券商開展客戶“選馬”模式 經紀業務謀變
- 發佈時間:2015-03-06 08:34:48 來源:新華網 責任編輯:羅伯特
券商經紀業務競爭越來越激烈的情況下,近期,有券商開始探討開展客戶“選馬”模式,即讓中大型客戶直接參與“私募孵化”平臺,對於投資能力較強,符合評審標準的客戶進行“私募孵化”,幫其成立公司募集私募産品。據悉,該模式將是2015年該券商重點推動的經紀業務變革。
“初期構想是對於300萬至500萬元以上規模的客戶,根據其個人意願,可以參與公司的私募孵化計劃。若有一定規模的客戶,其投資能力確實較強,並且在一定時間段內能取得不錯的投資業績,經過公司的專業評估並與客戶相互協商,公司可以幫其募集私募産品。”深圳一家大型證券公司經紀業務部人士表示。
事實上,這種公司層面主要負責搭建平臺,而“讓能者居其位”的模式,並非券商首創。此前,基金業已經開啟這一模式。著名投資人邱國鷺在辭去南方基金公司投委會主席、投資總監職位之後,重出江湖之時,其在基金業首創私募平臺模式。邱國鷺遍尋各路投資高手,準備打造國內優質投資經理平臺。而中郵基金創造的基金經理工作室模式,目的也是在於創造優秀投資人平臺。
業內人士分析認為,在投資這一領域,優秀的投資者總是少數。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大型機構雖然花重金打造投資團隊,但實際情況是,最終成為優秀投資經理的總是少數。而與此同時,社會上各種民間股神卻層出不窮。這一矛盾現象看似矛盾,從概率上講卻是合理的。專業機構雖然花大力氣進行培養,但從全行業範圍看,公募、私募、資産管理公司等從事投資的人數不過是上千人,而國內投資A股的人數在低迷期超過5000萬,活躍期甚至可以上億。雖然業餘散戶多數難以戰勝專業投資經理,但以巨大的基數來看,總有部分個人投資者成為“股神”。
這正是前述大型券商開展客戶“選馬”模式的原因。據悉,從該深圳大型券商的客戶構成來看,其旗艦營業部500萬元以上客戶超過400人。“我們500萬以上客戶的規模比較龐大,從過往數據看,這些客戶中確實存在一些投資能力較強的個人投資者。從長遠來看,一些投資能力較強的個人投資者,其規模做大後多數都走向專業投資者或者募集資金髮行私募産品的道路。”該券商經紀業務部人士認為,與其等這些大型客戶自己出來發産品,還不如券商把自身的服務能力提高,提前為客戶進行量身打造,形成一站式私募服務,讓有投資能力的投資人專注于投資。對於券商自己來説,未來這些客戶成長起來後,也將是很好的機構客戶。
分析人士認為,在經紀業務競爭不斷加劇的情況下,券商提升專業服務,為客戶創造價值,才是提高客戶粘度和競爭力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