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8日 星期五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飛起來的網際網路 開始腳踏“實”地

  • 發佈時間:2015-03-10 07:32:55  來源:廣州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網際網路+”首次被納入經濟發展新計劃

  穩增長調結構

  2015趨勢亮點前瞻

  之網際網路

  上周,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制定“網際網路+”行動,第一次將推動網際網路發展納入國家經濟的頂層設計。去年以來,A股中的網際網路概念股早已先知先覺受熱捧。

  今年,隨著各行各業向網際網路領域滲透,現代製造業和服務業進一步升級,專家預計,網際網路+概念也由熱門的金融、電商、支付向教育、醫療、交通、環保和農村等領域全面擴散,更多傳統産業迎來轉型機會。

  文/廣州日報訊記者薛松

  融合

  民生

  農業

  趨勢一:更多傳統産業與網際網路結合

  早在2013年,騰訊CEO馬化騰在復旦大學演講時提到了“網際網路+”概念,他卻沒有想到,兩年之後,這一詞語被寫入政府工作報告。

  目前,6.5億的網民中有5.5億是移動網際網路網民,滲透率遠高於全球平均水準。

  在騰訊CEO馬化騰看來,網際網路行業推動傳統産業升級已取得一些初步成果,比如在零售、金融和交通(打車、專車)領域,還有醫療、教育甚至環保等領域,“這是一種升級換代,會重新利用原有的産業再升級,所以並不是完全顛覆。”

  阿里巴巴董事長馬雲曾表示,網際網路在靠攏主流産業,網際網路會影響中國經濟30~50年,但是真正造成影響也就在未來3~5年。相信再過10年不會有人在這兒談網際網路,因為網際網路企業的基礎在傳統企業,所以爬得再高,腳也必須踏在地上,“地”就是傳統企業。

  可以預見,未來隨著移動網際網路的加速發展,雲計算大數據、物聯網等新技術將更快地與傳統産業相融相生,未來幾年內,在民生、醫療、教育、交通、金融等領域,網際網路對傳統行業的提升作用越來越明顯。

  趨勢二:改善民生 網際網路共用經濟

  網際網路技術的最終落腳點還是改善民生。如同馬化騰所説,網際網路有大量的資訊數據,但是因為它沒有直接互聯起來,消費者只是簡單地使用這些數據,希望能用移動網際網路這些技術把很多資訊孤島串聯起來,改善民生。百度公司CEO李彥宏舉例説,以前電影上座率大概只有15%,也就是85%的座位都空著,都浪費掉了。但是通過網上團購平臺,可以讓電影院上座率變高、餐館就餐人數增多。

  目前,阿里巴巴和騰訊兩大巨頭在O2O領域展開競爭,開始進入一些人們很關心的生活領域,比如看病難(移動醫療)、出行難(網際網路交通)以及教育資源非常緊張不夠均衡等等(線上教育),引起很大反響。

  今年“兩會”上,這些網際網路巨頭們紛紛呼籲放開行業管制。李彥宏建議,取消部分地區對商業機構開展網路掛號業務的限制,全面開放醫院掛號號源,引導患者更多通過網際網路進行掛號。馬化騰稱,過去沒有移動網際網路,車輛運輸和運營完全放開就會亂,現在利用網際網路改善出行,把一些閒置的車輛用起來,這就是所謂的網際網路共用經濟。

  趨勢三:農業是網際網路下一個風口

  去年,各大電商紛紛開始進行渠道下沉,搶佔農村市場,在城鎮化網購的增長逐漸放緩後,農村將成為新的增長動力。易觀國際金融高級分析師馬韜表示,隨著網際網路技術在農村紮根,電商和普惠金融將在農村贏得大發展。安信證券認為,農業是網際網路下一個風口,農業一方面離網際網路較遠,另一方面從田間到餐桌的産業鏈節點較長。

  有數據顯示,2014年,農村電商交易額達1800億元,30歲以下各年齡段的農村網民比例均高於城鎮網民。但是,同很多發展中國家一樣,農村金融一直是我國金融體系中最為薄弱的環節,金融服務網點在農村分佈較少,莫説貸款,就是存、取、轉這樣的基礎金融服務在農村都未得到很好的滿足。

  阿里巴巴和京東等電商巨頭正在農村大力推動普惠金融。

  業內分析:

  越來越多優質網際網路公司登陸A股

  推進網際網路發展成為今年政府工作之一,刺激網際網路概念股逐漸走強。近期,券商們整理出四大類“網際網路+”概念股:一是新興産業和新興業態;二是促進工業化和資訊化深度融合的,比如人工智慧技術。三是促進網際網路金融以及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的技術公司。四是農村資訊化、線上教育和遠端醫療的公司。

  但也有分析人士指出,實際上,大量優質網際網路公司已在境外上市,境內A股中可供投資的網際網路公司標的並不算多,目前,各種網際網路概念股有著被過度包裝之嫌。

  該人士認為,可以預期,未來幾年將有越來越多優質網際網路公司比如螞蟻金服登陸境內股市。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