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30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南韓陷入“衰退型順差”?

  • 發佈時間:2015-03-12 21:30:41  來源:國際商報  作者:劉旭穎  責任編輯:羅伯特

  南韓央行發佈的統計數據顯示,今年1月份韓貿易順差達69.4億美元,預計南韓今年貿易順差或將創歷史新高,達940億美元。

  不過這並不值得高興。今年1月南韓進、出口額分別為384.3億和455.2億美元,同比分別減少16.9%和10.0%。內需不振嚴重,進口減速高於出口減速,不少人擔憂南韓經濟已經陷入“衰退型順差”的陰霾。

  國際油價惹的禍

  南韓現代經濟研究院研究員稱:“從供給層面來看,油價下滑是順差刷新紀錄的一個影響因素,但是需求層面上明顯存在不景氣,可以説已經具備了衰退性順差的部分因素。”

  自歲月號沉船發生以來,南韓居民消費意願低迷。南韓統計廳數據顯示,2014年南韓家庭的收入和可支配收入分別同比增長3.4%和3.5%,但消費性支出僅增長2.8%。此外,2014年南韓赤字家庭比重同比下降0.5個百分點。南韓專家指出,赤字家庭比重下降的更大原因是家庭克制消費而不是收入增加,這種現象在低收入家庭中更為明顯。

  中國社科院亞太與全球戰略研究院助理研究員李天國認為,説南韓貿易“衰退”還為時尚早。

  在接受國際商報記者採訪時,李天國指出,造成這種現象的主要原因是與全國際油價下跌有關。在南韓進出口産品結構中,如果排除原油和石油製品相關的産品,其他産品的出口和進口均在增加,尤其是消費品進口仍然在增加。

  中國國際現代關係研究院朝鮮半島研究室助理研究員王付東也持同樣觀點。他對國際商報記者表示,從南韓相關統計數據看,並不能單純地將之判斷為衰退型逆差,更確切地説,這是國際油價下跌以及油價下跌連帶其他進口商品價格下跌導致的現象。

  雖然國際油價下跌令南韓進口石油産品的價格和數量受到影響而下降,同時其他進口物品價格也受到影響而下降,但後者進口數量實際上是增加的。

  數據顯示,2014年,南韓進口商品數量總指數同比增長4.7%,進口單價指數則同比下降2.6%。也就是説去年南韓外貿進口的下滑是由進口産品價格下跌引起的。

  此外,2014年南韓進口的消費品和生産資料都有較大的增幅,前者同比增長13.9%,後者增長3.3%。

  當然,中韓自貿協定(FTA)的草簽也是利好因素,因為中國是南韓最大的出口市場,2014年,南韓對中國出口1453.28億美元,佔比達1/4。

  多舉措提振出口

  為了提振南韓出口,南韓總統樸槿惠也是蠻“拼”的。

  樸槿惠在3月1日~9日期間相繼訪問了科威特、沙烏地阿拉伯、阿聯酋和卡達等中東四國。南韓貿易投資振興公社3月9日表示,訪問期間的商務洽談會上,南韓企業與中東企業達成5566萬美元的出口訂單,洽談額達8.44億美元。

  南韓輿論調查機構RealMeter公佈的3月第一週的調查結果顯示,樸槿惠的支援率上升至39.3%,同比增長4個百分點。其中樸槿惠訪問中東四國的第二天(2日),支援率同比上升3%,至37.9%,3日(38.7%)和4日(38.8%)也出現小幅上升。

  南韓財政部長崔炅煥3月9日表示,“經濟正變得更好,但是速度與強度疲弱”。

  南韓政府希望以中韓FTA草簽為契機,以新興國家為中心加緊研究新的FTA談判對象國,擴大FTA範圍。此前樸槿惠也曾直言,希望加快與中南美、中東、歐亞地區新興國家的FTA談判進程。此外,南韓擬積極參加跨太平洋夥伴關係(TPP)等跨區域經濟融合磋商,並提出“歐亞倡議”。

  王付東表示,作為出口導向型國家,南韓向中東歐等新興國家和地區拓展市場可以説是“一貫重視外貿政策的延續”。在業已成熟的市場外,南韓出口企業需要更多的激勵因素。

  近年來,南韓已與世界主要經濟大國和地區簽訂了自貿協定。韓歐自貿協定自2011年7月1日起初步生效,韓美FTA于2012年3月15日正式生效。2014年上半年南韓與加拿大簽訂FTA,年底還與澳大利亞草簽了FTA並計劃于2015年生效。

  李天國認為,在當前全球多邊貿易機制停滯不前的情況下,全球區域經濟合作趨勢在不斷增強,南韓也在全球範圍內尋求靈活的合作形式,應對當前國際經濟形式帶來的各種挑戰。全球經濟增速放緩的環境下,長期內會有助於催生新型全球經濟合作規則和模式,有助於對外貿易的恢復。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