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9日 星期六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分析稱佳兆業重組條款或激起離岸債權人反對

  • 發佈時間:2015-03-09 00:00: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星雲  責任編輯:羅伯特

  北京時間3月9日晚間消息,據外媒報道,有分析師稱陷入困境的中國房地産開發商佳兆業集團可能會與其離岸債權人之間陷入爭鬥局面,此前該集團已經就25億美元的債務提出了重組條款,但這些條款會導致離岸債權人的情況比在岸債權人更糟糕。

  在週一早間與離岸債權人與分析師之間召開的一次電話會議上,佳兆業集團重申了該集團向離岸債權人提出的重組條款,並強調了清盤的威脅。佳兆業集團稱,如果與另一家房産開發商之間的援救協議以失敗告終,則離岸債權人只能拿回2.4%的投資。

  離岸債權人“可能不會接受第一份計劃,我認為未來將有某種談判”,標準普爾的信用分析師克裏斯托弗·李(Christopher Lee)説道。“按面值計算,(佳兆業集團)向在岸和離岸債權人提供的條款看起來是相似的,但(實際上)離岸債權人的情況更加糟糕。”

  佳兆業集團財務顧問華利安(Houlihan Lokey)的高級副總裁布蘭登·蓋爾(Brandon Gale)表示,該公司正在從佳兆業集團的債權人那裏收取“回饋”,並拒絕透露更多細節。代表佳兆業集團離岸債權人與該集團展開談判的法律事務所Kirkland and Ellis的合夥人尼爾·麥克唐納德(Neil McDonald)則尚未置評。

  標準普爾週一稱,該機構將下調已經是“垃圾級”的佳兆業集團信用評級,並下調其未償還債券的評級,前提是該集團按照目前提出的條款對其離岸債務進行重組。佳兆業集團的債券評級目前是“CC”,但標準普爾可能會將其下調至“D”,原因是該機構認為該集團目前提出的重組條款是一種“令人憂慮的交換要約”。

  佳兆業集團在上週日向香港證券交易所提交的一份監管文件中披露了重組條款,其內容包括將六筆已發行債券和可轉換債券的利率最多調低三分之二,以及將其到期時間延長五年等。雖然從結構上來説離岸債權人的地位次於在岸債權人,但有分析師指出,佳兆業集團向前者提供的條款看起來是有些“比例失調”的。

  “佳兆業集團所面臨的是流動性而非無力償還的問題。”瑞士銀行全球研究部門的分析師格倫·科(Glenn Ko)説道。“因此,我們對看到將債務到期時間全面延長五年的提議感到驚訝,並認為延長其到期時間是沒必要的。”

  佳兆業集團要求其離岸債權人在3月20日以前批准重組條款,該集團上周稱其計劃將中國在岸債權人的債券到期時間延長三到六年,並將票息利率下調至最低70%,也就是中國人民銀行所設定的基礎利率。目前,中國人民銀行的一年期基準貸款利率為5.35%。克裏斯托弗·李説道:“看起來債權人將被迫採取長期觀點,原因是它們將不得不在未來10年時間裏繼續對該集團進行投資。”

  有些離岸債權人正押注于一種可能性,即佳兆業集團可能會提供更好的重組條款,以便完成來自於另一家房地産開發商的援救計劃。融創中國計劃以45.5億港幣(約合36.7億元人民幣)的價格收購佳兆業集團的49.25%股份,然後從投資者那裏購買剩餘股份。佳兆業集團此前表示,這項計劃依賴於該集團的債務重組能力。

  “這只是個開局,同時也是一場‘懦夫博弈’。”據一名熟知內情的律師説道。

  據湯森路透統計的數據顯示,最近幾個月中從貝萊德集團到富達投資集團等20多家海外基金公司都持有佳兆業集團的債務,但不清楚目前還有多少基金還持有其債務。貝萊德集團到富達投資集團今天均拒絕就此置評。

  佳兆業集團稱,截至3月2日為止該集團的總現金餘額已經下降至19億元人民幣,相比之下2014年6月份為109億元人民幣,這是因為受到銷售禁令和資産凍結的影響。佳兆業集團稱,該集團將在2015年中期耗盡現金。

  佳兆業集團的困局是從去年年底開始的,當時深圳市當局禁止其在不提供任何理由的情況下出售旗下項目,而隨後該集團的多名高管都已離職,其中包括董事長郭英成。許多債權人都在郭英成離職以後要求佳兆業集團提前償還債務,而本地法庭則禁止其出售或凍結了該集團旗下的22個房地産項目和銀行賬戶。

  佳兆業集團此前宣佈其債務水準大幅上升,到2014年底達到了650億元人民幣,相當於2014年6月底的300億元人民幣的一倍以上。在週一是市場交易中,定於2017年到期的佳兆業集團美元計價債券的價格下跌8美分,至每美元51.4美分,其股價則最高下跌3.7%,至1.57港幣,隨後報收于1.58港幣。(星雲)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