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關村豐臺園 創新驅動謀劃轉型升級
- 發佈時間:2015-03-11 04:31:35 來源:科技日報 責任編輯:羅伯特
2012年,20歲的中關村豐臺園勇敢“斷奶”放棄豐台區財政稅收返還;
2013年,20多個分散的行業逐步産業集聚,凸顯“四大支柱”集中發力;
2014年,軌道交通産業奪得全區總産值“三分之一強”,終於異軍突起;
2015年,考核體系和創投基金首次寫進區政府工作報告,變成豐臺園主動加壓的“摺子工程”……
一步步進階,是中關村豐臺園的一次次創新探索與嘗試。面對京津冀一體化協同發展機遇,在北京確定“四個中心”的首都城市核心功能戰略定位、構建“高精尖”産業結構的時代背景下,豐臺園轉型升級的步伐正在加速。這個中關村最早的“一區三園”之一、豐台區重要的産業功能區、全國知名的總部經濟聚集區,正在嘗試大刀闊斧的體制機製革新與高精尖産業集聚,變“輸血”為“造血”,變“運營”為“經營”,變“資源”為“資本”,變“政令”為“服務”,踏上創新驅動謀劃轉型升級之旅。
一根“政策指揮棒”的轉變
“無論如何,請一定把建立新的考核評價體系和創投引導基金寫進區政府工作報告,我們希望區政府增加對科技園區的考核點。”這是豐台區政府副區長、中關村豐臺園管委會主任張婕今年年初主動向區政府提出的自我加壓。眼下,這兩項考核點真的落實到了相關報告中,成了新的“指揮棒”。
張婕就任豐臺園管委會主任三年多,上任伊始就放棄豐台區財政稅收返還政策。“以招商引資奠定園區基礎是歷史的必然,但是豐臺園已經20歲了,無論如何也該自力更生,不該再向‘爹媽’伸手要吃要喝了。”張婕暗下決心,要把這根政策的“指揮棒”轉向升級,果敢“斷奶”。
經過一番審慎思考和三年的努力,豐臺園向市場化靠攏,以“政府引導、企業共建”的方式,建立了創業投資引導基金,把政府對單個企業的資助金注入基金,對企業的直接投資變為間接投資,變政府選擇為市場選擇,一次性使用變為迴圈使用。與此同時,園區還引入“科技銀行”模式等創新服務機構,建立新型、多層次的科技金融服務體系為企業發展護航。
目前,豐臺園已通過與北京市經信委、首鋼、北京基礎設施投資公司等機構合作,建立了軌道交通、生物醫藥、戰略性新興産業、節能環保四支共13億元的創業投資基金,下一步還將建立十支左右的基金,提升戰略性新興産業的發展。這種方式,不僅杜絕了權力尋租,而且通過資本撬動産業,眼光更準,風險更低,企業更歡迎。
再好的戰略,再棒的創意,不去做,其價值就是零。“在舊的考核體系下,豐臺園管委會上下一年到頭都在圍著財政收入、技工貿總收入、稅收、投資等指標轉,而衡量科技園區的創新體系卻沒有真正建立起來,工作人員的服務能力無從考核,也沒有激勵制度。”張婕介紹,為了徹底轉變這種局面,目前,豐臺園已經撤銷過去的招商處、企業處,重新組合為兩個産業處,要求工作人員切實深入做高精尖産業的大文章,圍繞新落定的“指揮棒”,改變服務意識,提高快速學習能力。改變過去以經濟貢獻為導向的、單一的科技園區評價標準,重點突出創新創業環境、創新要素集聚、特色産業集群、創新企業成長和國際化五個方面,構建以差異化的核心競爭力為中心、以“高精尖”産業結構為目標、以政府和市場“雙引擎”驅動創新為基礎、以分工國際創新網路為重點的多維度評價指標體系,旨在監測科技創新動態、把握産業發展趨勢、強化國際對話能力、展示區域發展亮點、提升區域品牌形象,更加科學、有效地加速科技園區轉型升級和提質增效。
為優化産業引進流程、推進企業審批服務制度改革,去年,豐臺園還在全市率先設立了“一口受理、三證合一、多證聯辦”窗口,整合工商、稅務、質監、公安、統計等部門的審批程式和審批需求,在全區率先運作換照窗口綠色通道,成為豐台區第一家“當日取照”的試點。
四根“産業支柱”的引領
在體制機制的變革中,豐臺園要發展高精尖産業和技術的思路越來越清晰。然而,究竟什麼是高精尖?是單個引入?還是集群創新?未來豐臺園的創新生態究竟如何建立?一次,張婕和一位領導外出引資,兩個人“吵”到半夜,最終理清了思路:引進參天大樹很重要,但沒有小草和次生林,大樹未必久盛不衰,豐臺園必須建立一個協同創新的生態環境,變“單點創新”思路為“系統創新”,才有生命力。
中關村一區十六園中,唯有豐臺園擁有歷史遺留的軌道交通基礎優勢,這根“支柱”必須立起來。中國南車産業發展資源聚合平臺工業研究院新設立;中國北車軌道交通科技創新城控規獲批;北京鐵道所研製成功動車組地坑式同步架車機,創造了相容車型多、架車長度長和同步精度高三項世界之最;中國中鐵參建世界首條高寒地區高速鐵路,突破三大技術難題;北車二七研製時速160公里接觸網多功能綜合作業車是世界上運作速度最快的高鐵救護車;交控科技中標中國首條全自動無人駕駛輕軌燕房線……這是三年來豐臺園軌道交通領域內的大事件。目前,豐臺園已集聚了120多家軌道交通重點企業,其中有上市公司8家,形成了軌道交通研發、工程、信號、製造、檢修等産業鏈條完整、上下游配套齊全的優勢。豐臺園已成為科技部批復的“北京國家軌道交通高新技術産業化基地”和工信部批復的“國家新型工業化産業示範基地”,園區發起成立了“北京軌道交通産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首只城市軌道交通裝備製造産業專業化投資基金——基石基金已落戶豐臺園。
在軌道交通之外,應急救援、節能環保、軍民融合是另外三大支柱:
應急救援産業是豐臺園特有的産業,集聚了新興際華、中安財富等一大批“領頭羊”企業。目前,豐臺園正在佈局應急救援産業版塊——“安全谷”。新興際華集團牽頭組建的“應急救援産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新興際華集團中央技術研究院”、“應急救援技術工程研究院”、“應急救援科技企業孵化中心”及中歐應急管理學院都設在“安全谷”內。“安全谷”將成為以高端裝備和産品製造為主、國內領先、世界一流的應急救援裝備産業基地。
在節能環保産業方面,豐臺園依託三洲新能源産業園、華電科技園等重大項目,發揮總部經濟優勢,吸引新能源企業總部和龍頭企業集聚,重點發展新能源與節能産業高端服務,建設北京南部重要的新能源産業聚集區。園區已形成了以中國華電、三洲隆徽為代表的新能源産業,以礦冶總院、方大碳素為代表的新材料産業集群。
在軍民融合産業方面,豐臺園是國家航太、航空和兵器工業的重要科研生産基地,主要以大型軍工集團為依託,關鍵技術達20多項,設計産品達40多個,應用領域達20多個,均屬於高新技術産業,形成了完備的上下游産業鏈條。
數據顯示,2014年,在四大産業支柱的引領下,豐臺園全年預計實現總收入3600億元左右,同比增長10%左右,在中關村“一區十六園”中位居前列;實現留區財政收入24.7億元,同比增長17%。
若干“生態體系”的共贏
傍晚,在張婕的辦公室裏,印有豐臺園規劃圖的窗簾赫然醒目。在這幅規劃圖裏,1516-43號地塊是豐臺園在中關村示範區範圍內首家採取土地資格預審方式出讓的土地,由東旭光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競得。這種方式在正式組織土地招拍挂前,對競買人資格和能力預先審查,充分體現了擇優原則。1516-35號和1516-36號地塊,是豐臺園首次放棄向銀行貸款,將債權變成股權,公開招募企業與園區對價談判確定的政企共建項目。這幾塊土地的建設模式,其實是豐臺園創新“生態體系”催生政企共贏的典型案例。
2014年,豐臺園的“生態體系”建設成果處處可見。
以園區産業為例:在産業集聚目標和新的考核評價體系指引下,豐臺園管委會上下都卯足了勁兒深入研究四大支柱産業,並開始著眼國際、國內挖掘高精尖項目。2014年9月,豐臺園啟動北京首個以石墨烯新材料為關鍵技術的國際合作項目,12月,英國布魯內爾大學高級石墨烯工程中心中關村豐臺園研發中心落戶,啟動“石墨烯材料通過增材技術(3D列印)在汽車領域的高端應用專項”,欲引進國際上産業化條件比較成熟的技術和企業。目前,豐臺石墨烯産業園正在規劃建設中,將重點佈局石墨烯研發、孵化、檢測認證、技術與産品交易等公共服務平臺,吸引全球石墨烯研發機構、原材料生産企業,應用材料及元器件企業入駐。
以園區建設為例:從2012年國務院批復同意調整中關村國家示範區空間規模和佈局後,豐臺園總規劃面積就調整為17.63平方公里,囊括了東區、西區Ⅰ、西區Ⅱ、科技孵化一條街和擴區後的麗澤地塊、永定河北區、永定河南區、二七車輛廠、二七機車廠、首鋼動漫城、應急救援地塊共11個區塊。在這些地塊的建設中,除智慧園區“資訊化基礎設施工程”、“智慧政務建設工程”外,目前西區正在籌劃三聯供項目,不少高新技術企業已經在積極與園區對接,準備將最綠色環保的技術和設施引入西區,探索政企共建示範園模式。
以園區合作為例:2014年9月,豐台區政府與保定市政府簽訂了《關於推動産業園區合作共建的框架協議》,全力打造京冀兩地産業合作的示範區。這是中關村豐臺園成立20多年來,首次在外地設立分園。目前,豐臺園正在滿城縣開展試點,探索以成立合資公司的資本對接方式,讓合作園區雙方均能保有企業稅收和投資收益。
“一塊錢是一粒種子,把這粒種子嵌入資本再反哺企業,不僅可以激勵企業更快成長,而且可以讓政府借助更專業的‘眼睛’科學篩選優質企業。與此同時,資本化還能讓政府有限的資金膨脹起來,將資源對價,吸引企業與政府共建園區項目,實現多方共贏。”在張婕看來,多方共贏才能讓園區可持續發展,才能成功轉型,快速升級。
“2015年是豐臺園‘十二五’規劃的收官之年,豐臺園將圍繞北京市‘科技創新中心’的新定位,以轉型升級為主線,緊抓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和京津冀協同發展新機遇,持續深化發展園區具有核心競爭力的特色産業,全面提升豐臺園整體核心競爭力,當好豐台區域經濟科技發展的‘排頭兵’!”張婕信心滿滿。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