均市盈率是32倍,如此計算,開盤價就在56元以上,這還沒有計算炒新的因素。按保守的估計,藍思會替代樂視網成為創業板第一股。

  悲喜蘋果鏈

  所謂大樹底下好乘涼,但是大樹也有倒下的風險,藍思科技目前雖有大客戶為其業績撐腰,但是也嚴重依賴這些大客戶。2012年-2014年,該公司對前五大品牌客戶的銷售佔比分別為96.25%、93.10%和86.69%,其中對蘋果和三星的合計銷售佔比分別達到87.65%、83.60%和74.15%。

  面對這樣的現實,藍思科技坦言,未來若蘋果、三星稍有閃失,藍思科技不排除出現上市當年業績波動、下滑、營業利潤同比下滑50%以上的可能。事實上,藍思科技2014年凈利潤降至11.76億元,同比下降51.79%,已經為公司提了個醒。

  據藍思科技招股書顯示,2014年受三星手機銷量下降的影響,公司對三星及三星代工廠的銷售收入大幅下降,其中對三星的銷售收入較2013年下降13.74億元,對Melfas Inc(三星代工廠)的銷售收入較2013年同期下降4.11億元;公司對諾基亞等品牌及其代工廠的銷售收入也較2013年同期下降。

  三星手機受華為、小米等品牌衝擊,銷量下滑,昔日的手機霸主諾基亞如今也是夕陽西下。所謂未雨綢繆,如今藍思科技也正在調整客戶結構,開始與國內知名手機廠商小米、華為進行大規模合作。預計,2015年1-3月實現銷售收入40億元—45億元,同比增長60%—80%;實現凈利潤4億元—4.5億元,同比增長35%—55%。

  讓藍思科技賴以生存的蘋果,註定是讓國內眾多公司又愛又恨的一個名字。

  2013年,在蘋果公司的iPhone5與iPhone5S採用藍寶石基板作為鏡頭保護蓋與含有藍寶石材質的Home鍵後,藍寶石瞬間激起了各界的熱切關注。

  但令人失落的是,2014年9月份,之前市場預期的藍寶石螢幕,並沒有如期出現在蘋果iPhone6和6Plus手機之上,而僅僅用在了AppleWatch上,就連藍思科技也遭遇重傷。

  翻看藍思科技去年12月份的招股書申報稿可以看到,其募投項目包括“中小尺寸觸控功能玻璃面板技改項目”、“大尺寸觸控功能玻璃面板建設項目”、“藍寶石生産及智慧終端應用項目”,項目總投資高達54.29億元,明顯是為蘋果“量身打造”。

  為提前佈局藍寶石産品和保證新産品的順利量産,2014年藍思科技已自籌資金提前實施募投項目,建設、購買和儲備了大量廠房、設備和員工。但現在,由於規模擴大導致折舊、攤銷、人工等固定成本增加,以及2014年下半年新産品加工難度大、殘次品率較高等原因的影響,綜合毛利率陡降,從之前的30.95%降至22.35%,尤其是2014年降幅明顯。

  為了減少損失,“藍寶石生産及智慧終端應用項目”已被剔除出募投項目,而藍思科技此次IPO募投項目總投資額已縮水至36.22億元,擬使用募集資金15.06億元。

  2014年10月,美國一家蘋果公司藍寶石玻璃供應商GTAT就因此突然宣佈破産。

  “富士康病”藏隱憂

  此外,作為製造型企業,隨著人員的幾何式擴張,員工管理困難也成為藍思科技的另一隱憂,加上員工年齡層偏輕等因素,管理問題就更為嚴峻。要知道,同為電子産品代工企業,富士康就曾發生過一系列的“血汗工廠”事件。

  其實,藍思科技也在招股書中坦承,“隨著公司員工規模的擴大,藍思科技將面臨員工管理困難的風險,可能會出現諸如食品安全、安全生産、衛生防疫等方面的意外群體事件,從而對公司的正常經營造成不利的影響。”

  而隨著産業規模不斷擴大,藍思科技在各大招聘網站上幾乎每天都挂有招聘廣告,據了解,公司已長期存在用工缺口的問題,甚至2014年初有報道提到“公司缺口3.5萬人”。

  根據招股書披露,2011年至2014年6月末,藍思科技的員工人數分別為35140人、56360人、56490人和74685人,每一期生産人員均佔據大多數。2014年6月末生産人員人數為62323人,佔員工總數的83.43%,普工需求量可見一斑。

  據了解,公司擬上市募集資金將用於大量擴産項目,這勢必加大對員工的需求,尤其是普工的需求會更大,屆時原本就員工短缺的問題或將更為嚴重。

  另外,管理上的疏漏也讓部分員工對公司表示出不滿。據曾在藍思工作過的員工反映,他們一天的工作是這樣的:每天工作11個小時,再加上去公司路上的時間,在公司吃飯的時間,每天要14個小時左右在公司或者去公司的路上。而且進公司不能帶手機,這14個小時的時間裏,你無法和家人朋友聯繫,他們也聯繫不上你。公司很多崗位要站著上班,如果你以前沒有站著上班的經歷,站第一天你就會受不了。

  值得關注的是,藍思科技股權亦高度集中,公司成立8年來,並未引入戰略投資者或其他機構投資者。周群飛和鄭俊龍夫婦直接和間接持有藍思科技99.09%的股份,是公司的實際控制人。

  此次藍思科技擬公開發行不超過6736萬股,發行後總股本不超過6.7億股。據此推算,發行後周群飛夫婦也將持有藍思科技將近90%的股份,對藍思科技仍有絕對的控制權。

  正如藍思科技在招股書上所説,實際控制人如果利用其控制地位,通過公司的控股股東行使表決權等方式對公司的人事任免、經營決策等進行不當控制,有可能會損害公司及公司中小股東的利益。

  “這樣的公司上市後,可能會出現大股東隨意操控公司,或在大股東需要回避表決時由少數股東控制公司的情況。”一位不願具名的券商分析師稱,公司治理的天然缺陷,需要大股東有超凡的決策能力,但同時也容易成為大股東操控上市公司的工具,進而危害公眾股東的利益。

  像藍思科技這樣的公司上市後,可能會出現大股東隨意操控公司,或在大股東需要回避表決時由少數股東控制公司的情況。

  —— 一位不願具名的券商分析師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