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7月01日 星期一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換湯不換藥 股票換個馬甲就連漲?

  • 發佈時間:2015-03-14 06:35:18  來源:廣州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高大上股名亮瞎了投資者的眼

  廣州日報訊 (記者楊欣)“換個馬甲就能連漲,這更名行情還真不能小看啊。”3月12日晚間,寶麗來、海隆軟體和中國玻纖三家公司同時發佈公司更名公告,截止到昨天為止,三家公司股價均創出歷史新高,其高大上的新稱謂以及淩厲的股價走勢真是亮瞎了投資者的眼。

  據了解,目前上市公司更名的原因大抵可分為兩類:一類是資産重組完成,主營業務改變或者大股東易主;另一類則是在主業沒有明顯變化的情況下更突出公司的戰略重點,其中不乏迎合市場熱點概念進行的炒作。

  據Wind數據統計,2014年A股上市公司共發生股票簡稱變更182次,其中85次改名是由於業績相關因素戴帽或摘帽。而2013年上市公司共改名169次,其中119次為ST帽子的變換。

  從去年開始,上市公司更名出現新變化,新名稱愈發霸氣時髦,並且不乏“資本”“環保”“娛樂”“智慧”“創業”等高大上字眼。如中航投資更名為中航資本;魯豐股份更名為魯豐環保;星輝車模更名為互動娛樂;遠東電纜更名為智慧能源

  記者了解到,目前監管層對上市公司更名並無明確限制,只要經過公司董事會等法定程式,到工商局變更登記即可。因此上市公司改名可以説是個很容易的事情。什麼行業熱,改名就往什麼地方靠。科技熱,就改某某科技;網路熱,就改某某網路;生物制藥熱,就改某某生物。

  難怪有股民稱:上市公司改名太頻繁,説改就改,一味地追逐新概念,股民簡直是難識“廬山”真面目。“如果是資歷淺一些的新股民,很容易把這些更名的股票看成是次新股,這對股民來説是個很大的投資操作上的誤導。”

  提醒

  非所有更名股都上漲

  資深股民鄺先生表示,曾經多次改名的中科雲網為他賺到了不少錢。在中科雲網改名的過程中,他做了四次短線,平均每次能獲利10%。其中,2014年12月18日,中科雲網等30多家上市公司被證監會點名批評,隨後股價連續大跌,到12月23日跌停。股價最低只有5.31元,已經低於公司改名前的5.48元。鄺先生當天抄底,收穫了12月24日的意外漲停。“這種改名股實際上沒有什麼內涵,但更名卻讓市場産生很多遐想,”鄺先生對自己追逐更名股的操作方法樂此不疲。

  但實際上,並非所有更名股都能讓投資者嘗到甜頭。2014年11月12日,南方食品更名為黑芝麻,公司更名後股價不升反跌,到今年1月5日已下跌了3元多。

  業內人士指出,上市公司的股票名稱是企業無形資産的一部分,頻繁改名讓前期積累的知名度付諸東流。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