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2月19日 星期四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與民營企業家委員對話

  • 發佈時間:2015-03-13 00:30:49  來源:中華工商時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傅軍:民營企業必須主動適應新常態

  ■陳志列:全國必將掀起創業熱潮

  ■王偉:民營企業迎來全新發展機遇期

  ■左宗申:市場有能力解決市場的問題

  今年的兩會已經接近尾聲。

  12日下午,中華工商時報記者在全國政協工商聯界別組住地約請部分民營企業家政協委員,進行圓桌對話,與他們共同分享了十多天以來的兩會給民營企業家帶來的最大的感受和感觸。同時,對兩會以來政協委員尤其是來自民營企業家的政協委員,所關注的共同話題,展開了交流。現將與企業家政協委員們對話的"頭腦風暴"呈現給讀者。

  傅軍委員:

  民營企業必須主動適應新常態

  "在當前的經濟形勢下,我們民營企業要主動適應新常態。"在圓桌座談中,全國政協委員、新華聯集團董事局主席傅軍説,這是他今年參加全國"兩會"感觸最多、最深的一件事。

  所謂新常態,首先是經濟速度的變換,由過去7.5%下降到現在的7%。"經濟速度適當降低對中國經濟的發展有好處,今年兩會這段時間,我對這一點認識得也更深刻。"傅軍説。

  二是經濟動力的轉換,過去是以規模和速度取勝,現在必須以品質和效益取勝,這也要求我們民營企業必須以創新取勝,作為民營企業家委員,這次收穫很大,對新常態有了更深的理解。另外就是結構的調整,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經濟結構要調整,其實,不光整個國家的經濟結構要調整,民營企業也要進行自我調整。

  民營企業如何適應新常態?傅軍認為,首先最為緊要的就是要轉型升級。"2015年我們企業的目標核心就是提質增效、轉型升級。"

  提質增效、轉型升級,首先要優化企業的業務結構,調整企業的發展戰略。尤其是民營企業,在發展過程中,要適應國家的發展戰略,然後做必要的業務調整。不過傅軍坦言,"産能過剩是當前我國經濟發展中存在的最大挑戰,也是民營企業今後面臨的最大難題,因此,我們要優化業務結構,要搞清楚哪些是國家鼓勵的,哪些是産能過剩的業務。"

  其次,民營企業要加大研發和進一步創新,比如對新興産業的戰略部署。"我們今年做了一個重大決定,可能要與漢能就太陽能相關方面進行合作,預計投資55億。"傅軍認為,民營企業要在加大研發和創新方面下足功夫,加大對研發的投入,同時,實業家投資還要注重多元驅動的發展戰略。"每年一定要拿出一部分的利潤來進行股權投資和證券投資等其他風險性投資,我國在金融和投資方面具有巨大的發展空間,民營企業不要放棄這個機遇。"

  傅軍坦言,"去年,我們55%的利潤來自於風險投資,説句實話,實業的利潤在不斷下降。"他説,在今年的兩會上,企業家們普遍感受到做實業的利潤越來越薄,其中包括市場萎縮、人力成本增加等因素,預計2015年企業會更困難。

  "現在面臨的最大挑戰就是市場在進一步萎縮,另外,産能過剩以及大宗商品價格的不斷下跌對我們的影響很大,但我們要解決這個問題。"傅軍提醒,不做實業也不行,如果都不做實業而是去搞投資,實體經濟將會更難。

  傅軍告訴記者,他對2015年中國經濟最大的擔心是市場會進一步萎縮,大宗商品價格還會持續下跌。同時還擔憂"融資難"會繼續惡化,人力成本還會上升,産能過剩壓力驟增。"這些矛盾,在兩三年是不可能調整完的。"

  此外,談到大眾創業、萬眾創業的話題時,傅軍認為,整個中國經濟面臨下行壓力,如何從困境中走出來,就需要更多的年輕人去創業、創新,只有千千萬萬中小微企業的奮起,中國經濟未來的發展才會更有希望。"兩會結束之後,我回去也要在體質增效方面下大功夫。"

  陳志列委員:

  全國必將掀起一股創業熱潮

  "今年總理報告中提出大眾創業和萬眾創新後,國務院馬上出臺了很多關於'創客'的政策,掀起了一股熱潮。兩會期間,記者在採訪我時,説我是資深'創客'。這對我來説,是一個久違的感覺,仔細想想,也慢慢接受了這樣一個定位。"在圓桌討論會上,全國政協委員陳志列這樣説道。

  "大家説我是資深創客,一下子拉近了我和創客之間的距離,我從1999年在深圳創業,白手起家,也是走的創業、創新這條路,所以很感慨。"

  在陳志列看來,創客整個中國産業鏈的影響將是深遠的。結合自己的親身經歷,陳志列説:"我是長期從事高科技技術行業,這個行業和其他行業的不同,只有靠領先才能掙錢,所以要經常推出新産品,不斷創新。"

  陳志列認為,中國民營企業、製造業、實業這兩年遇到的最大問題可以用四個字概括,即"轉型升級"。從國際經驗來看,轉型升級的動力不在企業內部。"我們去國外一些科技領先的公司調研,比如因特爾、IBM、微軟、谷歌等,他們在發展到一定水準之後,都是依靠收購小公司來保持創新的速度,那麼大的公司,體制內已經不再適合創新,他們通過把這些創新公司買進來,給自己'輸血'。"

  而我們中國的製造業、民營企業、實業,長期以來習慣於走低端,習慣於做大銷售額不顧利潤,習慣於一個人做完其他人跟進,把藍海變紅海,這個是普遍現象。"創客的興起,或將會帶來革命。所謂創客説白了可能是一個人或者兩個人而已,他們針對某個細分領域或某個細分市場的産品和技術做創新,不是要開一家公司或者賣一件産品,而是要把自己的技術賣掉。"陳志列舉例説,以色列是創新國家,70%的公司是賣技術而不是賣産品。"這個非常適合85後的年輕人,這個群體非常有創意也很有創造力,並且追求個性。"

  因此,陳志列認為,國家應對這樣的群體多給予政策扶持,社會輿論也應多給予支援。"他們未來一定是中國産業鏈轉型升級的巨大動力,並且也是獲取創新技術的人群。"

  此外,陳志列還就人民幣升值問題從企業家的角度談了自己的看法。"我曾經跟總書記説過,如果人民幣升值到1:4.5,我的企業一定會比現在發展得更好,因為海外收購會更便宜,人力成本也會降低,現在我們專門在海外收購國外的研發團隊。"

  "從我企業的角度而言,我希望人民幣能夠升值,這樣,我們獲取技術更為方便,能夠更好的整合全球資源。"陳志列説。王偉委員:

  民營企業將迎來全新發展機遇期

  作為來自工商聯界別的民營企業家,全國政協委員、興偉公司董事長王偉在談到今年兩會的體會時説道,"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金融創新和金融改革是個重大突破,尤其是提出民營銀行成熟一家批准一家。這對於整個民營企業來説都是一個利好,民營經濟正面臨一個很好的發展機遇期。"

  王偉説:"深化金融改革的提法非常好,比如其中談到要大力發展網際網路金融很受關注。"

  但是,通過去年一年的發展,網際網路金融業暴露出很多問題,跑路、倒閉等事件頻發。在這樣的背景下,王偉呼籲,國家應對網際網路金融行業要適度監管,但也要給予支援。他説,網際網路金融是一種創新,創新就該有所包容,但必須有一個機制。

  王偉説,從國際市場經驗來看,國外的網際網路金融的創新機制相對成熟,但中國的網際網路金融創新程度還不夠,當前的現狀是,中國的網際網路金融多半隻依靠抵押、擔保等業務來發展,這種情況下,問題自然也會很多。

  "之所以網際網路金融行業頻繁出現跑路、倒閉等亂象,他們當中大部分人是創業者,有些剛剛創業就倒下了,可以説,整個行業魚目混雜。"王偉説,有些創業者失敗的原因是,他們懂得P2P模式,但不懂市場經濟,不懂得風險控制。"這一點必須引起重視,整個行業裏很多都是老百姓的錢,如果負面事件頻繁發生,影響很大。"

  王偉認為,國家必須對網際網路金融行業,尤其是P2P行業進行引導規範發展。"一個好的産業如果一直出現跑路、詐騙、倒閉等事件,我很擔憂,整個産業會得不到健康發展,從而逐漸'流産'。"因此,建議國家要在網際網路金融的規範管理上多思考,科學、合理地結合中國的實際情況制定相關政策,引導該行業的規範發展,既要適度監管也要給予支援。

  此外,談到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到大眾創業和萬眾創新時,王偉説,這個提法很"接地氣"。但還存在一些問題,其中,比較突出的是大眾創業和萬眾創新要面臨"融資難"問題。"這幾天,我們工商聯界別的幾個委員在一起交流,也都談到了這個話題。融資難問題仍然是制約民營企業發展的最大問題之一,不要説小微企業,就是我們這些大的民營企業也面臨這方面的極大困難。"

  在王偉看來,創業需要國家給予引導。要汲取教訓少走彎路,讓大眾創業、萬眾創新能夠快速發展起來,成為未來中國經濟的支柱。

  左宗申委員:

  市場有能力解決市場的問題

  "這十幾天兩會下來,我有一個感受,我認為政府的管理思路沒有變。"在圓桌討論上,全國政協委員、重慶宗申産業集團董事長兼總裁左宗申一開口,便拋出了這樣一個觀點。他説,政府有政府的職能定位,管理的側重點不一樣,中國經濟發展幾十年,積累了很多問題,政府也想去解決好這些問題,也有責任管理好國家。

  但左宗申直言,政府介入市場很深,但很多問題根本解決不了。有很多問題,還是需要靠市場機制來調節、來平衡、來解決,市場自己有能力解決這些問題。

  "但目前的情況是,政府的慣性思維是不相信市場,儘管簡政放權一直在説,尤其是這一屆政府這方面的力度很大,但市場上仍然還有這方面的困難、問題、埋怨、意見,這説明還是落實得不到位。"左宗申結合自己的感受表示,實際上,政府一方面在放權,但一方面也還在收權。

  當前中國經濟面對很多深層次問題,存在兩難、多難的問題。在左宗申看來,經濟放緩沒有什麼不好,也沒有必要一直糾纏經濟放緩這個問題。既想大刀闊斧的深入改革,又想經濟不斷上升,世上沒有那麼"兩全"的事情,經濟放緩來解決多年來我國積累下來的這些矛盾,這是一個很正常的邏輯關係。"不要陷入誤區。"

  左宗申認為,如果要深化改革,經濟就必須放緩速度,只要調整好,中國經濟才能實現"螺旋式"上升,民營企業發展也是這樣的規律。"企業發展到一定程度,做大之後也會存在很多問題,這個時候需要慢下來開始整頓,整頓時企業的發展速度自然會減緩。"

  不過左宗申強調,在經濟增速下滑的大背景下,要想解決産能過剩、轉型升級以及走出去等一系列問題,還是需要法治來支撐。這樣下來,我們的"規矩"嚴重缺失,還有一些"規矩"執行得不好。"依法治國是為下一輪中國經濟發展做好堅實的基礎。"

  "依法治國太重要了。"在圓桌討論中,左宗申不無感嘆地表示。他説,比如過剩産能問題,國家首先要立法,在法律的框架下來定義到底什麼是過剩,什麼是不過剩。"再比如民營企業'走出去',美國有對外投資法,我們國家現在提出'一帶一路',鼓勵企業走出去發展,但如果沒有法律作支撐,企業如何走出去?"

  除此之外,在反壟斷方面,左宗申説,儘管當前有反壟斷法,但這些法律的效果值得商榷。法律首要體現公平,比如大國企壟斷,可當前這些法律是有針對性的,存在執法不公、區別對待等現象,很多方面面臨法律缺失。"我有個親身經歷,我現在在搞通用航空,到處有機會,但一接觸到實質,發現沒有法律依據作為支撐,但從美國經驗來看,他們有美國聯邦航空法,其中就有通用航空法和民用航空法。只有有法律的支撐,在法律的框架下,我們民營企業才能更好地健康發展。"

  因此,左宗申認為,改革的首要任務就是要強化依法治國、有法可依。"這對當前中國來説,是一件非常緊迫的事情。作為民企來説,我們很關心依法治國這問題。"

  此外,左宗申還表達了這樣一個觀點。在他看來,中國的工業化進程只走了2/3,國家的工業化進程遠沒有完成。但是現在政府在引導去工業化,大力發展第三産業,這意味著第二産業已經沒有太大的發展空間。"在美國的經濟比重中,第三産業佔比70%,我們現在的比例是50%,發展空間還有很大,這完全是一種誤導。"

  左宗申説,美國輸出的都是高科技、高附加值的東西,而我們現在多半是低端製造、産能過剩、污染環境高能耗等。我國工業化進程遠遠沒有走完,但在當前各個政府都在喊大力發展第三産業這種背景下,實體經濟應該如何發展。左宗申坦言,"實體經濟就是製造業,當前,實體經濟在微觀層面很難受,但一些地方政府把熱情轉到第三産業,而不是製造業。"

  "一個國家的實體經濟不好,股市再好也只是虛的。"針對當前股市的火爆,左宗申如是説。現在是樓市不好,資金全部涌入股市,大量資金的涌入對股市形成了短期刺激,但從長遠來看,這就是泡沫,這是轉移風險的一種方式。

  在左宗申看來,"融資難"和創業都是企業自己的問題。但國家如果去工業化,實體經濟一定很難受。

  左宗申認為,當前不少民營企業老闆都去"追捧"網際網路金融,包括他自己。"我搞網際網路金融,但是我絕對不會脫離實體,而是將這個行業和自己的實業串聯起來,為我的實業服務。脫離了實業,一切都是虛的,否則,又在製造下一輪的泡沫。"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