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惠金融,春風暖農家
- 發佈時間:2015-03-10 16:31:11 來源:湖北日報 責任編輯:羅伯特
湖北日報訊 記者林建偉 通訊員劉愛華 陳駿
縣域經濟日趨活躍,但金融發展相對滯後,如何更好地服務“三農”和小微企業,引導縣域資金回流?記者近日採訪了人行武漢分行行長殷興山。
金融資源向縣域下沉
3年新增網點348個
記者:農村經濟欠發達,在農村設立金融網點,面臨著規模不經濟難題,如何通過政策引導金融機構,加大對縣域和農村地區的金融佈局?
殷興山:縣域金融的發展相對滯後,尤其是那些位置偏僻、交通不便的農村地區,長期以來金融服務嚴重缺位,金融基礎設施薄弱。
縣域金融發展是一個跨多領域的系統工程,頂層設計很重要。2012年,省政府下發了《關於實施金融支援縣域經濟發展“五個一”工程的意見》,提出要扶持一批金融機構、培植一批市場主體、推廣一套融資模式、開展一次收費清理、建立一種考核機制”,提高金融對縣域經濟的支援力度。去年,我省相繼出臺了《關於加強支小支農金融服務促進實體經濟健康發展的意見》、《關於實施新型農業經營主體主辦行制度的意見》。
針對縣域金融機構實力和規模有限、難以適應縣域經濟發展需要的問題,人行武漢分行推動金融機構優先向網點薄弱縣域地區佈局。除農行、郵儲銀行、信用社等涉農金融機構加快主陣地佈局外,湖北銀行、村鎮銀行、小貸公司等地方法人金融機構也下鄉搶點。2012年至2014年,全省縣及縣以下地區新增金融機構網點348個。
為了打通農村金融服務“最後一公里”,讓農民方便及時地領取惠農補貼,全省涉農金融機構正大力推廣電子渠道拓展到廣大農村。到去年末,我省農村地區轉賬電話共布設160848部,實現全省行政村轉賬電話全覆蓋目標。
我們還選擇了全國最大的移民集中安置區——柴湖作為普惠金融服務示範區,努力形成可複製、易推廣的實踐經驗樣本。
一縣一品 一行一品
普惠金融為“三農”和小微雪中送炭
記者:小微和“三農”企業普遍抵押物不足,如何創新機制,讓銀行敢貸想貸?
殷興山:針對縣域經濟主體有效信貸需求不足的現狀,人行武漢分行著力引導培育中小企業市場信用主體。去年我省累計新發生信貸關係的中小企業2862戶,實現年增長20%的培植任務。
針對縣域融資需求差異大、地域性強的特徵,我省已建立起“一縣一品、一行一品”的縣域融資模式,引導各金融機構結合縣域特點,積極創新金融産品。去年初,人行武漢分行和省政府金融辦組織開展了首次創新評審工作,從申報的70多份縣域信貸創新産品中評出5個一等獎,10個二等獎,15個三等獎。
貸存比是衡量欠發達地區縣域金融投入的重要指標,存貸比越高,縣域金融越發達。人行武漢分行建立縣域金融機構貸存比考核與通報制度,根據考核結果協調落實正向激勵和反向約束措施。十堰、襄陽、孝感等地已出臺辦法,將地方財政可支配資源存放與縣域金融機構貸存比變化相結合。該制度實施以來,全省縣域存量貸存比2013年、2014年分別同比上年提高1.31個和1.69個百分點,至2014年末全省縣域存量貸存比達到44.98%。
新一輪信用建設起航
下一步將與工商、公安聯網
記者:誠信是市場經濟的基石。當前,債務人跑路現象已從沿海逐步蔓延到中西部地區,如何構築良好的金融生態,防範系統性風險?
殷興山:誠信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道德基礎,信用是市場經濟的基石。近年來,我省持續推動農村信用、企業信用、社區信用和區域信用四大信用工程建設,從根本上改善金融生態環境,增強吸引和聚集金融資源的能力,實現了信用提級、金融提質、經濟提速的綜合效應。
去年,我省共有17個市(州)、76個縣(市、區)達到“湖北省金融信用市(州)、縣”標準,26個縣(市、區)被評為“湖北省保險先進縣(市、區)”。
良好的金融生態環境,激發了金融機構信貸投放熱情。每年春季,省政府金融辦和人行武漢分行聯合推動省級金融機構走訪基層送服務,開展金融“早春行”活動,深入推進政銀企合作長效機制建設。去年,金融“早春行”活動先後走進十堰、荊門、荊州等8個市州,共簽約企業3042家,簽約金額1059.47億元,年末實際到位1117.71億元,履約率超過100%。
目前,各金融機構只掌握放貸企業的貸款情況,金融監管機構只掌握金融機構報送的數據情況,尚未實現與工商、公安部門掌握的資訊聯網。根據國家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的總體要求,新一輪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將全面覆蓋政務誠信、商務誠信、社會誠信和司法公信四大領域。資訊聯網後,風險更容易發現和控制。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