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7月17日 星期三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美麗中國:高原精靈藏羚羊

  • 發佈時間:2014-10-29 07:38:02  來源:國家林業局網站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在人類生存的地球上,除南極、北極因終年冰雪覆蓋,人類無法正常生存外,青藏高原因寒冷缺氧被人們稱為地球的“第三極”,而真正的第三極是指那些平均海拔在5000米以上的高寒地帶,那裏空氣含氧量只有海平面的一半,人類無法在那裏開展正常的生産生活,被稱為人類生命的禁區。正是人類生命的警區,給藏羚羊創造了一片自由的空間,也成為地球上最後一片凈土。藏羚羊讓寂寞的“第三極”有了靈動,讓無人區充滿了神秘和希望。

  在動物分類上,藏羚羊屬於偶蹄目,牛科山羊亞科藏羚屬,是青藏高原特有種。在藏羚羊漫長的發展歷史中,它們曾經的家園很大,廣袤的中國西部和青藏高原都曾留下它們祖輩的身影。藏羚羊是一個古老的物種,早在地球的遠古中新世時期,青藏高原上就生活著古藏羚羊。藏羚羊是地球上眾多羚羊的一種,是動物長期適應環境,不斷分化後形成的一個種群。在地球村裏人類還沒有形成,在地球上還沒有黃土高原和青藏高原之前,中國的西北地區與現在的華北地區一樣,處在較溫暖的氣候條件下,西北和華北草原與森林交替分佈,羚羊自由馳騁奔騰在廣袤的草原上,是盛極一時的優勢動物種類。當喜馬拉雅造山運動使青藏高原開始隆升,黃土高原逐步形成時,西北溫暖的草原開始逐漸變冷,環境變化迫使羚羊産生了種的分化,形成了今天青藏高原特有的羚羊類群。走向青藏高原的羚羊逐步適應高原寒冷的氣候,分化為高鼻羚羊、蒙古瞪羚、鵝喉羚、藏原羚、藏羚和普氏原羚等六種羚羊。在今天的青海高原,羚羊的分佈有著明顯的地理區域,普氏原羚生活在較溫暖濕潤的青海湖畔,鵝喉羚生活在柴達木盆地,藏原羚生活在三江源區,高鼻羚羊穿越柴達木盆地,走向新疆的沙漠,蒙古瞪羚走向更遠的蒙古國。藏羚羊是在喜馬拉雅山造山運動形成的封閉環境中經歷了數百萬年的演變和進化歷程,在漫長的繁衍、分化歷程中走的最遠、最高的羚羊,具有其他動物望塵莫及的抗缺氧、耐高寒和擅長奔跑等特異功能。但昔日的藏羚羊也並非像今天這樣只生活在青海、西藏、新疆南部高原的無人區。在地球上沒有人類以前,藏羚羊生活的環境海拔比較低。從柴達木盆地發現的動物化石分析,早在遠古中新世起,這片溫暖的土地上,就生活著古藏羚羊。在古代的文獻記載中,特別提到河湟地區有野羊。在古羌人的一些青銅器皿的裝飾圖案中,有野羊的造型,從高而直挺的角上,依然可以辨認出一點藏羚羊的模樣,説明昔日的河湟谷地、青海湖畔、柴達木盆地都有藏羚羊在安詳的生活。

  在青藏高原人類社會的初期,藏羚羊一直與人類和諧相處。古人把藏羚羊稱為“獨角獸”,這可能與當時的藏羚羊生活習性和人類觀察野生動物的條件有限有關。在古代,雖然藏羚羊和人類和平相處,但警覺性很高,以奔跑為躲避天敵傷害的藏羚羊,始終和人類保持著一定的距離。人們只能遠距離看到成千上萬的藏羚羊賓士在原野上,那高聳的雙角從側面看,兩角重疊,仿佛一隻角,自古便有了西地奇珍“獨角獸”之稱,與自己身邊放牧的家羊有著顯著區別,認為是吉祥之徵而名貴中外。《山海經》稱藏羚羊為西地瑞獸“林羊”。將藏羚羊寫在紙上,介紹給世人的是19世紀瑞典的探險家斯文·赫定。1900年斯文·赫定率領考察團考察新疆時發現了古城樓蘭,還發現了藏羚羊。斯文·赫定的腳步也走向青藏高原,在崑崙山麓發現成千上萬一群的藏羚羊,於是在他著名的《亞洲腹地旅行記》中詳細記載了可可西裏的藏羚羊。

  藏羚羊是青藏高原上的特有珍稀動物,目前僅分佈于羌塘青藏高原的青海可可西裏、西藏阿裏地區的羌塘和新疆的阿爾金山三省區相鄰地帶。在二十世紀末時藏羚羊總數不到12萬隻。藏羚羊體形矯健,形態優美。體長一般在140釐米左右,雄羚肩高可達80釐米。雄羚高頭大於雌羚,雄羚都長有一對長角,角自頭頂長出,除稍向外偏斜外,幾乎是垂直向上,顯得挺拔高昂。因其四肢勻稱、強健,尾端尖小,蹄略側扁而尖,當站立土丘之上時,顯得英武雄壯。雌羚不長角,嬌小的身體和一對乳頭體現著母性的玲瓏。剛剛出生的小藏羚羊顯得額大而突,嘴短而鈍厚,眼睛出奇的大而圓,與頭顱相比兩隻耳朵又寬又大,形態憨厚。長期生活在高寒環境,藏羚羊全身密布豐厚的絨毛,只有頭部、腿部和尾部的毛稍單薄些。為提高保暖度,絨都是空心的。身體的毛色為淡棕褐色,臉面褐白灰色,尾尖白色。藏羚羊體型優美而健壯,動作敏捷而矯健,因而被人們稱頌為“高原精靈”。

  藏羚羊棲息的環境多是非常惡劣的無人生活的高寒草原、草甸草原,它們喜居的地方,總有河流、湖泊和沼澤,那裏的海拔在4000—5300米,特別喜歡在有水的草灘上活動,通常以群居方式晨昏活動。食物以禾本科和莎草科植物為主。在藏羚羊活動的山麓地帶,分佈著成片的葉片厚實而發紅的紅景天。長有紅景天的草原遠遠看去像一片燃燒的火焰,藏羚羊最喜歡食紅景天。人們從中得到啟示,用紅景天的根配製成防禦高原缺氧反應的良藥,藥效明顯。藏羚羊對低海拔高含氧量的溫熱環境不適應,到目前為止,全球還沒有一個動物園或其他場所人工飼養。藏羚羊生性怯懦,喜歡群聚,有時二三十隻,有時也有三四隻單獨活動的,但絕少看見一隻活動的。藏羚羊沒有固定的家,活動範圍隨著季節的變化和食物條件在改變,成群地遊蕩在草原上。到了秋冬季節,它們的活動範圍又比較分散,雌羊帶著小羊在一起,雄羊自己結整合小群單獨活動,它們在原來棲息的草原小範圍活動。藏羚羊奔跑神速,來無蹤,去無影。尤其是明月揮銀的夜晚,那挺拔閃亮的犄角,像山神手中的寶劍;紅日初升時,那昂首冰原的英姿,像神采飛揚的雕塑;西天霞輝中,那駐足瞭望的神情,使人迷戀,萌生無限的遐想。成千上萬隻藏羚羊,有時漫步于莽莽崑崙雪峰下,有時像雲朵飄過江河源頭。

  嚴寒的冬季是藏羚羊們火熱的戀愛季節,平時雌雄分群活動的藏羚羊這時開始合群,戀愛期的雄藏羚羊有一個顯著特點,就是面孔和四肢的前部變黑。雄性藏羚羊通過激烈的爭雄角鬥後,經過約會、親密接近,威武的雄羚攜帶它的一二十隻妻妾,形成一個臨時家庭,追逐在荒原,盡情嬉戲,這時雄藏羚羊的面孔變得越來越黑,進而進入婚姻的殿堂,奏響一年一度的生命序曲。交配期間,雄藏羚羊處於極度興奮的狀態,臉孔上的黑色也達到最深。交配期過後,雄藏羚羊身體消瘦,臉孔上的黑色也會漸漸變淡。雌羊懷孕後生活方式會發生明顯變化,它們把去年的小藏羚羊交給雄藏羚羊撫養,自己精心照顧腹中的胎兒。為了保全胎兒的安全,雌藏羚羊四處尋找隱蔽的環境活動。雌藏羚羊懷孕後6個月産仔,夏日來臨,就在産前約一個多月時,千萬隻懷胎雌羚,踏著冰雪,浩浩蕩蕩,從四面八方穿越荒漠,前往千里之外的“大産房”——太陽湖、卓乃湖周圍,繁衍它們的新一代。遷徙過程中相遇的雌藏羚羊結群而行,到達産仔地時,最大的群體數量可達3000隻以上。當上千頭乃至幾千頭一群的藏羚羊從那亙古莽原上走過時,天地為之動容。産仔開始後,狼、禿鷲等天敵動物也比較集中地在藏羚産仔場所附近遊弋和徘徊,伺機捕食大小藏羚羊。

  藏羚羊的遷徙,行程1600多公里,僅次於非洲的角馬遷徙和北美的馴鹿遷徙,與其他物種的遷徙不同的是,它們是一種生殖遷徙,從低海拔遷徙到高海拔區。當它們來到湖泊濕地時,不是為了覓食,而是為了生育産崽。至今人們還未能掌握藏羚羊為何從環境條件較好的低海拔區遷徙到環境嚴酷的高海拔區。也許那裏更安靜、更安全。當幼小的生命在濕地草場度過一個多月之後,待雌羚體力恢復,藏羚羊母子群開始了千里回遷之路,它們必須在風雪到來之前返回原來的生活區,它們要返回原路去尋找自己的丈夫和孩子的父親,這是藏羚羊獨一無二的尋親之路,是自然界中充滿人倫情懷、悲歡離合的奇觀。

  在青藏高原,曾經有數百萬隻藏羚羊安詳的繁衍生息。自上世紀八十年代以來,生態環境的改變及人類活動的影響,迫使藏羚羊和它的朋友野牦牛、藏野驢、藏原羚等野生動物,向生境更加惡劣的無人

  區退縮,每種動物的數量都急劇下降。尤其是藏羚羊,由於其絨毛輕柔細軟,可以織成輕如鴻羽的時尚華貴的披巾“沙圖什”,而受到國際市場的青睞。“沙圖什”是波斯語,意思是“絨之王”,由於十分珍稀和品質無與倫比而非常名貴,其價格也極其昂貴,以至驅使一些貪婪冒險的人,將一支支黑洞洞的槍口對向藏羚羊,進行殘酷獵殺。

  青藏高原上的藏羚羊群隨著人類的侵入漸漸退出了人們的視野,尤其是西部大淘金的狂潮使藏羚羊遭到了滅絕性的殺戮。有位哲人曾經説過,地球上每次野生動物群的消失,無不與採金有關。德國著名記者洛爾夫·溫特爾在他《上帝的樂土?》一書中對北美大草原上的那一段歷史做過這樣的描述:“在印第安人世世代代精心保護的北美大草原上的野牛群隨著歐洲殖民統治者的侵入漸漸退出了人類的視野,尤其是西部大淘金的狂潮使野牛群遭到了滅絕性的殺戮。”同樣,青藏高原的藏羚羊的急速消失也與上世紀80年代的西部大淘金有直接關係。在改革開放初期,禁錮在有限的耕地上刨食裹腹而始終吃不飽肚子的農民,開始大規模涌向可可西裏無人區為主的高原腹地採金,他們夏秋季節採金,漫長的冬日裏他們守護著自己的金窩子,等待來年冰雪融化時再採。起初他們只是用護衛金窩子的火藥槍打食藏羚羊,把藏羚羊作為不花代價的食物。當他們發現藏羚羊身上的絨比黃金還金貴時,便放棄艱辛的採金,購來汽車、非法盜買來槍支進行大規模盜獵。在不到十年的時間裏,可可西裏的藏羚羊由6萬多只減少到不足3萬隻。

  在那血腥的年代裏,在高原上流傳著一個藏羚羊跪拜的悲切故事。那時,經常在青藏線上跑車的人總能看見一個肩披長髮,留著濃密大鬍子,腳蹬長統藏靴的老獵人在青藏公路附近活動。那支磨蹭得油光閃亮的杈子槍斜挂在他身上,身後的兩頭藏牦牛馱著沉甸甸的各種獵物。他無名無姓,雲遊四方,朝別藏北雪,夜宿江河源,餓時大火煮藏羚羊肉,渴時一碗冰雪水。獵獲的那些皮張自然會賣來一筆錢。他除了自己消費一部分外,更多地用來救濟路遇的朝聖者。那些磕長頭沿千里青藏線去拉薩朝覲的藏家人,心甘情願地走一條佈滿艱難和險情的漫漫長路。每次老獵人在救濟他們時總是含淚祝願:上蒼保祐,平安無事。

  殺生和慈善在老獵人身上共存,促使他放下手中的杈子槍是在發生了這樣一件事以後——應該説那天是他很有福氣的日子,大清早,他從帳篷裏出來,伸伸懶腰,正準備要喝一銅碗酥油茶時,突然瞅見兩步之遙對面的草坡上站立著一隻肥肥壯壯的藏羚羊,他眼睛一亮,送到府來的美事!沉睡了一夜的他渾身立即涌上來一股清爽的勁頭,絲毫沒有猶豫,就轉身回到帳篷拿來了杈子槍,他舉槍瞄了起來,奇怪的是,那只肥壯的藏羚羊並沒有逃走,只是用乞求的眼神望著他,然後衝著他前行兩步,用兩條前腿撲通一聲跪了下來,與此同時只見兩行長淚從它眼裏流了出來。老獵人的心頭一軟,扣扳機的手不由得松了一下,藏區流行著一句老幼皆知的俗語:“天上飛的鳥,地上跑的鼠,都是通人性的。”此時藏羚羊給他下跪自然是求他饒命了,他是個獵手,不被藏羚羊的悲憫打動是情理之中的事,他雙眼一閉,扳機在手指下一動,槍聲響起,那只藏羚羊便栽倒在地,它倒地後仍是跪臥的姿勢,眼裏的兩行淚跡也清晰地留著。

  那天,老獵人沒有像往日那樣當即將獵獲的藏羚羊開膛、扒皮。他的眼前老是浮現著給他跪拜的那只藏羚羊。他感到有些蹊蹺,藏羚羊為什麼要下跪?這是他幾十年狩獵生涯中惟一見到的一次,夜裏躺在地鋪上他也久久難以入眠,雙手一直顫抖著……

  次日,老獵人懷著忐忑不安的心情對那只藏羚羊開膛扒皮,他的手仍在顫抖,腹腔在刀刃上打開了,他吃驚得出了聲,手中的屠刀咣當一聲掉在地上……原來在藏羚羊的子宮裏,靜靜臥著一隻小藏羚羊,它已經成形,自然是死了。這時候,老獵人才明白為什麼那只藏羚羊的身體肥肥壯壯,也才明白它為什麼要彎下笨重的身子向自己下跪,它是在求獵人留下自己的孩子的一條命呀!

  天下所有慈母的跪拜,包括動物在內,都是神聖的。老獵人的開膛破腹半途而止。當天,他沒有出獵,在山坡上挖了個坑,將那只藏羚羊連同它那沒有出世的孩子掩埋了。同時埋掉的還有他的杈子槍……

  從此,這個老獵人在草原上消失了,沒人知道他的下落。

  在被譽為人類禁區的可可西裏一望無邊的草原上,一個蒼老的身影在慢慢的移動……他就是當年的那個槍殺母藏羚羊的老獵人。

  他的背浹流出了汗,被陽光普照著。他真的很累,皮膚呈現出了黃黑色,眼角那皺紋顯得越來越明顯了。汗水濕潤了他的衣服,他用手擦了擦自己的額頭,眼睛注視著藍藍的天空,突然間,他露出了欣慰的笑容。他背著籮筐,正準備上山採草。他瞪了瞪眼,慢慢的爬上山。他採完草後,下坡了,一個不小心,他滑了下去,跌倒在地上。右腿被劃傷了,形成了一個大口,血流了下來,他走過的地上沾滿了鮮血。他忍著撕心裂肺的苦痛,來到了一個小草屋旁,他的腦子裏卻又想起幾年前藏羚羊跪拜的事了。自從那件事發生過後,他的家就搬到了這。他的眼角漸漸濕潤了,一隻小獵狗跑了出來,來到了他的身邊。這是老獵人收養的一隻小狗。除了這只小狗以外,老獵人還收養了許許多多被母親遺棄或被狼咬傷的小藏羚羊。小藏羚羊們紛紛來到老獵人的身邊,老獵人笑了笑,拿來草喂他們吃。

  這個悲切的故事一直在藏羚羊生活的可可西裏傳説著。

  除了人類的槍口,狼是藏羚羊的主要天敵,常以窮追的方式捕食藏羚羊,幼齡、年老、受傷的藏羚羊往往葬身狼腹。此外,禿鷲等猛禽對藏羚羊特別是初生幼羚的威脅很大。面對兇殘的狼群,藏羚羊禦敵的主要本能是奔跑,由於有強健勻稱的四肢,藏羚羊具有特別善奔跑的優點,奔跑速度可達每小時70公里,即使是妊娠期滿臨産的雌藏羚羊,也會以較快的速度疾奔,這在其他草食動物中是少見的。藏羚羊之所以能在高海拔地區奔走如飛,是因為在前體兩側和臀部兩側的皮下藏有4個“噴氣式”氣囊,奔跑時4個氣囊會噴出大量氣體推動身體前移。同時,藏羚羊的肺臟遠大於藏原羚等動物,肺活量大使藏羚羊具備了抗缺氧的功能。雖然藏羚羊善於奔跑,但永遠也跑不過盜獵者的子彈。面對走近自己的人類,藏羚羊充滿好奇,它們常常是先站著瞭望,接著邊走邊視疑,當人做出一些動作,它們覺察出有危險時,才撒腿向遠方跑出一段距離,然後就會佇立回頭張望,一旦再出現什麼動靜,便又繼續奔跑,或以繞圈子的方式返回原來的地方,繼續吃草或休憩。藏羚羊的這種習性,帶來滅頂之災。特別是小藏羚羊,在遇到狼或猛禽鷹鷲獵隼時,只能在土坎下把大腦袋緊緊地貼在地面,儘量將身體平伏于地,憑身體的保護色保全自己。由於天敵的危害,每年産生的小藏羚羊只有三分之一生存下來。

  藏羚羊的悲慘命運,引起中國政府和國際有關組織的高度重視,藏羚羊被定為國家一級保護動物。中國政府相繼頒布了保護藏羚羊的相關法律法令,保護部門採取了嚴厲打擊盜獵的行動。青海、西藏和新疆三省區,很快成立了可可西裏、羌塘高原、阿爾金山和三江源國家自然保護區,建起聯防聯控體系。青藏高原及周邊地區生態環境開始得到改善和恢復,藏羚羊棲息的地方,從此逐步恢復了原來的寧靜。可可西裏的藏羚羊由不足3萬隻,增加至6萬隻左右。可可西裏的槍聲消失了,高原精靈們可以自由自在的生活在美麗的可可西裏。

  藏羚羊以更高,更快,更強的精神,符合了人文奧運的理念,因而在2005年11月11日申吉成功,成為了2008年奧運吉祥物。每一個高原人曾為之感到驕傲。

  野生動物是人類的朋友,人類與動物和平相處,以昂揚向上的精神構建和諧的社會。凝望遠方那片太陽落下的地方,那片寧靜的雪原永遠是藏羚羊安詳的家園。

  (青海省林業廳野生動物植物和自然保護區管理局董得紅)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