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1月24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評論:彰顯央行降準效應應將流動性注入實體經濟

  • 發佈時間:2015-03-03 08:40:15  來源:新華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當前,世界經濟仍在複雜多變的迷霧之中,歐洲央行也于1月22日宣佈實施了貨幣量化寬鬆政策等。與此同時,國內經濟處於結構深度調整、産業轉型升級的關鍵時期,經濟緊運作壓力有增無減。在此背景下,2月5日央行推出了降準措施。據初步測算,此番降準有可能使商業銀行增加8000億元左右的流動性供應。實際可能産生的效應究竟會如何?業內人士見仁見智。

  現在的實際情況是,一方面通縮的跡象和預期似乎在不斷加強,另一方面周邊商業銀行的信貸資金似乎又比較寬鬆。許多商業銀行因受地方政府性融資平臺公司清理規範和地方政府性債務規模控制等多種因素影響,信貸資源投放量增長放緩,流動性顯得比較充足。而對於廣大中小微企業尤其處於初創期的中小微企業而言,融資難、融資貴始終如雲遮霧罩,驅之難散,令人煩憂。

  當前關鍵的問題是,如何使降準所釋放的流動性能夠及時有效地注入需要資金的實體經濟,特別是急需資金的廣大中小微實體企業。這對於穩就業穩增長意義重大。

  筆者以為,為增強降準對經濟的刺激作用力度,需要監管部門加大對銀行貸款投向的監控和窗口指導,引導降準所釋放的資金真正用於支援實體經濟、中小企業,讓貨幣政策不但能托住經濟穩增長底線,也能更好地促進結構調整。與此同時,可以將有效降低企業運營成本(如稅費負擔等)從而增強企業發展能力、融資能力的相關政策措施,與央行降準的政策措施結合起來,爭取政策措施的協同效應。具體而言,當前可以考慮以下幾方面政策措施的配合運用。

  其一,本著國家強制性實施的基本社會保障制度應堅持廣覆蓋、低起點的原則,借行政事業單位實施基本養老保險制度等完善全國社會保障制度體系的重要契機,及時適度降低現行基本社會保障制度和住房公積金制度過高的“五險一金”費用繳交比例。通過合理降低企業尤其是廣大中小微企業人力成本,改善企業財務結構,增強企業的生存、競爭、發展以及融資能力,使更多的企業成為符合商業銀行信貸資源投放評審條件並且商業銀行願意合作、積極支援的對象,以此使降準釋放的流動性能夠更多地注入廣大需要資金的企業,促進實體經濟的健康穩定發展。

  其二,近年來,全國各地持續提高本地的社會最低工資標準,頻率過高、幅度過大地調增最低工資,也給經濟緊運作中的各類企業尤其勞動力密集型企業的發展及其吸納更多就業人員的積極性造成了一定的阻礙。因此,階段性控制社會最低工資調增的頻率與幅度,適當緩解企業人力成本過快上升的壓力,有利於維護與提升企業的生存與抗風險能力,有利於保持與增強企業的競爭與發展能力,有利於企業財務結構的改善與融資能力的提升,有利於企業從央行降準政策措施中獲得所需的流動性支援。

  其三,中小微企業在市場競爭中往往處於弱勢地位,融資難融資貴一直是其難以擺脫的魔咒與困境。借鑒新加坡政府對年營業收入不超過100萬新元中小企業免征稅收等有效做法,利用財稅改革的良好機遇,加大對實體經濟尤其是吸納大量就業人員的廣大中小微企業的稅收減免和融資風險補償力度。

  一方面,利用資訊化等現代高科技手段進行甄別與界定,對符合相關條件的中小微企業提供一定期限或一定條件的免稅優惠,以此增強中小微企業的盈利能力、發展能力和融資能力。另一方面,通過政府建立中小微企業向銀行融資的風險補償資金池及其制定規範透明的運作流程,以此降低中小微企業融資中對資金融出方可能造成的違約風險及損失。兩相結合,必將有利於切實提升銀行等金融類機構向中小微企業注入資金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有利於央行降準措施取得促進實體經濟發展的效應、達成穩就業穩增長抗通縮的願景。

  在國內外發展形勢複雜多變的今天,央行降準等貨幣性政策措施效應的彰顯,往往需要有減稅增支等財政性政策措施的協同作用,如此也許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ü綱 作者係經濟學博士,現供職于蘇州工業園區財政局。文章僅代表個人觀點)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