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6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今年設定7%增長目標符合經濟發展規律

  • 發佈時間:2015-03-06 05:13:14  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3月5日,十二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舉行首場記者會,國家發展改革委主任徐紹史圍繞“經濟社會發展與宏觀調控”的相關問題,回答了中外記者提問。

  經濟增長目標為何設定為7%

  今年前2個月,我國經濟保持低位運作,不少人對中國經濟增長産生了擔心和焦慮。

  徐紹史坦言,1月份,我國發電量、貨運量等指標處在低位,CPI增長0.8%,PPI也在回落。在這一情況下,一些人産生“中國經濟可能出現慣性下滑”的擔心是正常的。

  徐紹史分析説,1月份一些主要經濟指標表現差強人意,一是因為確實存在經濟下行因素;二是因為春節錯月導致去年1月份基數較高;三是因為今年氣溫高於去年,直接影響到能源的使用量。

  實際上,進入2月份,部分經濟指標特別是先行指數已開始小幅回升。其中,製造業PMI上升到49.9%,非製造業PMI上升到53.9%,出口先導指數上升到39.6%。“這些先行指數的上升,表明社會預期趨穩,市場信心在回升,對後期經濟走勢將産生積極影響。”徐紹史指出,儘管2015年經濟下行壓力不小,但利好也不少,信心不減。

  徐紹史表示,2015年政府工作報告將經濟增長預期目標設定為7%左右,這一目標充分考慮了經濟發展已經進入新常態,充分考慮了穩定經濟增長和推進結構調整的雙重需要,也充分考慮了就業、收入等民生要求,符合我國經濟中長期發展規律,也符合各方面的預期。

  “這一目標與完成‘十二五’規劃所確定的目標任務相銜接,較好地把握了穩增長與調結構的平衡點。”徐紹史表示。

  發揮投資作用不等於“強刺激”

  最近一段時間以來,國家發展改革委在多個場合提出了要推出投資“組合拳”,加大投資。根據外界估算,去年國家發展改革委推出的投資項目涉及資金超過7萬億元。因此,有媒體猜測,這是否意味著中國經濟新一輪的經濟“強刺激”即將開始。

  徐紹史對此回應説,世界經濟復蘇比較疲弱,國內經濟又面臨下行壓力,外需不可能有很大的改善,消費需求能保持平穩增長就已經不錯。因此,拉動經濟增長還需發揮投資的關鍵作用。

  “充分發揮投資的關鍵作用,就要解決好投什麼、誰來投、怎麼投這3個問題。”徐紹史説,現在的投資不完全是傳統意義上的“鐵公機”,而要根據經濟社會發展的需要,主要用於補短板、調結構、增加公共産品和公共服務的供給。基於這一考慮,國家發展改革委在2014年推出了7大工程包和6大消費工程。

  “把這些投資看作是‘強刺激’,是外界對發揮投資關鍵作用的誤讀。”徐紹史説,中國國家大,又處於工業化、城鎮化的過程中,投資的領域很大,投資的潛力也很大,在一些需要投資的領域加強投資是理所當然的,並不存在“強刺激”的問題。

  記者了解到,這些投資項目力推政府和社會資本的合作,政府通過購買服務、股權合作、共同投資等方式,與社會資本實現利益共用、風險共擔。

  “去年,我們也給各地印發了政府與社會資本合作的指導性文件,並印發了合同範本,以大家通常稱為‘PPP’的方式來推動合作。”徐紹史説。

  “現在還有兩件事很重要,一是政府必須把一些現金流比較充裕又有穩定回報預期的好項目拿出來,讓社會資本、民間資本參與;二是政府要進一步深化投融資體制改革,與政策性金融機構、基金、社保、保險、信貸,以及社會上的各種投資基金和投資公司加強合作,來共同擴大投資的規模。”徐紹史表示。

  新常態下宏觀調控要有新作為

  面臨嚴峻複雜的國際經濟形勢,以及國內艱巨繁重的改革發展穩定的任務,宏觀調控正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2013年,我國創新宏觀調控實施了區間管理;2014年,又進一步創新地推出了定向調控和結構性調控,這對經濟平穩增長髮揮了積極作用。

  “宏觀調控在新常態下有新作為,這是我們最核心的任務。”徐紹史説,基於這樣的考慮,國家發展改革委將經常性地加強對經濟走勢的預測監測,加強相應的政策措施的預研儲備,分析和研判一個時期經濟的走勢、態勢及趨勢,並及時向黨中央、國務院提出政策建議。

  徐紹史表示,在新常態下改善宏觀調控,必須做到“三個調適”:一是要調適理念,要堅持發展是第一要務,把握好穩增長、調結構的平衡點,既要抓住時機,加快結構調整,同時又要防止經濟出現慣性下滑;對經濟的波動要保持戰略定力,但也不能掉以輕心,應加強微調、預調,確保經濟運作在合理的區間。二是要調適政策,高度關注宏觀經濟的平穩運作,區分經濟平穩增長、經濟波動、經濟趨勢性下滑這3種情況,準備相應的、對應的政策措施。三是要調適評價分析方法,應用大數據雲計算,以及多種分析評價方法來分析經濟運作情況,掌握新常態下經濟運作的新特點,探尋新常態下經濟運作的新規律。

  “今年經濟下行壓力很大,發改委整個系統都要很好地發揮作用,著力抓好新的增長點,包括新興産業、新興業態、新的模式和新的産品;抓住綜合改革實驗區、自貿試驗區、自主創新示範區等新增長極;抓好‘一帶一路’這一新增長帶。”徐紹史説。

  國家發展改革委要自我革命

  2014年,國家發展改革委出臺了一批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的頂層設計,出臺了一批標誌性、關鍵性、引領性的改革方案,一批多年想改而沒改動的方面、一些難啃的骨頭在去年已經有了重大突破。

  “在這個過程當中,國家發改委也在積極做好自身的改革。”徐紹史説,儘管社會上對國家發展改革委有“重發展、輕改革”的看法,國家發展改革委也在不斷強化自身改革,包括審批制度改革、核準制度改革、投融資體制改革、價格改革等。

  徐紹史透露,目前,國家發展改革委正在精簡審批、規範仲介、並聯核準,準備在今年年底實現把30多個部門的前置審批簡化為兩到三項的前置審批,其他審批事項一律搬到網上進行並聯審批,以縮短審批時間。同時,還將把仲介服務拿到網上公示,使哪些仲介機構提供服務、收費是多少、時限是多少一目了然。

  “如果今年能夠實現這個目標,將是一次重大的革命。”徐紹史説。

  在投融資體制改革方面,2014年,國家發展改革委拿出了80個示範項目來吸引民間投資,草擬了創新重點領域投融資機制改革的指導意見,國務院已經通過。此外,國家發展改革委和財政部還設立了新興産業創新引導基金和製造業支援基金。

  2015年,我國將進一步加強價格改革的力度,形成更好的價格機制來推動經濟社會的發展。

  “只有動真碰硬、自我革命,這樣才有可能不斷推進和深化改革。”徐紹史説。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