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9日 星期六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黃其森:降息不會引發房價暴漲 北京被豪宅化成常態

  • 發佈時間:2015-03-06 08:27:23  來源:新華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本報兩會報道組 王麗新

  “一線城市房地産市場將回暖”,這是近日《證券日報》記者接觸的多位房企高層的共識。不過,昨日,全國政協委員、泰禾集團董事長黃其森向《證券日報》等媒體表示,2015年的房地産市場要比2014年好,但“我認為降息後房價並不會出現暴漲,將會比較平穩”。

  此外,《證券日報》記者還獲悉,黃其森此次在“兩會”提案中重點提出了商品房配建的保障房可異地建設或競拍專項資金、北京總價1000萬元以上住宅取消限購、自住型商品房可適時退出、開發企業歡迎不動産登記制度等多項建言。

  北京應取消千萬元以上住宅限購

  事實上,據《證券日報》記者了解,2014年以來,放開一線城市高端住宅限購的言論屢屢被釋放,包括有人建議在北京取消單價5萬元/平方米以上的商品房的限購,給“北上廣深”的限購政策松松土等。

  對此,黃其森認為,“雖然有道理,但不如以總價為標準更為合理”。他舉例表示,像北京這類城市,近年來也蓋了不少小戶型房子,如五六十平方米的戶型,以5萬元/平方米計算,總價約為300多萬元,這類房源是有不少需求的。但總價1000萬元以上的住宅是個門檻,不是一般普通消費者能承受的,這幾年北京每年頂多消化2000套至3000套,“這類房源的年銷量並不高,放開限購對市場影響並不大”,還能夠“去行政化,可以活躍市場,增加稅收”。同時,黃其森強調,對於一線城市可以適度放開限購,但並不是要立即全面取消限購。

  值得一提的是,亞豪機構市場總監郭毅向記者提供的數據顯示,今年開始,北京將會有大量“被豪宅”項目上市,其中既有城市核心區、單價15萬元╨平方米量級的頂級豪宅,也有位於近郊新城,單價6萬元-8萬元/平方米的區域標桿型樓盤,大量中高端項目都將集中涌入市場。

  對此,黃其森表示,今後隨著北京地價的上漲,5萬元-6萬元的房價水準將成為常態。從某種程度上來説,北京被“豪宅化”並不奇怪。目前來看,北京政府拍賣的土地動輒樓面價每平方米都不低於3萬元,甚至5萬元以上了,開發商只能往高端做,豪宅不做也要做,豪宅化或被豪宅化將是較為普遍的現象。鋻於此,限購鬆綁是豪宅銷售的出口,也是今后土地拍賣的出口。

  然而,即使未來北京被“豪宅化”將成為市場常態,社會更為關注的仍然是房價問題,尤其3月1日央行降息後,北京房價是否會出現新一輪暴漲。

  降息不會導致房價暴漲

  “從今年的市場來看,降息降準落地後,房地産行業總體要比2014年好。”黃其森向記者表示,經過一年多時間的消化後,與2014年市場出現斷崖式急轉直下的現象相比,開發商已經有了心理準備,能夠更好地適應市場。

  至於降息降準後會不會出現暴漲,黃其森稱,“我們認為房價不會暴漲,總體將會比較平穩,但開發商也並不能盲目樂觀”。從某種程度上來講,投資房地産要謹慎,市場分化將更加明顯,行業淘汰洗牌現象將加劇。

  黃其森認為,在經濟新常態下,開發商有地未必就能夠賺錢,甚至一些中小開發商要面臨出局。“目前來看,三、四線城市土地供應量太大,甚至個別二線城市庫存壓力也非常大。在這種背景下,以往開發商拿地後,有沒有專業運營能力都無所謂,只要享受土地升值就會賺錢。但現在情況不同了,想要有好的銷售業績,産品、服務以及創新能力等都非常重要”。

  除此之外,對於時下備受熱議的不動産登記政策,黃其森表示,開發企業歡迎不動産登記制度,不動産登記政策絕對不會導致中國房地産滑坡,或者更加聳人聽聞的“崩盤”。一些多套房源持有者可能會在短時間內將名下部分房源出手,但“拋售”不代表“甩賣”,更不意味著能左右市場大盤的走勢。真正影響市場掌握大盤的,依然是宏觀經濟形勢、金融政策與供求關係。而且從長期來看,這將有利於促進市場的健康發展。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