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9日 星期六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傅軍委員:將治理霧霾上升為國家發展戰略

  • 發佈時間:2015-03-09 03:29:55  來源:中華工商時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經濟的高速發展成就了令人景仰的奇跡,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為全球經濟的增長做出了巨大貢獻。然而持續推動的工業化、城市化進程,也造成了嚴重的環境污染。”全國政協委員、新華聯集團董事局主席傅軍在接受中華工商時報記者採訪時指出,持續、頻發的霧霾天氣,不但嚴重影響經濟發展和環境優化,還嚴重影響人們的健康與生活。“但再嚴重的霧霾也是可以得到有效控制和根治的。”

  在治理霧霾上,我國政府也採取了一些行動,比如國家環保部先後出臺了《環境空氣PM10和PM2.5的測定重量法》《環境空氣品質標準》《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等,一些地方政府諸如北京等也採取了一系列控污、治污措施。

  “但收效仍不容樂觀。”據傅軍介紹,在不久前召開的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上,國家環保部的有關領導也坦承,在全國74個城市中,2014年達到國家標準的只有8個城市,其中京津冀仍然是污染最重的區域之一。

  “對於中國而言技術不是關鍵因素,最重要的還是治理霧霾的決心。”傅軍今年兩會上提交了一份提案,題為《關於將治理霧霾上升為國家發展戰略的建議》。在提案中,傅軍建議中央政府發揮強有力作用,加速頂層設計,儘快出臺系統方案,有效聚合各方力量,通過出重拳、用猛藥、打組合拳,從根本上減少和根治大氣污染。

  “首先要做的,就是要將治理霧霾上升為國家的發展戰略。”傅軍告訴記者,中國有著巨大的污染物排放量,減排絕非一朝一夕之事,單一減排手段也絕難奏效,必須在國家層面上採用強有力的綜合措施,比如對違法、違規的排污加大懲罰力度;借鑒國外大氣污染防治的成功經驗,針對空氣污染問題的不同方面,制定具體、明確、可操作性的專門法規;實行多污染物的協同控制等,既治標又治本。

  其次,傅軍還建議加強區域合作,實現聯合治霾。“不管是控制PM10還是PM2.5,改善環境品質的關鍵是減排。”傅軍的第三點建議,是希望政府採取積極過硬的減排措施,加大環境品質在區域考核中的比重,強化對各級政府官員的環境品質指標的考核,並建立嚴格的問責機制,對不合格者進行約談,甚至調整崗位或者降職、免職等等。

  “當然,最直接有效的措施是果斷關閉周邊的污染工廠和燃煤設施,同時,加速治理汽車尾氣。”傅軍最後指出,政府可以大力推動新能源汽車、公共交通和綠色交通,對電動汽車買主進行獎勵,並免交汽車碳排放稅等,引導人們綠色出行、關注環保。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