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2月26日 星期四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去年消費者投訴增幅創5年新高

  • 發佈時間:2015-03-13 16:53:00  來源:北京晚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工商總局近日披露,去年全國工商機關受理消費者投訴116萬多件,同比增長14.3%,投訴量及增幅均居五年來最高。並且,在日常生活中,消費者遇到的虛假違法廣告形形色色、無處不在。殘次服裝“提價打折”、倣版山寨名包、琳瑯滿目的水貨手機、劣質家居用品……網購假劣貨打而不絕、禁而不止。消費者的權益誰來保障、如何保障?專家們呼籲,要完善法律法規,打出“組合拳”:提高罰金、創新監管、完善全社會的信用體系。

  問題盤點

  虛假廣告就充斥在你身邊

  廣告不是影視劇,也不是講故事。廣告對市場競爭、百姓消費行為等都具有一定的引導作用。因此,廣告必須真實、客觀。但是,在日常生活中,虛假違法廣告卻屢打不絕,屢禁不止,日前被處以“史上最大罰單”的佳潔士就是一個典型。有媒體曝光,佳潔士被處罰多日了,但虛假廣告目前仍在多家視頻網站出現。

  虛假廣告有3招 你是否“栽”進去了?

  今年1月國家工商總局公佈,去年共查處虛假廣告、虛假宣傳和虛假表示案件2.67萬件。近5年虛假廣告、虛假宣傳和虛假表示案件量在總量中佔比逐步上升,醫藥保健、食品酒類、化粧美容、教育培訓、房産銷售、旅遊服務和金融服務等都是廣告監督執法的重點領域。

   廣告造假3大手法

  1.明星+PS,為日化美容産品造“效果”。一位業內人士介紹,在日化洗滌領域,將PS等特效技術應用於廣告標的物,通過所謂對比試驗誤導消費者的現象很常見。這類廣告常常借人氣高的明星代言,此次台灣明星小S(徐熙娣)代言的佳潔士就因此被罰款603萬元。

  2.“患者”現身,為食品保健品編“故事”。在不少保健食品廣告中,所謂“專家”、“患者”以現身説法方式誘導消費者的行為不在少數。通常手法是誇大保健食品的功效,或用食品冒充保健食品。如大溪地諾麗系列果汁在其網際網路站上宣稱可治療癌症、風濕、糖尿病等25種症疾,被工商部門依法處罰款191.5萬元。

  3.傍“名醫”推薦醫療服務。不少民營醫院和假藥網站都在自己網站上,故意“傍上”名醫或名醫院為其站臺。例如上海華美醫療美容醫院,就擅自在其首頁網址下設二級域名網站頁面上,發佈含有“第九人民醫院指定單位”等內容,還通過百度推廣設置了“九院”等關鍵詞,被監管部門責令停止發佈。

   跟監管“躲貓貓”3個招數

  1.藏身二維碼。據監管人員對記者介紹,隨著技術的更新,不少虛假廣告將自己隱藏于二維碼等移動新媒體中,在網站、廣告標識牌等載體上發佈。如通過手機掃描上海西郊骨科醫院的二維碼連結網站廣告,其宣稱“上海西郊骨科醫院是一所集臨床、教學、醫療、預防、保健、康復、科研為一體的現代化醫院”等虛假內容,最終被上海工商部門依法處罰款13萬元。

  2.化身“講座”。現在打開電視,有很多健康養生節目,以新聞報道、講座、講壇等形式,主持人和專家、名醫介紹“神藥”療效,具有很大的欺騙性。

  3.變身“洋機構”。記者在採訪中發現,很多機構利用生造一個“洋身份”騙取消費者的信任。如曾有美國花旗制藥集團,號稱與美國“花旗銀行”同屬花旗集團,謊稱成立於1832年,聘請外國留學生假裝美國“高管”,PS捐助希望小學等各種圖片,將一盒60元的保健品甚至食品賣價近千元,最終被處以數百萬元罰款。

  網購假劣貨佔4成 打不絕禁不止?

  隨著網購規模不斷擴大,電商的虛擬性、廣域性以及競價功能等優勢,使假劣貨的流通速度更快、體量更大,對監管水準也提出了更高要求。商務部、質檢總局、工商總局等部門曾多次出臺規定及管理辦法,旨在整治網購平臺假劣行為,但網購假劣貨仍然打而不絕、禁而不止。

  工商總局新近公佈的2014年下半年網路交易商品定向監測結果顯示,正品率僅58.7%;質檢總局主管的中國品質萬里行投訴部數據統計也顯示,2014年網路購物投訴46882件,投訴量是2013年的近3.6倍。

  記者調研了解到,目前涉及電子商務管理的有商務、公安、質檢、工商、銀行、海關、農業、郵政等部門,但資訊共用機制和部際協調尚未建立,電商監管沒有形成合力。眾所週知,電商平臺上的商家和買家數量巨大,且具有多元、多維、多變等網際網路特性。銷售額多少、退貨率多少,只有電商平臺自己公佈,幾乎沒有一個監管部門能説清楚,單靠行政力量顯然“鞭長莫及”,政府的技術手段和監管力度都顯得滯後。

  針對電商平臺配合打假除劣的責任邊界,雖然多部門從多方面都作出了規定,但相應的處罰措施卻模糊不清,電商平臺的責任邊界仍屬“灰色空間”,電商執行動力明顯不足。

  從國家工商總局日前發佈的網路交易平臺經營風險警示可看出,目前部分網路交易平臺內仍存在網店準入把關不嚴、商品資訊審查不力、銷售行為管理混亂、信用評價存有缺陷等問題。

  專家出招

  打出“組合拳” 提高罰金創新監管

  專家指出,杜絕虛假廣告屢打不絕,屢禁不止的現象,首先要完善法律法規加大行政處罰力度。

  上海師範大學人文與傳播學院副院長金定海説,“未來還需加大執法力度”,要罰得違法者傾家蕩産,法律才具有震懾力。

  其次網際網路時代還需要創新監管方式。應完善“黑名單”制度,建立全國聯動的執法和懲戒制度,讓這些商戶的不良資訊上網,讓“黑名單”企業曬在陽光下。

  專家認為,增強企業的信用自律意識,完善全社會的信用體系,是解決假冒偽劣、虛假宣傳等不誠信行為的治本之策。

  電商立法正積極推進,網購市場秩序亟待重塑。即將於今年3月15日實施的《侵害消費者權益行為處罰辦法》也特別提到,網購7天無理由退貨是保護消費者基本權益,故意拒絕或拖延退貨的商家最高可受50萬元處罰,這是對商家法律責任的首次明確,也將對假劣貨起到一定警示效應。

  據新華社 譚謨曉 董峻 周琳 馮璐

  新華社供圖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