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9日 星期六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政策利好促雪地産業蓬勃發展

  • 發佈時間:2015-03-02 21:30:54  來源:國際商報  作者:王亞娜  責任編輯:羅伯特

  中國雪地産業經過前十年的積澱,目前正處於較快發展時期。近幾年,市場剛性需求的增加,促使以黑龍江亞布力滑雪場、吉林北大壺滑雪度假區為代表的一批新建、改建的滑雪場進入市場,給整個雪地行業帶來了“滑雪場+度假區+主題地産”的全新開發經營模式。北京申辦2022年冬季奧運會及國家對體育産業的重視,無疑成為雪地産業發展的新引擎。在2015亞太雪地産業論壇上,來自國內外的雪場經營者、投資人、設計師、戶外用品企業代表專注于雪地産業現存的問題,共同探討了中國雪地産業的可持續發展模式及戶外用品市場未來發展趨勢。

  據了解,2014年,國內滑雪人次突破了1000萬,滑雪場共有458家,有壓雪車的滑雪場有190多家,能提供好的滑雪服務和基礎設施完善的滑雪場有50家。即使很小的雪場也吸引著潛在的滑雪參與者。預計到2020年,國內滑雪人次將突破2300萬,滑雪場總數也將增長到650家。

  “過去20年中國體育産業蓬勃發展,在這種大的市場背景下,國家的政策扶持以及北京申辦2022年冬奧會的契機,必定會給産業帶來新的發展機遇,市場也會有大的增長。但政策扶持和舉辦賽事對於行業的發展和進步只能起到催化作用,對行業長期發展起決定性作用的還是消費需求和市場容量。”中蘭體育用品有限公司總經理李翔在2015亞太雪地産業論壇上如是説。

  “從某種意義上説,滑雪運動發展到今天,已從一項單純的競技體育運動項目轉變為普通人日常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逐漸成為人們的一種休閒度假方式。從2011年開始,中國滑雪市場出現一個新的轉變,之前是單身人群結伴而行,在離中心城市不遠的滑雪場進行消費,而後當日返回。之後開始出現以家庭為單位、帶小孩到山地度假村去體驗滑雪的趨勢,這就促使滑雪場開始涉及餐飲、住宿、娛樂等項目的開發與運營。”北京萬達文化産業集團有限公司滑雪業態負責人伍斌説道。“以前國人來滑雪場,滑完就離開了。現在更多的人把滑雪當做一種休閒方式,這就需要滑雪場提供一個休息、放鬆、喝茶的休閒空間。然而,目前國內大多數滑雪場並沒有這些服務設施,而且雪道和服務體系是完全分離的兩個部分,辦理滑雪手續的基地空間特別小,如果接待大的團隊就容易把通道堵死,這存在很大的安全隱患。”北大壺滑雪度假區執行總裁何平説道。

  何平認為,造成國內滑雪場存在各种經營問題的根源在於設計雪場時過多地參考國外經驗。國外大雪場往往都在山區,消費人群選擇住在滑雪場的配套酒店。而國內雪場有的離中心城市很近,有相當一部分人群需要當日往返。“不考慮或者放棄這部分消費人群的感受和需求是不科學的。這不僅是運營者的責任,更是設計師的責任。所以,作為設計公司,在設計開始之前要將滑雪場的運營模式和盈利模式考慮進去,同時,不能只關注雪場的技術指標和照搬國外的設計思路和模式,應該因地制宜。”何平説道。

  對於産業未來的可持續發展模式,李翔表示,企業應該潛下心來研究消費者的需求和做好産品,用戶需要什麼,企業、品牌就應相應地給用戶最完美的體驗、最佳使用感受和最高性價比的産品和服務。何平認為,滑雪産業未來的發展絕不能再走過去的單打獨練的模式,必須形成多種業態的融合,滑雪場、度假區、主題地産、滑雪裝備製造業、滑雪場設備製造業、設計公司和媒體強強聯合,形成一個資訊共用的機制,才能抱團取暖,最大限度地調動社會需求。其次,滑雪産業的發展離不開政府相關部門的支援,政府主管部門或職能部門掌握大量企業無法獲取的資源,希望政府能夠公平、公正、科學、合理地對待産業在發展過程中所面臨的問題,幫助滑雪産業進行資源整合。再次,中國滑雪産業的發展缺少理論支援和理論體系,相關機構和研究人員應該建立一些學術研究項目,建立行業的統一標準,不斷規範行業的經營行為。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