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9日 星期六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評論:二戰結束70週年 日本應卸下歷史包袱

  • 發佈時間:2015-03-09 21:42: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馮武勇 劉秀玲  責任編輯:羅伯特

  “70年前,日本輸掉了戰爭。70年後,日本不應再輸掉良知。”這是中國外交部部長王毅在十二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舉行的記者會上回答日本記者提問時作出的回答。王毅外長用這番話奉勸日本卸下歷史包袱。

  9日,正在日本訪問的德國總理默克爾在東京演講時指出,正視歷史是德國重返國際社會的前提,二戰結束70週年對德日意義重大。

  王毅和默克爾的講話意味深長,發人深思。

  2015年,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70週年,也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週年。在這個特殊的年份裏,日本作為二戰戰敗國,能否真誠面對歷史,並在吸取慘痛歷史教訓的基礎上開創未來,備受矚目。

  然而,現實卻令人擔憂和警惕。從日本首相安倍晉三近期種種表態來看,輿論猜測他正在起草的有關戰後70年的“安倍談話”,有可能會對歷史問題“縮水”。這與安倍長期在歷史問題上的態度和認知有著極大的關係。

  20年前的一個夏天,日本國會眾議院表決通過執政聯盟自民黨、社會黨、新黨先驅聯合提交的“戰後50週年決議”。當時年僅40歲的新任議員安倍晉三缺席表決,理由是反對決議中提到“殖民統治和侵略”。在此之前,安倍作為保守勢力“終戰50週年國會議員聯盟”的一員,成功刪除了決議草案中的“謝罪”和“不戰”措辭。

  1995年8月15日,時任首相村山富市以上述決議內容為藍本,發表了反省殖民統治和侵略歷史的“村山談話”,並堅持加入了安倍陣營竭力抗拒的“謝罪”字樣。但就在“村山談話”發表同一天,日本右翼勢力集結的“歷史·檢討委員會”推出了歷史修正主義集大成之作《大東亞戰爭的總結》。安倍正是這一委員會的成員之一。

  2005年,日本國會表決通過“戰後60週年決議”。決議文中並沒有出現“殖民統治和侵略”,而是以“思及10年前決議”的表達方式“繼承”。即便如此,時任自民黨代理幹事長要職的安倍竭力反對未果後,再次在國會表決中退席。

  安倍2012年再次出任首相後不斷做出美化和歪曲歷史的言行,如“侵略無定義”論、“戰犯英靈”論,並反覆流露出要以“安倍談話”取代“村山談話”的意圖。

  2015年,日本在安倍任內迎來了戰敗70週年。但是,在安倍根深蒂固的歷史觀、憲法觀、戰爭觀的“三觀”陰影下,世人不能不擔心,即將出臺的“安倍談話”會不會變相歪曲歷史?

  為了減輕海內外輿論壓力,安倍最近口口聲聲稱要“總體繼承‘村山談話’”,但同時強調不會拘泥于措辭。而村山前首相不久前接受採訪時指出,他想不出有其他措辭可以替代“侵略”“殖民統治”。

  可以説,“安倍談話”無論將日本戰後“和平”“發展”“貢獻”説得怎麼天花亂墜,如果缺失“侵略”“殖民統治”等關鍵詞,那就等同於一篇歷史修正主義宣言。

  二戰結束70年了,但歷史問題一直困擾著中日關係,以及日本與在二戰中曾遭受日本軍國主義侵略和殖民統治的亞洲國家的關係。誠如王毅外長所説,是繼續背著歷史包袱不放,還是與過去一刀兩斷,最終要由日本自己來選擇。(記者馮武勇 劉秀玲)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