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0日 星期四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信託公司盼望“羊毛出在羊身上”

  • 發佈時間:2015-03-14 10:35:27  來源:金陵晚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金證券記者 胡春春

  信託保障基金認購進入倒計時,儘管信託公司並沒有出現此前市場預料的産品搶發狀況,但其頻繁向融資方和代銷方吹風,暗示認購信託保障基金後,相關費用會提升,個別業務形式也會發生變化。

  兩點擔憂

  近日銀監會下發通知,對信託業保障基金籌集和管理等有關具體事項作出部署。通知要求,各信託公司自今年4月1日起按照2014年未經審計的母公司凈資産餘額的1%認購保障基金。且對於今年4月1日起發行的信託計劃,信託公司需在7月15日前,繳清上一季度的認繳金額。

  按照保障基金管理辦法規定,保障基金募集規則分為三類,信託公司按凈資産餘額的1%認購;資金信託按新發行金額的1%認購;新設立的財産信託按信託公司收取報酬的5%認購。這意味著,4月1日後,信託公司除了要按凈資産餘額的1%認繳保障基金,今後每發行一隻産品還要按照不同的類別繳納相應的保障基金。

  《金證券》記者注意到,目前信託公司普遍有兩個方面的擔憂。其一,按照凈資産餘額繳納,是否會影響信託公司正在醞釀或推動的創新業務。一大型信託公司南京分公司人士對《金證券》記者表示,監管部門有意見,一些信託創新業務必須在凈資産達到一定要求後才能做。即是將信託公司的風險承受能力和創新業務中的潛在風險相掛鉤。有多大能力做多大事。該人士補充稱,對創新業務的影響將直接左右著一線業務人員工作的積極性和項目的推進情況。該人士透露,今年年初很多信託公司都在招兵買馬,試圖進一步推進地方分公司業務和創新業務的發展。

  其二,資金信託産品都要按照發行金額認購,是否會降低信託公司的利潤。事實上,自上周開始,市場就推測信託公司可能在繳納保障基金前,搶發信託計劃。不過從3月份過去兩周的情況看,並沒有出現這一情況。

  用益信託研究員帥國讓對《金證券》記者表示,這個情況可能和農曆新年後信託市場本身就比較冷清有關。“信託公司本身發行信託計劃的積極性就不高,即便搶發也發不了多少,繳納保障基金已成定局。”

  成本轉嫁

  雖然很多信託公司沒有“搶發”的打算,但從分管領導到業務員已開始向關係密切的融資方和代銷方吹風,暗示認購信託保障基金後,相關費用會提高,且個別業務形式也可能發生變化。

  總部在北京的一家大型信託公司相關人士對《金證券》記者直言,繳納保障基金後,信託公司現有的利潤格局肯定會受影響。“但是羊毛出在羊身上,相應的費用肯定不會是信託公司自己負擔。”最終的結果是,要麼融資方的融資成本增加,要麼投資者的收益降低。

  用益信託研究員帥國讓也認為,未來信託收益率走低的可能性很大。在目前市場理財産品類型日益豐富的情況下,信託産品對客戶的吸引力將會下降,信託公司在銷售方面的壓力可能增大。

  上述信託公司相關人士還透露,考慮到繳納的具體金額和項目利潤之間的比例,一些純通道的業務,業務形式有可能改變。“我們也在研究思考,希望融資方有心理準備。”

  值得一提的是,由於資金信託和財産信託繳納的保障基金方式不同,信託公司有可能加大做財産信託的力度。據了解,目前市場上單一信託、集合信託和財産信託數量的比例6:3:1。

  誰最受累

  對於目前銀監會關於認購保障基金的規定,《金證券》記者了解到,有信託公司認為,由於各家情況不一樣,應該儘快實行差別認購的標準。

  前述大型信託公司南京分公司人士給記者舉了個例子,“我們公司凈資産超過100億,別的公司凈資産只有50億,我們做項目的風格穩健些,別人做項目的風格激進些,出問題的項目多些,如果我們跟別人按照同樣的標準認購基金,一個是增加了我們的負擔,另一個對我們這樣想要發展、創新的信託公司也不公平。”

  採訪中《金證券》記者注意到,信託保障基金認繳機制下,此前踩到兌付地雷的新華信託、中信信託、中誠信託、中融信託、華融信託等信託公司,在業務上可能最先受到影響。

  據銀行間市場披露的信託公司財報顯示,截至2014年6月30日,信託公司凈資産總額達2400億元,其中凈資産超過百億的有5家,依次為平安、中信、華潤、中誠和興業信託。超過30億元的信託公司有34家,佔到行業半數。僅以凈資産繳納比例來計算,信託公司認繳的保障基金就達到24億元。而近日有消息稱,整個信託行業認繳金額可能在400億元左右。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