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委員熱議農村學子的“知識無力感”
- 發佈時間:2015-03-05 14:51:00 來源:中國農業資訊網 責任編輯:羅伯特
春節期間,《一位博士生的返鄉筆記》在社交媒體爆紅,博士發出“知識在鄉村顯得無力”的嗟嘆,也引起了社會上的大討論。
從“讀書無用論”到“知識無力感”,折射了當下年輕人特別是農村學子的種種困惑和迷茫,而為何越來越多跳出“農門”的學子,懷著“鄉愁”,卻又對回到家鄉“望而卻步”?兩會期間,在代表委員中也引起了關於“知識無力感”的討論。
從“讀書無用論”到“知識無力感”,為什麼?
在“知識無力感”之前,早有“讀書無用論”之説,且在農村的呼聲更為強烈。
來自基層的人大代表、貴州省貴陽市烏當區新堡鄉王崗村黨支部書記花全告訴記者,王崗村是一個布依族村寨,近年來,只有2名大學生返回農村工作。而現在,僅剩一人還在堅持。
“這名大學生是從幼師畢業後回來的,現在村裏負責社會保障工作。工資太低,專業不對口,我很擔心哪一天她也會辭職。”花全一臉無奈。
21世紀教育研究院副院長熊丙奇認為,“知識無力感”更準確地反映當前大多數農村年輕人對知識的態度。在大眾教育的今天,中國18—22歲的同齡學生中,已有34.5%的可以上大學,但不少農村大學生讀完大學後,在城市裏並沒有獲得體面工作、回鄉也沒有衣錦還鄉感,甚至不如他們那些沒考上大學的同齡人混得好,這就導致從表面上看讀書、知識似乎無用和無力。
不少代表委員指出,無論是“讀書無用論”還是“知識無力感”都是一種在致富饑渴面前的短視,雖經不起歷史的推敲,但在一些歷史時期有其生長的土壤。
“知識無法做到馬上換取等量的財富,但知識會在人生在長跑中成為走向成功最重的砝碼。”全國人大代表、天津農學院院長邢克智認為,感到“知識無力”,只是博士回到家鄉,與同齡人對比後的一種暫時的失落。然而,能改變命運、讓知識“給力”的,起止一份“文憑”這麼簡單?大學教育所賦予的能力和素質的培養,加上實踐與個人的努力,長遠來看,獲得知識的人才是最“有力”的。
是知識“無力”,還是農村“無力”引來有知識的人?
一直以來,受傳統城鄉二元結構的影響,大量的農村青年考上大學後,卻不甘於回到鄉村工作,跳出“農門”成了大多數農村學子的人生追求。
河北大學青年發展研究中心2010年曾開展一項關於“農村籍大學生就業意向”的調查,成功訪問了北京、江蘇、河南、河北等地15所高校約500名農村籍大學生。結果顯示,在受過高等教育的農村籍大學畢業生中,93.8%的人把城市作為首選工作地點,不足7%的人首選願意回到縣城、城鎮或農村工作,而明確表示願意在農村就業的不足2.6%。
農村條件艱苦、待遇低,加之高校擴招以來,就業壓力加劇,農村人才匱乏的局面愈演愈烈。
對此,有學者提出,“知識無力感”的困惑在於學無所用,只有打破當下以升學為主的教育模式,才能真正讓知識“給力”起來。
農村到底需要什麼樣的知識來建設和服務農村?長期在農村有調研經驗的邢克智代表認為,方方面面知識都需要,特別是與農村經濟緊密相關的種養殖業、食品加工業,以及社會管理方面。“有專業又懂農村,才是農村最亟需的人才。”邢克智説。
“從王崗村的實際來看,現在特別需要懂農村經濟和社會管理的大學生,但多年來一直引不進來。”花全代表向記者介紹,“在貴陽當個保安都一個月2000多元,誰又肯來偏遠鄉鎮掙1000多元呢?要提高農村對人才的吸引力,關鍵還得提高人才待遇。”
專業對口的“知識”回鄉創業,成功便是“分分鐘”
全國政協委員、民建廣西主委錢學明認為,不能狹義地説,農村出來的大學生就一定要回到家鄉,但具有與農村發展相關知識背景的大學生,特別是有科研能力的碩士、博士生,如果肯于回鄉創業,將知識用在家鄉土地的建設上,極而言之,“成功將是‘分分鐘’的事!”
“農村出身的大學生大多數都有報效家鄉的意願,但又不甘心一輩子再回農村生活。如果國家給予合適的鼓勵政策和出路,他們是樂於回到農村創業的。”邢克智早在十年前的兩會上就曾提出,國家可通過政策保障,鼓勵大學生畢業後到農村任職,工資待遇可參照或略高於公務員的標準執行,由國家財政支出等相關建議。
採訪中,多位代表委員還提出,除了體制改革和政策扶植外,觀念的引導也尤為重要。
“知識是不會‘無力’的,關鍵看個人的後期努力。高校要加強引導大學生摒棄陞官發財的世俗成功觀,大學生自己也要腳踏實地做好職業規劃,心無旁騖地把注意力聚焦到個人奮鬥上。”錢學明委員説。
“從農學院畢業、帶領農民種植藍莓獲得成功的大學生村官楊代顯,就是大學生到農村創業的優秀代表。把知識與實踐相結合,不懈奮鬥,農村學子仍可以走出一片屬於自己的天空。”邢克智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