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變職能後,政府的新動力在哪?
- 發佈時間:2015-03-13 03:31:22 來源:科技日報 責任編輯:羅伯特
全國政協委員錢穎一在今年的發言中提到,解決政府“不作為”的辦法不是回到過去那種“亂作為”,而是轉變政府職能,把政府與企業的關係從“關係緊密型”轉到“保持距離型”,把政府在經濟中的作用從“參與型”轉到“服務型”。
錢委員的這個觀察視角很準確,其背景相信大家都“懂的”:以前,一些地方政府越位“作為”的動力來自GDP崇拜,來自光鮮亮麗的地標性建築,甚至來自權力尋租的物質誘惑。可是,在黨中央大力反腐的背景下,上述扭曲的“動力”不復存在。於是,一些政府官員中又出現了“不貪,也不作為”的狀況。這種狀況顯然不符合政府“為人民服務”的宗旨,需要予以矯正。
那麼,有人會問了:不追求GDP了,那政府轉變職能、簡政放權的新動力到底在哪?光説“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這個崇高宗旨,那是不是太虛了點?轉變政府職能也得有新抓手,好讓人有新動力呀?
是的。尋找政府轉變職能的新動力,理應成為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內的新方向。有破有立,有堵有疏,才是正常的。若只破不立,只堵不疏,顯然於今後的發展不利。于政府而言,你不讓它一味地追求GDP,那你也得有新的考察標準;于官員而言,你讓他不能貪、不敢貪、不想貪的同時,也得讓他有別的現實動力,這樣官員才有奔頭,有成就感。
新動力在哪?我覺得以下幾方面可供參考。
其一,民生動力。無論是城市還是農村,現代人的生活都該有基本的底線保證,比如溫飽問題、醫療問題、養老問題、交通問題、孩子上學問題,等等。這些問題與百姓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有的直接歸政府管,有的雖不直接歸政府管,但政府也可調度、協調。能不能把這些民生問題搞好,可作為“服務型政府”是否合格的一項指標。比如,一些城市的新城區已然改成了高樓大廈,可是身處其中的居民坐公交卻很不方便,生病上醫院不方便,孩子上學也不方便。幫助百姓把這些切實的民生問題一一解決,我覺得這應該是下一步政府工作的一項新動力。這些年,不少地方政府都在大拆大建中遺留下了一些問題,不解決好這些問題,難以説服務到位。
其二,環保動力。環保問題已然成為當今中國必須要解決的一件大事,全國人民的環保意識也在逐漸提升。在此情形下,“藍天碧水”理應成為政府的奮鬥目標。環保問題涉及的領域多,問題也比較複雜,治理起來不可能立竿見影,但用心治理還是掩蓋搪塞,效果肯定不一樣。若用心治理,一個月看不出效果,兩個月看不出效果,但三年五年應該就能看出效果。所以,我覺得可將環保作為以後一段時期內考察地方政府的一項新動力。
其三,民意動力。隨著資訊技術的發展,民意的徵詢、收集與反饋系統越來越完備,越來越便捷,政府與民眾溝通的成本越來越低廉。政府部門只要真心想問政於民,只要肯真誠地傾聽民眾的呼聲,基本上就可與民眾形成良好的互動與溝通。在這種情況下,一個政府或相關部門對民眾所提問題、建議的處理態度和效率,亦可作為考察其“服務”好壞的一項標準。
在這方面我有親身體會。去年夏天,有人在我家所在小區外面的馬路上擺攤露天燒烤,燒烤産生的濃煙對小區居民的生活干擾很大。我打所在城市的市長熱線,舉報此問題。結果,不但燒烤攤很快被取締,而且市長熱線還做了專門的電話回訪,問對處理情況是否滿意。這雖是一件小事,但我們從中可看出“市長熱線”已有一套非常成熟的運作機制,是真的重視市民意見。如果在更多領域都如此重視民意,且能與民眾形成良性互動,那這樣的政府就對得起“服務型政府”的稱號。我相信,一個高度重視民意並能與民眾形成良性互動的政府,其進步的勢頭和速度一定會勢不可擋。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