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02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哪些科研“成果”堪稱“奇葩”

  • 發佈時間:2015-03-04 08:31:33  來源:中國民航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經過幾代科學家的努力奮鬥,人類社會才能在最近幾十年裏獲得飛速發展。不過,科學研究也不總是像牛頓、愛因斯坦的研究一樣高大上,很多“成果”堪稱“奇葩”。那麼,有哪些科學研究看似無厘頭,卻跟公眾的生活還真有點兒聯繫呢?

  澳大利亞研究:男性是真愛“作”

  澳大利亞紐卡斯爾大學的科學家用研究告訴你:男性是真愛“作”!他們把研究寫成報告,發表在著名的《英國醫學雜誌》上。

  這些科學家的研究對像是“達爾文獎”的獲獎者。這可不是什麼有關科學研究的獎項,而是為了紀念“以超出常理的白癡行為方式毀滅自我,為改善全人類基因庫作出貢獻”的人。通俗點説,就是“作死”。舉個例子,有人寄出一份炸彈郵件,因為沒貼夠郵票被退回,結果他當場打開查看,被炸死。

  研究人員發現,在“達爾文獎”創建的20年間,共有318名單獨候選人參與評選,其中282名是男的!紐卡斯爾大學博士丹尼斯·倫德萊姆説:“我們把無意義的、沒有任何回報,且同時非常危險甚至致命的冒險行為稱作愚蠢的冒險。”

  他也搞不清為什麼男性喜歡“作死”,也許是為了贏得旁人敬畏的目光,也許是為了獲得今後吹牛的談資,但太“作”的結果就是,沒有以後了。

  美國研究:養女才防老

  俗話説,養兒防老。真的嗎?美國普林斯頓大學一項研究顯示,養女才防老,在有兒有女的家庭中,照顧老人的責任大多由女兒承擔。

  研究人員分析了美國從2004年開始的一項針對2.6萬餘名50歲以上老人的多年跟蹤調查的數據,發現女兒照顧老人的時間平均每個月達到12.3小時,兒子僅5.6小時。

  美國哥倫比亞廣播公司(CBS)援引報告作者普林斯頓大學社會學系研究生安傑莉娜·格裏戈葉娃的話説:“在對年邁父母的照顧上,女兒每個月所花時間是兒子的2倍多,或者説多花將近7小時。”

  研究還顯示,在有兒有女的家庭中,性別是子女承擔看護父母責任多寡的唯一重要的影響因素。“兒子如果有姐妹,看護工作就相對減少;反之,如果女兒有兄弟,看護老人的時間就增加。”格裏戈葉娃説,“這意味著兒子們把看護父母的責任移交給姐妹了。”兒子大多在沒有姐妹或配偶的情況下才介入看護工作。

  格裏戈葉娃説:“顯而易見的事實是,美國多數老人的看護工作是在家中由家庭成員無償承擔的,通常是成年的女兒。”她認為,出現這種情況的原因可能是女性通常自小承擔照料者的角色;此外,老人如果是女性,由兒子照料可能覺得不方便。

  她説,儘管男性越來越多地分擔家務和照看孩子,但在護理老人方面仍存在明顯的性別差異。

  據悉,格裏戈葉娃將在舊金山召開的美國社會學學會年會上公佈上述研究結果。

  英國研究:丈夫陪産或加重産婦痛感

  不少女性希望自己分娩時,丈夫能夠陪伴在側。但英國科學家的最新研究表明,丈夫陪産不僅無助於減輕産婦疼痛感,還可能加重痛感。

  研究人員對39名女性進行了實驗,比較她們在丈夫陪伴和離開兩種情況下對疼痛的感受。

  研究人員用鐳射脈衝刺激這些女性的手指,監控她們的腦電波變化並要求她們對自己感受到的疼痛程度打分。

  實驗結果顯示,相比伴侶離開的情況,這些女性在有人陪伴時感到的疼痛並沒有減輕,其中多人的痛感反而增加。

  研究人員之一、倫敦大學學院博士凱特琳娜·福托波盧説,這項研究成果表明,是否選擇丈夫陪産應因人而異,主要取決於産婦個性和對疼痛的處理方式。

  該研究報告已在《社會認知與情感神經科學》期刊上發表。

  (原載新華網)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