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1月27日 星期三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從“電飯鍋焦慮”中尋找革新動力

  • 發佈時間:2015-03-04 04:52:00  來源:人民網  作者:萬 宇  責任編輯:羅伯特

  原標題:從“電飯鍋焦慮”中 尋找革新動力(域外聽風)

  當年不信任國産貨的南韓人,現在已成為了愛用國貨的代表。推動這個變化的,是社會的發展、企業的努力,也是輿論正視問題的結果

  春節期間,日本電飯鍋、馬桶蓋賣斷貨的新聞引起了很大爭議。有評論直指這擊中了中國製造的“痛點”,馬上就有人站出來,説中國小家電其實跟日本産品品質差距不大。

  這讓我想起近鄰南韓也曾有過的“電飯鍋焦慮”。1983年的南韓剛開始放開海外旅遊,釜山的一個民間組織“主婦教室”前往日本進行民間交流,回國時購買了大量的日本産品(當時合計約3000美元),包括電飯鍋、吸塵器、卡帶錄音機、相機、皮草等,被日本媒體報道。此事驚動了南韓社會,輿論認為這種行為令國家蒙羞,購買的日本産品被作為走私沒收並罰款,該團體還被其上級組織取締。

  此事引發了南韓媒體的連續報道。《東亞日報》1983年2月10日以《日制電飯鍋》為題,介紹了當時南韓民眾對日本産電飯鍋的追捧,“進入金浦機場海關的旅客幾乎人手一個日本電飯鍋。”“去年一年旅客帶回的電飯鍋超過1.5萬個,每天都有40至60台由旅客從日本帶回。”有南韓主婦評價:“日本電飯鍋裏的米飯三天都不會變味,國産的過一天就不行了。如果國産的好,誰會去買外國貨啊?”當時在市面上出售的日本電飯鍋為13萬韓元,國外購買需8萬到10萬韓元。而當時的南韓國産電飯鍋只賣4萬韓元左右。

  主流製造業界最終承認,南韓國産的電飯鍋確實不如進口的品質高,品種也相差不少,但同時,也説出不少苦衷。原來,日本製造的電飯鍋品質確實高,但價格也是南韓國産貨的幾倍。南韓家電也並非技不如人,相同的産品也能製造,但當時南韓業界普遍認為,生産貴的電飯鍋沒有銷路。“電飯鍋焦慮”出現後,南韓製造業界認識到,國人的支付能力和生活品質在發生變化,必須正視這些新的需求,積極開發新産品。這次輿論事件,也成為産業轉變的重要推手。

  30多年後,同樣的議論從南韓移到了中國。而經過30多年的發展,南韓人已經不再偏好日本電飯鍋,其國産品牌反而成了中國遊客青睞的對象,在南韓機場常能看到拎著家電箱子的中國遊客。當年不信任國産貨的南韓人,也成為了愛用國貨的代表。而推動這個變化的,是社會的發展、企業的努力,也是輿論正視問題的結果。

  社會需求決定了社會生産,但社會生産常常滯後於需求。在不放棄民眾對價廉商品需求的同時,更需要關注新的社會需求。中國一部分富裕起來的人們,追求更好的産品和更個性的服務,不惜用腳投票。在日本,上萬元人民幣的電飯煲並不在少數,有些廠家更是生産了全手工鐵質內膽。這些産品在激烈的競爭中,都有自己的核心內鍋技術,也都有各自的鮮明特點。也許可以説,日韓的技術已經不具有巨大領先優勢,但是他們對産品差異化精細化下的功夫,製造業正視需求變化的“偏執”,仍然值得我們思考。

  中國人對新技術産品的熱情,讓許多外國人羨慕。西方媒體常因此呼籲本國政府補貼新産品,爭奪中國消費者。歐洲工商管理學院教授保羅·埃文斯説得好,“人不是不喜歡變化,而是討厭自己被改變”。緩解電飯鍋焦慮,南韓用了20多年,中國肯定不需要這麼久。關鍵在於,我們有沒有正視需求升級、求新求變的敏銳和勇氣。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