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7月01日 星期一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北京商事制度改革落地生根

  • 發佈時間:2015-03-02 00:29:37  來源:中華工商時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3D列印技術是近兩年剛剛起步的高科技新興領域,清華大學在讀學生王世棟和他的團隊具備良好的研發能力,曾在實驗室內僅用一個月時間就獨立製造出一台3D印表機。但由於在繳納註冊資金、選擇經營場所等方面面臨較大的困難,一度將工商註冊計劃擱置。2014年3月開始施行的工商登記制度改革政策,幫助王世棟們將夢想照進現實。

  2014年3月3日,北京市工商局海淀分局當場受理核準了申請人王世棟“北京紫金立方科技有限公司”的登記註冊申請。作為改革後獲得北京市首份新版營業執照的企業,王世棟和他的團隊得益於改革新政對於註冊資本繳付門檻的放寬,實現了“零首付”,並在工商登記人員的幫助下,利用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的優惠登記政策,以較低成本解決了經營場所的問題。幾個月之後,公司憑藉技術優勢研發出了數代産品,月均銷售百餘臺,産品迭代速度及産品銷量均在國內同行業中處於領先水準。

  以實行註冊資本認繳制、“先照後證”、年報公示、“三證合一”等為核心內容的工商登記制度改革已在北京“落地生根”。

  據介紹,改革以來北京市辦理工商登記業務超過120萬件,同比增長6成。其中,北京60%以上的登記業務在網上申請,全程寄遞“零見面”辦理的數量持續擴大,超過50%的登記事項適用直接核準。

  同時,北京是全國第一個開通企業信用資訊自行申報功能的地區。目前,有近10萬戶公司通過“企業信用”網向社會公示了註冊資本認繳和實繳情況。

  為全面貫徹落實“先照後證”改革,北京市工商部門在頒發營業執照的同時,向申請人發放《後置審批事項辦理告知書》,提醒企業在取得工商登記後需依法到相關部門辦理許可審批手續。並制定《“先照後證”事項經營範圍登記暫行規範》,統一規範經營項目表述用語,結合北京市産業禁限政策做好“先照後證”的貫徹落實。截至2014年底,國務院確定的113項工商登記“先照後證”事項已經在北京市全面實行。

  為有序推動“三證合一”工作的開展,北京市工商局牽頭並會同稅務、質監、統計等部門制定了《關於實行企業準入“三證合一”登記制度的工作意見》,經市政府批准後下發。區縣政府根據《工作意見》的總體要求,結合轄區實際探索創新,在“一窗受理、一次發放”的基礎上,將“三證合一”辦理範圍從工商營業執照、組織機構代碼證和稅務登記證擴大到公章刻製備案和統計登記等企業準入環節需要辦理的其他一般性事項,並在多證合一、流程優化、資訊共用等方面積極探索嘗試,不同程度推出了程式更為便利、內容更為完善、流程更為優化、資源更為集約的工作模式。

  通過推行“三證合一”登記制度改革,申請人由原來往返于多個部門變為只向一個窗口提出申請,由原來向各部門多次申報重復資訊變為一表申請一次填報所有資訊,由原來多部門串聯審批變為內部並聯審批,企業辦理各類證照的時限由原來的近30個工作日縮短至3-5個工作日,降低了企業辦事成本,提升了辦事效率,讓企業實實在在的享受到了改革紅利。

  商事制度改革極大地激發了社會投資活力和創業激情。企業創業時間較改革前減少10天。改革取消了驗資環節,為企業節約驗資成本超過1億元。2014年北京市呈現出市場主體結構持續優化、産業發展更趨合理、區域分佈更符合功能定位要求等特點。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