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7日 星期四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外媒炒作中國軍費“兩位數增長” 中方強調防禦性國防

  • 發佈時間:2015-03-05 07:01:00  來源:環球時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環球時報綜合報道】“我們不是靠炮艦開路去開拓經貿的,而是完全去靠互利互惠的合作,甚至是讓利的合作。”昨天在十二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首場新聞發佈會上,大會發言人傅瑩談到中國國防預算增長時這樣強調。她透露,2015年預算草案建議國防費用的增長幅度大概是10%左右。傅瑩在記者會上還回答了反腐、改革、立法等中國民眾關心的問題,但許多西方媒體紛紛將焦點放到“中國軍費連續近兩位數增長”上。習慣性拿“中國軍事雄心”説事的同時,他們差點忘了與美國等西方國家相比,中國軍費佔GDP比重並不高。

  人大新聞發佈會4日上午11時在人民大會堂新聞發佈廳舉行。在持續約1小時20分鐘的發佈會上,傅瑩回答了15個問題。西方媒體最關注的則是軍費問題。“中國今年是否準備上調國防預算?如果上調的話,比例是否會超過去年?”面對路透社記者的提問,傅瑩回答説:“我這是第三次做新聞發佈會,每次外媒都要問軍費,據説我的前任也是如此,前任的前任也是如此,好像據説外媒到我們這個發佈會來,主要關心的就是軍費。”隨後傅瑩透露,2015年預算草案中建議國防預算的增長幅度大概是10%左右,和中央本級預算支出增長的建議水準差不多。她強調,中國作為大國需要有能夠保衛國家安全、保衛人民的軍事力量,讓老百姓放心,讓人民安心生産、安心生活。“中國的國防政策還是防禦性的,這是在憲法當中明確規定的。”

  這一數字迅速成為西方媒體關注的焦點。英國廣播公司稱,大會發言人透露2015年建議的國防預算增長幅度大概10%左右,略低於去年12.2%的增幅。2014年中國國防預算為8082億元人民幣,連同2015年約10%的增幅,將是連續4年兩位數增幅。法新社4日稱,軍費延續每年兩位數的增長,反映出中國巨大的軍事雄心。北京多年來一直以兩位數增加軍費開支,“並在與日本和其他國家的一系列領土糾紛中展示自身的軍事和經濟實力”。報道還稱,中國國防預算2013年增長10.7%,2012年增長11.2%,2011年增幅為12.7%。去年增長12.2%,這個數字引起地區和華盛頓的關注。

  “中國軍費增長不受經濟增長放緩制約”,路透社特意將中國國防預算增幅與經濟增速聯繫起來。文章稱,隨著中國加大對潛艇和隱形戰機等高科技裝備的投入,今年軍費增幅達10%,超過經濟增長速度。去年中國軍費達到1300億美元,僅次於美國。文章還稱,“中國軍力發展引發地區擔憂,特別是中國在東海和南海主權糾紛中採取了強硬立場”。專家認為中國軍費增長可能主要投向海軍反潛艦和建造更多航母。

  《日本經濟新聞》4日稱,以中國與鄰國在海上的摩擦為背景,中國軍隊以海空兩軍為中心正在逐年增加國防預算,“其中也反映出對抗提出重返亞太戰略的美國的強烈意圖,目前中國被認為正著手建造首艘國産航母。”日本官房長官菅義偉在4日下午的記者會上稱:“(中國軍費)去年就比前年有兩位數的增長,透明度也不充分,日本政府正留意這點……(具體數字)還沒有正式公佈,日方會持續關注。”

  對於外界有些人説三道四,中國海軍少將楊毅4日接受《環球時報》記者採訪時表示,中國軍費連續保持較高增長水準,但有幾點需要厘清。一是軍費的高增長,實際上補償式的,是補上以前的欠賬;二是跟國家安全戰略環境變化有關,雖然當今時代的主題是和平與發展,但中國仍面臨各種傳統威脅和非傳統威脅;三是中國軍費開支與國民開支相比基本上是同步的,我們並不是砸鍋賣鐵擴充軍費;四是我們在努力追趕與發達國家的差距,特別是武器裝備方面,但正如傅瑩強調的那樣,中國發展國防軍事有一個特點,就是在特殊的困難條件下,在西方的封鎖下,我們搞武器裝備自主研發,費用肯定是比有些國家直接從盟友那裏買要貴多了。楊毅説:“在可預見的未來,中國軍費還會漲,但我們不跟美國拼軍費,也不搞軍備競賽。”

  一些西方媒體也承認,與美國等國相比,中國軍費在GDP中佔的比重並不高。彭博社4日稱,2013年中國軍費開支不到經濟總量2%,低於美國3.8%和俄羅斯4.1%的比例。美國廣播公司稱,中國軍費開支目前仍然不到美國的1/3。《紐約時報》在文章中提到,中國軍費雖然世界第二,但遠落後於美國,而中國經濟總量“預計很快超過美國”。【環球時報駐美國、日本、南韓、德國特約記者 蕭達 李珍 李大明 青木 環球時報記者 劉暢 甄翔 柳玉鵬】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