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7月02日 星期二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2014年全國科技支出只完成了預算的95.1%

  • 發佈時間:2015-03-12 07:55:00  來源:中國青年報  作者:劉世昕 雷宇 周凱  責任編輯:羅伯特

  上一年的錢花得怎麼樣,是人大代表在審查預算報告時最關注的內容之一。拿到預算報告後,全國人大代表、中科院院士陳和生特意查了查2014年科技支出花了多少錢。讓他有些意外的是,2014年,全國的科學技術支出只完成了預算的95.1%,折算下來,差不多有130億元沒有花出去。

  科研經費不足,似乎早已成為科技界長年累月挂在嘴邊的事。

  全國人大代表、南開大學校長龔克在預算審查的小組討論時也表示,在預算的9大支出類別中,科技支出的預算完成情況是最差的。不要小看這沒有完成的4.9%,數字背後其實是科技支出的分配結構出了問題,應該引起足夠的重視。

  代表們拿到的預算報告,簡單地回應了科技預算沒有完成的原因:“低於預算主要是國家科技重大專項根據科研進度據實安排,部分專項研製難度大,2014年實際進度低於年初計劃。”

  陳和生説,執行情況最差的是科技和環保,而這兩項恰恰是當前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中的短板,建議對這兩個領域的錢為什麼沒花出去進行細緻評估。他還想更進一步了解科技預算執行率低的問題,但翻了好幾遍會議材料,也沒找到更多的資訊。

  他分析説,可能有幾個原因導致國家科技重大專項進展慢:一是在立項的時候,樂觀地估計了研發的進展,技術的成熟程度達不到預期;二是在安排預算時,可能確實把資金安排多了,實際研究中花不了這麼多錢;三是該立項的項目立不上項。

  陳和生舉例説,我國在十二五規劃中,安排了要推進的16個大型科技基礎設施建設,但今年已經是十二五規劃的最後一年了,還有好多項目,連立項都沒立上。

  在陳和生看來,不能把預算執行率的原因,簡單地歸結為國家科技重大專項難度大,還應該分析我國在科技經費的分配上存在哪些問題。我國的科技投入不是因為錢太多了花不掉,而是浪費和經費不足的問題並存。面對這花不出去的130億元,應該對科技投入的結構進行評估,看看蛋糕該怎麼切。

  龔克也認為,一方面是中小微企業科技創新融資難,另一方面是國家科技重大專項在科技計劃中的比重太大,建議應該調整國家科技支出的投向結構。

  也有一種聲音認為,預算沒花完,或許與這一兩年嚴肅財經紀律有關。支出規範了,財務部門把錢摳得很緊,自然就有結余。

  全國政協委員、財政部財科所原所長賈康説,不僅他自己很關注這沒有花出去的130億元,預算報告公開之後,也有很多朋友和同行給他電話,議論科技支出沒有完成預算的事。

  在賈康看來,現在嚴肅財經紀律、加大對科研經費的管理和評估,是很大的進步,但科研經費使用中的一些制度安排其實是不合理的,反而造成了資金使用效率的低下。

  賈康説,根據財務制度,一些重大科研項目的學術帶頭人或骨幹人員,如果在本單位有工資,就不能拿勞務費,而他們帶的沒有工資的研究生是可以領勞務費的。這樣在科研單位就形成了一個潛規則,項目負責人編造出一大堆研究生的名字,把錢套出來,再按實際的需求進行分配。從財務制度上來説這是違規的,但這達到了用高收入留住學術帶頭人、調動他們積極性的目的。不過這也從另一個側面提出了一個問題:該怎樣用合法合規的分配機制留住高端人才。

  在3月11日舉行的十二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記者會上,科技部部長萬鋼坦言,現行的科技計劃出現了缺乏頂層設計、統籌協調不夠、資助方式不完善等問題。中央財政支援的各類科技計劃由近40個部門管理,有近百個計劃渠道,資源碎片化問題突出,科技人員多頭申請,跑項目負擔特別重。

  2014年年底,國務院頒發了《關於深化中央財政科技計劃(專項、基金等)管理改革方案》。萬鋼説,通過改革,國家財政支援的科技項目成果要進入科技報告體系,除涉密項目外,都要向全社會公佈,由全社會來監督。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