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7日 星期四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農民工就業招工兩難成常態 二百萬人返鄉創業

  • 發佈時間:2015-03-01 14:22: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在2月28日舉行的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上,國務院農民工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副部長楊志明表示,我國農民工就業規模持續擴大,職業技能不斷提高,工資收入穩步增加。不過,農民工總量、外出人數和工資收入的增幅出現“三下降”,就業、招工“兩難”的結構性矛盾將成為常態。

  全國農民工總量2.74億人

  2014年,全國農民工總量達到2.74億人,比上年增加501萬人,增長1.9%,同比增幅回落0.5個百分點;其中,外出農民工1.68億人,比上年增加211萬人,增長1.3%,同比增幅回落0.4個百分點。

  “從近年的情況來看,農民工總量增長,增速下降,分佈有新的變化。農民工正在從無限供給向有限供給轉變,可以説不再是取之不盡的蓄水池。”楊志明指出,農民工新增人數從2010年達到1245萬人以後即逐年下降。

  此外,從就業區域分佈看,中西部地區增長快於東部地區;從行業分佈看,農民工所佔比重建築業81.8%、製造業73.6%、餐飲服務業67.4%,一般服務業中農民工比重在上升。楊志明表示,經濟增速放緩給農民工就業總量增長帶來壓力,就業招工“兩難”的結構性矛盾將成為常態。

  “農民工就業正在從總量大為主向就業難、招工難‘兩難’的就業矛盾轉變,這‘兩難’是市場需求的結果。普工招工難反映農民工供給的有限性,技工招工難反映是轉型升級過程中技能人才的短缺性。”楊志明説。

  工資收入增長放緩

  數據顯示,2014年,我國外出農民工月平均收入2864元,比上年增加255元,增長9.8%。農民工工資水準持續提高的同時,也呈現出收入增長放緩的趨勢。從無限供給到有限供給,農民工收入增幅為何不升反降?

  “多年來,農民工工資收入都是兩位數增長,進入‘十二五’以後的前兩年,仍然達到20%左右的增長,進入中後期以後逐漸下降,2013年增長13.9%,2014年增長9.8%。”楊志明表示,隨著勞動生産力提高,農民工工資收入已由以往的大幅增長向穩步增長邁進。

  人社部統計顯示,技能勞動者數量只佔全國就業人員總量的19%左右,高技能人才的數量更是只佔5%,技能勞動者總量嚴重不足。從勞動力市場看,技能勞動者的求人倍率(崗位數與求職人數的比例)一直在1.5:1以上,高級技工的求人倍率更是達到2:1以上。技工短缺的現象非常突出。

  以技能促進就業

  “新常態下,農民工已經進入以技能促進就業的階段。不掌握技能,農民工往往是城市的過客;掌握了技能,解決農民工問題才能全盤激活。”楊志明説。

  楊志明認為,産業結構的優化升級,呼喚農民工技能提升。當前,農民工職業技能和就業穩定性有待進一步提高。加強農民工技能培訓,將是我國經濟結構調整的戰略性工程,也是農民工適應新常態、實現穩定就業的當務之急。

  “到2020年,新生代農民工都能得到一次由政府補貼的就業技能培訓,全國平均下來,每人平均補貼800元,能基本消除新成長勞動力無技能上崗的現象,以此在總體上緩解因缺少技能而産生的農民工就業招工‘兩難’的結構性矛盾。”楊志明説。2014年,我國政府實施農民工技能提升計劃,年培訓農民工2000萬人次。

  此外,我國將大力發展農民工就業容量大的第三産業、中小企業和勞動密集型企業,落實減稅降費等扶持措施,促進農民工就業規模的持續擴大。根據中國家服業協會統計,全國家庭服務業的企業和網點近50萬家,從業人員達到了2000萬人。電子商務的快速發展,帶動快遞業等新業態吸納大量新生代農民工就業創業,網店、快遞等業務吸納上百萬名農民工就業。

  “目前,農民工就業出現了一個新情況,經過進城打工的磨煉,有點技術、有點資金、有點行銷渠道、有點辦廠能力、對農村有點感情的農民工返鄉創業,現在全國已達200萬人左右。”楊志明説。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