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7月01日 星期一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中國版“工業4.0”藍圖出爐 2045年建成工業強國

  • 發佈時間:2015-03-14 09:33:59  來源:新華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新華網北京3月14日電(記者韓潔、潘潔)當美國人開始“第三次工業革命”,德國人啟動“工業4.0”戰略時,同為製造業大國的中國也宣佈,將通過三個十年行動綱領,力爭在2045年左右成為工業強國。

  這一重要的信號源自於首次出現在政府工作報告中的“中國製造2025”概念。這一信號引發外媒高度關注,最新一期《經濟學人》雜誌將“中國製造”作為封面主題,關注中國如何打造自己的“工業4.0”藍圖。

  工業和資訊化部部長苗圩在兩會上表示,中國計劃通過三個十年的行動綱領和路線圖,完成從製造業大國向製造業強國的轉變。“實施‘中國製造2025’將成為中國製造業從大國轉向強國的第一步。”

  20多年前,中國在全球製造業産出中佔比不足3%,如今份額已近1/4。全球近80%的空調、70%的手機以及60%的鞋類都是“中國製造”。儘管中國製造發展到今天面臨勞動力上升等諸多挑戰,但製造業對中國未來的發展仍舉足輕重。

  仔細梳理政府工作報告、計劃報告和財政報告,圍繞“中國製造2025”規劃,中國邁向工業強國的發展藍圖清晰可見:

  ——傳統産業加快轉型升級。

  政府工作報告提出,促進工業化和資訊化深度融合,開發利用網路化、數字化、智慧化等技術,著力在一些關鍵領域搶佔先機、取得突破。

  計劃報告則提出今年要“出臺增強製造業核心競爭力三年行動計劃”,著力突破工業機器人、軌道交通裝備、高端船舶和海洋工程裝備、新能源汽車、現代農業機械、高端醫療器械和藥品等重點領域核心技術,推進産業化。

  ——新型産業將成為主導産業。

  高端裝備、資訊網路、積體電路、新能源、新材料生物醫藥、航空發動機、燃氣輪機等重大項目寫入了政府工作報告;首次提出制定“網際網路+”行動計劃;首次出現“工業網際網路”概念,推動移動網際網路雲計算大數據、物聯網等與現代製造業結合。

  ——提升服務業支撐作用。

  政府工作報告明確提出,大力發展旅遊、健康、養老、創意設計等生活和生産服務業。

  計劃報告則進一步列出了支援發展的高端服務業,包括工業設計、融資租賃等生産性服務業;研發設計、系統整合、智慧財産權、檢驗檢測等高技術服務業,促進服務業與製造業融合發展。

  ——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

  政府工作報告明確,國家設立400億元新興産業創業投資引導基金。

  計劃報告提出,2015年研發經費支出與國內生産總值之比預期達到2.2%。

  預算報告則提出,積極推進各類科技計劃優化整合;建立國家重大科研基礎設施和大型科研儀器向社會開放的後補助機制,促進科技資源開放共用;加快推進實施國家科技重大專項;加大創新産品政府採購力度等。

  苗圩説,“中國製造2025”與德國“工業4.0”有很多相同之處,也有不同。據了解,德國實現“工業4.0”大概需要8-10年,和“中國製造2025”大體在同一個時間段,而且從內容上看,德國“工業4.0”和中國前期提出的工業化和資訊化深度融合有異曲同工之處。

  對於不同之處,苗圩説,主要是中國和德國的發展階段和工業水準不在一個起跑線上。“德國總體處在從3.0到4.0發展的階段,我們的工業企業有些可能還要補上從2.0到3.0發展的課,然後才能向4.0發展。”苗圩説,中國要結合國際和工業實際,把發展的路徑選擇好,走一條更好更快的發展道路。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