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4日 星期一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專車和計程車管制當進一步放開

  • 發佈時間:2015-03-14 08:03:24  來源:新京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把專車和計程車納入更開放且規範的管制中,如果確實擔心出現安全隱患,可以共同探討更加嚴厲的準入標準,或者選擇一些城市作為試點逐步推進,這才是符合“公共利益最大化”的做法。

  3月13日,交通部長楊傳堂在接受媒體採訪的時候表示,“為了安全,永遠不許私家車進入專車”、“計程車份兒錢不會降”。楊傳堂同時提到“改革要講最大的公約數,企業、平臺、消費者都要考慮。我們第一考慮的是消費者的利益,然後才是經營者的利益”。楊傳堂此番表態,再次引起了公眾對專車放開,以及計程車改革的關注。

  專車和計程車制度怎麼改,民眾的利益無疑應當放在首位。而對於普通民眾來説,最大的利益無非是“有安全的車可以坐”。目前在許多城市,由於長期存在的計程車行業牌照數量管制,運能供給嚴重不足。根據統計,北京每天150萬人打車,其中只有90萬人可以打到計程車,成功率只有60%。打車本身沒有任何區分度,因此沒打到車的60萬人中,可能有馬上要去醫院臨盆的産婦,有在寒風中瑟瑟發抖的老人,也可能有深夜獨自在街頭等車回家的女性。在嚴重的供需失衡下,連最基本的用車需求都無法解決,更不要説什麼安全、利益得到保障了。

  北京市有6.7萬計程車(這一數字十年基本沒有大變化),黑車數量卻超過正規計程車,連吉利汽車董事長、政協委員李書福在北京參加兩會都不得不坐黑車出門,更不要説普通百姓。這些毫無管理卻長期存在的黑車既是極大的安全隱患,卻也每天在為那60萬打不到計程車的人解決出行途中的燃眉之急。

  要從根本上解決運能問題,最好的辦法是放開計程車和專車的數量管制,最大程度釋放運能,然後共同探索安全保障問題。

  對於計程車而言,公司體制可不可以改,牌照數量可不可以大幅度增加,這應都是可以討論,可以嘗試的。既然民眾計程車需求有那麼大的缺口,就該想辦法滿足。在許多大中城市,計程車並不是小眾交通工具,而是公共交通的重要補充,有準公交的性質,目前過於嚴格的管理,顯然不符合實際。

  對於專車而言,如果給專車平臺戴上“鐐銬”,只允許租賃牌照汽車上路,必將使專車對運能的改善停留在“杯水車薪”的地步。全國有租賃牌照車輛不超過35萬輛,就算全部用作專車,也遠遠滿足不了需要。在美國,對於召車軟體,採取的是“企業自律”式監管,僅要求企業對服務車輛、司機、保險及價格進行審查,即簡單滿足持有商務用車駕照、能提供車管局車況報告、車輛符合州法律保險這三個條件。這種企業認證,政府監管的模式值得我們借鑒。

  把專車和計程車納入更開放且規範的管制中,如果確實擔心出現安全隱患,可以共同探討更加嚴厲的準入標準,或者選擇一些城市作為試點逐步推進,這才是符合“公共利益最大化”的做法。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