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沙海那片“高原綠”
- 發佈時間:2015-03-10 00:29:33 來源:國家林業局網站 責任編輯:羅伯特
50多年治理,曾經沙害嚴重的“沙珠玉”方有了萬畝林地;經過三代人的苦幹,在4.5萬公頃的滾滾沙海上才矗立起一片綠洲。
一
説起“沙珠玉”,上世紀六十年代前,因沙漠化嚴重,幾乎成了“不毛之地”的代名詞。由於風沙肆虐,沙區東部邊緣的沙珠玉鄉上卡力崗村農民幾經遷移,村邊的沙珠玉河幾經斷流,直至上世紀八十年代整條河完全消失,下游的搭鏈湖由此乾枯。
沙進人退,生態惡化,沙珠玉留給人類的只有“朝為農田夕為沙”的惡劣環境,不僅威脅著當地村民的生存,還源源不斷地向龍羊峽水庫上游及其支流“輸送”著千萬噸的泥沙,威脅著水庫的安全。
初春,綠意雖無。位於共和盆地沙珠玉地區的青海省治沙試驗站的綠化示範區內,一排排小葉楊樹構起的高大防風固沙帶間,烏柳、沙柳和水沙棘等植物已長成層次分明的喬、灌木林。偶爾出入的兔子和稀有鳥類,為寂靜的林區增添了靈動的氣息。
新中國成立初期,沙珠玉地區開墾草場1.1萬畝,土地被開墾後,由於氣候寒冷不適宜農作物生長,因而被廢棄,並逐漸沙化。再加上缺乏燃料,當地80%的農戶靠砍挖固沙植物“砍巴”和“莢莢草”根作燃料,導致草場生態嚴重失衡,沙化面積不斷擴大。
“當年挖一棵燒掉容易,如今種活一棵卻要好幾年。”回憶起當年的盲目砍挖,如今已是省治沙試驗站工作人員的王思顯後悔不已。
“這一片是上世紀七十年代造林的成果,原來是沙珠玉河。”走在草木茂盛的林間,已分辨不出昔日的河床,只有一塊標示牌記錄著原土地類型、治理年代、治理模式、造林樹種、造林方式、造林面積。在試驗區,這樣的標示牌達二三十個,每一個標牌都在訴説著沙珠玉地區治沙的歷史。
1959年共和縣在沙珠玉成立防風治沙林場,後改制為省治沙試驗站。2012年8月,為促進全省防沙治沙事業和沙産業持續發展,省林業廳成立了青海防沙治沙暨沙産業協會。如今,該協會已發展會員157個,其中單位會員53個,個人會員102名,包括企事業單位和民營企業、從事防沙治沙及沙産業科技工作者。
二
經過50多年一代代治沙人的努力,這裡1.3萬畝的沙漠已治理1.2萬畝,綿延幾公里的黃沙頭已被建設者們用生物、粘土、麥草、尼龍等沙障鎖定在方格裏,通過點、撒或條播,栽植上了檸條、沙蒿、羊柴等防沙植物,形成了今天的防風固沙林。
現在一到盛夏,試驗區內鳥語花香,成為野生動物棲息的樂園。當地人告訴記者,試驗區周邊用護欄圍起,還雇傭專人護林,杜絕了人類和牲畜的破壞。目前區內各種鳥類、兔子、蛇等隨處可見,環頸稚、麻黃鴨成群結隊,偶爾也會碰到狼、狐狸等食肉動物。
“1959年,我爺爺趙文軒趕著毛驢車來到寸草不生的沙珠玉,住著窩棚治沙。1979年我父親趙士學繼承了爺爺夙願,把一生奉獻在了沙珠玉。現在我開始學習造林技術,加入了治沙的行列。”治沙站年輕工程師趙雪彬一家三代治沙經歷,體現著眾多治沙人的決心和信心。
站在試驗區的最高處放眼望去,各種沙障將一座座沙丘分割成無數1米見方的小塊。近年來種植的沙蒿、檸條已長到半米高,遠處禿頭的沙丘已所剩無幾。自2007年起,試驗區封沙育林達4000畝,接近了自1959年以來的總和。
近兩年,治沙站學習內蒙古地區治沙技術,在試驗區內開展水衝栽植烏柳插幹造林技術試驗取得成功。該技術操作簡單,速度快、效率高,用高壓水槍衝坑即栽,栽植深度可隨時控制,投資少、節省勞動力,還可免設沙障,適用推廣範圍廣。最大的特點是帶水作業,不僅節水,栽植後苗條四週濕沙層即可保證苗木生根發芽的需水量。
趙雪彬介紹,“防沙治沙要講求科學,靠先進的技術和現代化的裝備,才會有事半功倍的效果。相信只要秉承父輩們治沙造林的精神,用現代的科學技術,沙珠玉將來就是一個宜居旅遊的好地方。”
遠處仍是一望無際的沙山,沙山上不時被吹起的沙粒,讓人感到腳下綠洲的岌岌可危。正如省治沙試驗站站長楊德福坦言:“開墾一片土地只需幾年,治理卻需要幾十年。守住這片綠洲,仍需代代接力。”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