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保理業務曝2.5億壞賬風險 陸金所澄清與P2P無關
- 發佈時間:2015-03-13 08:48:39 來源:新華網 責任編輯:羅伯特
在“3.15”來臨之際,很多業界人士都預計,頻頻出現問題的P2P行業可能會被點名道姓。而就在3月12日,陸金所旗下的P2P業務卻“不幸”成為了引子。
日前,有報道稱,陸金所旗下的平安國際商業保理目前累計接近4億元借款出現問題,其中陜西金紫陽農業科技集團有限公司的2.5億元借款已到期,平安保理方面不得不啟用資金池應對。
由於平安保理屬於陸金所子公司,因此,有輿論旋即將其“嫁接”到陸金所旗下的P2P業務上,認為一向穩紮穩打的陸金所P2P業務,此番也“濕了鞋”。
對此,3月12日,陸金所緊急發表聲稱,“保理業務與P2P業務無關,且保理業務的投資者權益也不會受到影響”。
平安保理業務受損
所謂保理業務,屬於供應鏈金融的範疇,是指賣方將其現在或將來基於其與買方訂立的貨物銷售或服務合同所産生的應收賬款轉讓給保理商。隨著網際網路及大數據的發展,傳統金融機構與網際網路公司紛紛加快了在保理業務上的圈地,阿裏、京東都成立了自己的保理公司,新浪“微財富”推出“PP貓國投保理通”,1號店推出了“1訂貸”,此外,金聯儲、大麥理財、懶投資等網際網路金融公司也涉足其中。
工商資料顯示,此次涉事的平安國際商業保理2012年3月6日成立於天津濱海新區,經營範圍包括,以受讓應收賬款的方式提供貿易融資;應收賬款的收付結算、管理與催收;銷售分戶(分類)賬管理;與本公司業務相關的非商業性壞賬擔保;客戶資信調查與評估;相關諮詢服務。今年2月5日,註冊資金由7000萬元增至2億元。
陜西金紫陽農業科技集團有限公司組建於2005年4月份,位於山西省大荔縣,是一家集糧食收購、加工、儲存、銷售和生態養殖于一體的民營企業,擁有物流、麵粉、油脂、旅遊等6家分公司和生態養殖、有機農業等3家子公司及今懷緣旗艦連鎖店,註冊資本1.5億元、總資産4.5億元、固定資産2.01億元。
此前有報道稱,金紫陽公司資金鏈去年就已斷裂,董事長韓海被指涉嫌騙取銀行貸款8000萬元潛逃並於去年11月份被抓獲。
P2P業務不受任何影響
對於P2P業務的不幸“躺槍”,3月12日,陸金所發表公開聲明稱:“我們已注意到近期有關媒體報道,據了解,平安國際商業保理(天津)有限公司確有一項應收賬款業務目前已進入相關法律程式,詳情不便透露。該項目由第三方提供擔保,投資者權益完全不受影響,該項目與陸金所P2P業務無關。陸金所一直有較強的風控體系和專業的流程管理,截至目前,未有陸金所用戶受到任何投資損失。”
就此,《證券日報》記者從一位接近陸金所的人士了解並確認,儘管平安保理屬於陸金所的子公司,但與目前陸金所力推的P2P業務並無直接關聯,且平安保理的投資者也不會受損。“將平安保理事件與陸金所P2P聯繫起來是誤讀,陸金所P2P業務是個人對個人的網路借貸服務,特點是交易量大、標的小。平安保理的業務為應收賬款,屬於供應鏈金融,與陸金所P2P業務沒有任何關係。且平安保理所涉項目具有擔保,投資者不會遭受損失。退一步説,金融機構存在壞賬是正常現象,無論銀行還是其他金融機構都有壞賬存在。有壞賬是正常現象,關鍵是壞賬率要在可控的範圍內。”
公開資訊顯示,陸金所目前主要有四類産品,分別為穩贏安e(P2P業務)、專享理財(委託貸款類産品)、富盈人生(平安養老險)、萬能險(珠江人壽推出)等,均與供應鏈金融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