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9日 星期六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服務套餐多樣化讓農戶自主選

  • 發佈時間:2015-03-05 07:31:42  來源:農民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家中有糧,心裏不慌”,農民對土地難以割捨的眷戀之情,是現在土地流轉難的重要原因。但種田效益低下,農民種田打工難兼顧的實際,又是農民增收致富路上的一大阻力。有“魯南糧倉”美譽的山東臨沂市郯城縣,近年縣農業綜合開發辦公室在土地託管方面深入探索,力推土地託管集中,以求實現糧田的規模化、集約化、現代化生産。

  農戶眼裏環節、季節、全程3種託管各有所長

  土地託管起源於郯城縣育新農機服務專業合作社的農機社會化服務。合作社發起人楊愛友説:“由於合作社的‘抱團’作用發揮明顯,引起了不少農民的關注,服務對象不斷增多,作業範圍逐步擴大,我們就逐漸走上了代耕代收之路。”歷經多年探索,目前郯城形成了“功能表(環節)式託管、季節性託管、全程式託管”3種託管套餐模式並存局面,農戶可自主選擇。

  功能表式託管又叫環節式託管,即農戶在糧食生産過程中,可選擇合作社為其提供關鍵作業環節如耕地、收割、播種等的機械化服務,服務結束後由農戶驗收作業品質再結算費用,日常田間管理由農戶自己承擔,這種模式的服務一般臨時約定,不用簽合同。對土地用情至深的“老把式”們,對這種集中在機耕、機種、機播等環節的功能表式託管情有獨鍾。

  季節性託管是由合作社提供從播種、施肥、收穫等糧食生産過程中的季節性機械化服務,需要和農戶簽訂作業合同。一種方式是“農戶將種植作物的單季生産環節託付給合作社,到收穫時,合作社將收穫總量的40%左右返給農戶,其餘作為合作社收入。”另一種方式是“在作業過程中種子、肥料、農藥是由農戶自己購買,每畝向合作社交納一定的服務費,收穫糧食歸農戶。無力或無意于土地的農戶,更傾向於季節性託管。育新合作社2014年採用這種模式,對109戶的643畝土地進行了託管。”育新水稻農機化服務農民專業合作社理事長楊愛友説。

  常年外出打工的的農戶,則垂青全程式託管。農戶將土地委託給合作社管理,合作社提供從種到收全程服務,收穫時按每年每畝給予農民800斤左右的糧食作物,楊集鎮南湖裏村村民朱武軍常年外出務工,他選擇的是合作社全程式託管。“這種託管又有一點像土地承租似的。”朱武軍説。對這種“離鄉不丟地,不種有收益”的土地託管方式,老朱很是滿意:“以前自己種地,一畝地的年凈收入約800元錢。託管給合作社後,每年每畝能獲得800斤左右的糧食作物,關鍵是我騰出了時間從事建築裝修,一年的打工收入就有8萬元。”“與季節性託管的最大區別,採用全程式託管後,合作社有了生産決策權。”合作社社長高永説,“經營權的委託時間不定,農戶可以根據實際情況,到時收回委託經營權,或者根據種糧收益情況,要求提高託管收益。”同時,在家種糧農機手每年收益也在4萬元以上,真正實現了“你在外安心打工掙錢,我在家為你種好田”的種糧農民致富夢。高永合作社管理的6000畝田地中,有1200余畝土地採取的是全程式託管。

  社員的收入與單純自種自收相比高低已現,合作社的收益也很明顯。降低生産成本、提高收益率是合作社經營發展的利器。2013年,育新農機合作社和舜耕農機合作社共同承擔了山東省農機化創新項目——水稻插秧機械化,取得了每畝增産30.7公斤的顯著效益。目前,郯城縣農機合作社已經發展到46家。

  多種託管幫農民“離鄉不丟地,不種有收益”

  郯城縣農業綜合開發辦公室主任任士剛介紹,3種託管模式皆不改變土地用途,並保留農戶土地承包權。土地入社和託管後,農戶主要勞動力從土地中解脫出來,可以外出務工或從事第三産業增加收入。同時託管後科學的種植方式、有效的田間管理和先進的機械耕種收割以及生産資料的價格優勢,實現了土地的更大效益。託管解決了當前“誰來種地”的問題,闖出了一條糧食增産、農民增收、多方共贏的新路子。

  土地託管合作社為外出務工農民“託管”土地,把主要的勞動力從土地中解脫出來外出務工或從事第三産業,解決了因農戶主要勞力外出務工或從事工商業造成土地生産經營粗放甚至撂荒的狀況,提高了土地的利用率和産出率,同時這些農民又能得到土地收益,實現了打工收入和土地收入“雙豐收”。用入社農民的話説,土地託管合作社這種形式使他們“離鄉不丟地,不種有收益”。而土地託管合作社,把農戶土地集中連片起來統一經營,有利於發揮土地適度規模經營效益,提高機械利用率、勞動生産率和生産基礎設施利用率,降低機械使用、水電設施投入和勞動力用工等生産成本。有利於減少農業生産資料供銷環節,降低農資購買成本。有利於農業科學技術的應用,提高科學種田的水準。原本農戶自己種植一季水稻成本每畝要970元,而合作社通過集約化生産和科學化管理,每畝可降低成本245元,畝産量可提高200斤左右,深受農民歡迎。農民都高興地説:“靠著合作社種莊稼,種的都是省心田。”

  2014年,依託農機合作社,郯城土地託管面積逾30萬畝,佔全縣耕地總面積的26%。土地託管後,畝均降低生産成本200元左右,畝均增收糧食100多公斤,解放了10萬名農村勞動力,土地託管農戶每人平均增收3000元以上。王作彬邵長青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