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6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上班了 為啥總提不起精神?

  • 發佈時間:2015-02-27 02:29:22  來源:長沙晚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長沙晚報記者詹春華通訊員胡翠娥

  指導專家湖南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門診辦主任、國家二級健康管理師倪秋華

  讀者諮詢

  上班犯困、眼睛發花、噁心厭食,我到底怎麼啦?

  正月初七早上8時,我準時趕到了單位,開始了春節長假後的第一天上班,可不知怎麼回事,直到昨日,我都連續正常上班兩天了,仍感覺犯困、眼睛發花、噁心厭食,上班提不起精神,總是遲遲進入不了工作狀態,我到底是怎麼啦?曉娟(化名)

  記者調查

  “恐班”心理,原來是“節後綜合徵”在作祟

  帶著讀者曉娟的疑問,記者昨日對周邊的一些讀者朋友進行了一次小型調查,發現類似曉娟有著“恐班”心理的大有人在。

  “從春節後第一天上班開始,我的微信朋友圈便被‘各種不想上班’的吐槽聲刷了屏,微友們紛紛表示在假日裏放縱的心至今還沒有收回來,總是莫名其妙地抑鬱、失落、煩躁不安等,對工作感到厭倦、打不起精神。”俞明(化名)在受訪時如是告訴記者。

  “上班了,為啥總進不了工作狀態?”針對讀者普遍糾結的這個問題,湖南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門診辦主任、國家二級健康管理師倪秋華昨日表示,“恐班”心理屬於“節後綜合徵”的一種表現。

  據悉,“節後綜合徵”是人們在大假之後出現的(特別是春節黃金周和國慶黃金周)的各種生理或心理的表現,如在節後的兩三天裏感覺厭倦,提不起精神,上班的工作效率低,甚至有不明原因的噁心、眩暈、腸道反應、神經性厭食、焦慮、神經衰弱等。

  為什麼會出現“節後綜合徵”呢?倪秋華表示,一到長假,人們暫時拋開工作和學習,全身心投入與親朋好友歡聚,這幾天,把原來建立起來的工作與學習的“動力定型”(即一個人比較穩定地從事一項活動所形成的條件反射)破壞了。待到假日過後的上班日,必須全身心重新投入工作,即必須重新建立或恢復已被破壞了的“動力定型”,這就難免出現或多或少的不適應,即所謂“節後綜合徵”。

  專家支招

  及時自我調節,儘快恢復“動力定型”

  倪秋華提醒,“節後綜合徵”對職場發展有潛在危害。由於節日的興奮余感還在,有些人對快節奏的上班模式會産生緊張不適感,這時候就會有茶飯不思、身心俱疲、精神渙散等症狀,全然沒有正常上班時的朝氣。從短期看,會被領導批評工作態度不端正;從長遠看,也體現出身為一個職場人卻不具備自我調節工作狀態的素質與能力,對職業形象有所損害。不僅如此,如果不及時調整,還會很容易影響到身體健康。因此,及時自我調節,恢復“動力定型”,對職場發展和自身健康都至關重要。

  怎樣才能讓自己節後儘快恢復最佳狀態呢?“首先要睡好子午覺。”倪秋華強調。中醫認為,“子午覺”為養生妙道,在這兩個時間段睡覺對人身體很有好處。午時在上午11時到下午1時之前,從中醫理論來講,是“心經循行的時間”,哪怕起得晚,吃了午飯後,也要小瞇一會兒,30分鐘即可,可以讓精力儘快恢復。子時是指晚上11時到次日淩晨1時之間,這個時間段是“肝經循行時間”,晚上11時前就寢效果最好,可以減輕營養消耗,增加肝臟血流量,達到養肝的目的。晚上睡前用熱水洗腳,按摩腳心足趾對疏通經絡、調整臟腑、促進血液迴圈、增強新陳代謝,有重要醫療效能,尤其是對神經衰弱、失眠、頭痛等症均有療效或輔助治療作用。

  第二,及時清理腸胃。長假後不要吃得過於油膩,以免對腸胃造成更大的負擔。定時飲食,多喝茶、多吃水果,多吃新鮮的綠葉蔬菜、稀飯等“清火”食品,還可適當吃一些健胃消食片或山楂片,儘量吃清淡一點的飯菜。經常步行、慢跑、做體操、伸展等,做一些使自己心跳加快、出汗的運動,讓自己的身心“動”起來,胃口也會調整到正常狀態。

  第三,投入工作之餘,休閒放鬆調整身心。靜心思考上班後應做的事,使自己的心理調整到工作狀態上。一旦出現緊張、憂慮、厭倦工作的不良心態,也不要著急,每天工作一段時間後,可通過閉目養神、聆聽舒緩一些的輕音樂、讀書閱報等方式調整身心。同時多曬太陽,也是調整身體和情緒的一個重要幫手。“心理疲勞主要由過節壓力感造成,應設法減輕心理壓力,嚴重者應趕快去看心理醫生,可在醫生的指導下服用適當的藥物,改善情緒。”倪秋華最後提醒。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